位玲芝
(滑縣中心醫院 婦產科 河南 安陽 456400)
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對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患者血β-HCG水平的影響
位玲芝
(滑縣中心醫院 婦產科 河南 安陽 456400)
目的探究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對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CSP)患者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滑縣中心醫院收治的62例CSP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1例。予以對照組甲氨蝶呤治療,予以研究組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療。統計兩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兩組血β-HCG水平。結果研究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血β-HCG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可顯著降低CSP患者血β-HCG水平,提高治療效果。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剖宮產;瘢痕妊娠
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行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女性,其孕囊著床于子宮疤痕處,屬于異位妊娠的特殊類型。據統計,其發病率占異位妊娠發病率的6.18%[1]。若未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或盲目刮宮,可導致陰道大出血及晚期子宮破裂等,嚴重者需切除子宮,導致其喪失生育功能。故CSP患者為保留子宮,多采用藥物治療。錢芳波等[2]研究指出,甲氨蝶呤聯合天花粉治療剖宮產疤痕妊娠具有良好效果,且安全性較高。本研究旨在探究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對CSP患者血β-HCG水平的影響。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滑縣中心醫院收治的62例CSP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1例。對照組年齡25~40歲,平均(32.50±6.41)歲;孕次1~4次,平均(2.10±1.01)次;研究組年齡20~38歲,平均(30.11±7.40)歲;孕次1~4次,平均(2.22±1.03)次。兩組年齡、孕次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均符合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臨床診斷標準:血液動力學穩定,子宮未破裂,妊娠時間<8周,妊娠囊最大直徑<5 cm;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伴有心肝腎嚴重疾病者;藥物過敏者;精神意識障礙者。
1.3治療方法對照組于治療第1、3、5天肌內注射甲氨蝶呤(廣東嶺南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4246)50 mg,治療第2、4、6天肌內注射亞葉酸鈣0.1 mg/kg,均為1次/d。在此基礎上,研究組口服25 mg米非司酮(華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633),2次/d,持續6 d。
1.4觀察指標①統計兩組臨床療效,顯效:臨床癥狀顯著改善,彩超檢查無妊娠包塊,且血β-HCG為正常水平;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彩超檢查妊娠包塊縮小≥50%,且血β-HCG趨于正常水平;無效:臨床癥狀、血β-HCG均無改善,且彩超檢查妊娠包塊縮小<5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采用酶聯免疫法檢測治療前后兩組血β-HCG。③統計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

2.1治療效果研究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β-HCG水平治療前兩組血β-HC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血β-HCG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β-HCG水平比較
2.3不良反應研究組出現1例手腳發麻,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23%(1/31);對照組出現5例惡心,3例頭昏乏力,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81%(8/31)。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79,P<0.05)。
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不斷升高,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發病率也逐漸升高。其病理機制可能為剖宮產瘢痕處子宮內膜基底層損傷嚴重,導致著床部位底蛻膜缺如,形成竇道或裂隙通往宮腔,且受精卵通過時,種植于瘢痕組織內[3]。由于其發病較為危急,且病情較重,應及時給予診斷及合理治療。臨床常采用甲氨蝶呤,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臨床癥狀,但單一用藥起效較慢,預后較差。
血β-HCG為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妊娠期分泌的特異性激素,且其分泌與滋養細胞數量具有相關性。甲氨蝶呤屬葉酸拮抗劑,可有效阻止四氫葉酸合成,達到阻礙DNA合成的目的,同時可導致滋養細胞死亡,有效抑制胚胎生長發育。米非司酮作為合成類膽固醇,屬孕激素受體拮抗劑,拮抗孕酮同時,競爭性結合內源性孕酮受體,阻止孕酮合成,促進蛻膜及妊娠絨毛組織發生變性。此外,米非司酮可分泌大量內源性前列腺素,進而減少黃體生成素濃度,降低血β-HCG水平,致使黃體萎縮,最終導致孕囊死亡。左潔[4]研究指出,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聯合化濁祛瘀消癥通絡方治療異位妊娠可明顯改善其臨床癥狀,降低其血β-HCG恢復時間,且安全性較高。米非司酮還具有增強滋養細胞分裂作用,阻止胚胎血供,加速胚胎變性與死亡[5]。本研究中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血β-HCG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可降低CSP患者血β-HCG水平。研究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CSP患者具有良好效果,且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可顯著降低CSP患者血β-HCG水平,提高治療效果。
[1] 徐銀濤,桑洪愛.甲氨蝶呤肌內注射與孕囊內注射聯合治療剖宮產術后子宮疤痕妊娠的臨床觀察[J].山東醫藥,2015,55(28):53-54.
[2] 錢芳波,郭凌岑,白銀陽.甲氨蝶呤聯合天花粉治療剖宮產疤痕妊娠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5):748-749.
[3] 吳琳,何佳,劉曉芳,等.高強度聚焦超聲及其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剖宮產瘢痕妊娠療效比較[J].重慶醫學,2015,44(35):5012-5015.
[4] 左潔.化濁祛瘀消癥通絡方聯合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觀察[J].醫學綜述,2014,20(11):2105-2106.
[5] 殷祝美.甲氨蝶呤與米非司酮聯合治療剖宮產瘢痕妊娠的療效觀察[J].世界中醫藥,2016,11(B3):1559.
R 714.1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080
20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