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猛
摘要:內部審計一詞引入到我國的企業管理體系中已經數年,但是在其發展的進程中,仍然有很多問題存在制約其工作職能的實現。本文通過對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深入的探究,分析目前在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中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并提出可行的解決措施,旨在提高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水平,進而促進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問題;對策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企業的市場競爭壓力也逐漸增大,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成為其在市場經濟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職能的實現能夠為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以及促進其核心競爭力的提高發揮重要意義,內部審計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也逐漸被管理者廣泛重視起來。然而我國很多企業進行內部審計工作都是在政府以及相關監管部門的推動下進行的,還有很多企業缺乏自主進行內部審計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對于提高其工作水平以及促進企業未來的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缺乏獨立性
獨立性是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科學性和真實性的重要前提,但是在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中,卻普遍存在工作缺乏獨立性的問題。對于中大型企業來說,進行內部審計的工作人員都是由企業管理層設置和決定的,而審計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益卻由管理人員對其工作的滿意度來決定的,很多內審工作人員為保證自身的利益則迎合管理層的意識需求,進行程序化或者形式化的內審工作,而沒有將內審工作的工作規范作為自身工作內容的準則,難以保證其工作的可靠性。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很多企業都沒有設置相應的內審工作崗位,將內審工作與財務管理工作混為一談,內部審計崗位則有財務人員進行兼任,這種一人多崗的工作形式,更忽視了內審工作應該具備的獨立性,自然難以實現理想的工作效果。
(二)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辦法相對滯后
企業進行內部審計工作的主要審計對象為財務會計資料,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很多企業的會計工作都已經逐漸實現了電算化和信息化的工作水平,特別是中大型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基本都是依靠現代信息化管理軟件實現的,而相對應的內部審計工作卻普遍適用滯后的人工式工作方法,難以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同時也使得內部審計工作的工作效率低下,容易造成數據出現偏差,甚至出現人為干預造成內部審計工作的失真性。很多企業都在采用抽查法,抽查工作方法主要基于審計工作人員的工作經驗和主觀意識,加之審計工作手段的滯后,更導致審計工作內容難以滿足現代審計工作的客觀需求。
(三)企業對內部審計工作缺乏準確的定位
很多企業對內部審計工作缺乏科學客觀的認識和準確的定位,將內部審計工作膚淺的定義為對財務工作的審查行為,由于缺乏準確的工作定位,自然可能出現對內部審計工作的執行偏差。隨著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理念的深入,很多企業的管理水平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和進步,很多企業管理人員從監督型管理模式,轉化為參與型管理等其他科學的企業管理意識層面中,這就賦予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更多的工作內容,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也不僅限于財務賬面的審計工作,而是需要滲透到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企業存在的內部審計工作與財務工作混為一談的現象,使得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結果對于企業管理的可參考性不強,沒有實現對企業管理的促進意義,同時無法實現內部審計工作全部的工作職能,進而導致內部審計工作在企業的推廣和應用更受到限制。
(四)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缺乏系統完善的評價管理體系
很多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由于缺乏獨立性,管理者也意識到其審計工作的真實可靠性有限,并沒有制訂相應的內審工作評價管理體系,很多管理者主觀的認為,內審工作能夠體現自己的主觀意愿便是好的內審工作,而有悖于自身主觀意愿的內審工作便是不理想的,因而限制了內審工作人員進行科學內審工作的積極性。同時現代的內審工作不僅需要體現對財務內容的審計工作,更需要體現到對企業經營效益的促進作用,國外很多先進企業已經實現經濟效益模式的內審工作評價制度,進而實現內審工作對于經濟效益提升的促進意義。
二、我國企業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的對策
(一)企業管理者加強對內審工作的科學認識
企業管理者作為企業相關管理政策的制訂者和執行者,其自身的思想認識水平,直接決定企業相關管理政策的制訂和落實,企業在復雜的市場經濟環境中,深化對自身的改革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必須將現代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引入到企業管理進程中,實現全面系統的企業管理體系。內部審計工作作為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的有序開展,以及工作職能的實現,不僅能夠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起到必要的監督作用,同時能夠將企業的生產經營流程都實現全程的可調可控,企業管理者要加強對現代內控管理方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學習,促進企業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并保證其工作的有序進行。
(二)企業需要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
在企業管理者內審工作意識強化的基礎上,企業要實現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在企業能力范圍之內設立專業的內部審計工作部門和內部審計工作崗位,將其與財務管理部門分離開來,實現其對財務管理的監督設計作用,還要力爭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能夠滲透到企業管理的整個流程中,促進內部審計對相關工作人員以及工作內容的審計監督作用。同時企業管理者要保證盡量減少對內部審計工作的人為因素影響,使得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工作時能夠嚴格按照相關工作流程進程,避免受到人為意識的操控。
(三)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工作能力
企業要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管理培訓,使其能夠明確自身的工作觀念,具備強烈的職業道德觀念,并能夠掌握多樣的內部審計工作辦法,促進相關工作的開展和進行,工作人員在相關內審工作規范的指導之下,將內部審計工作落實到實處,秉持堅定的工作信念和宗旨,并利用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開展相關工作,進而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四)建立立體的內審工作評價制度
企業應該倡導成立有關內審工作的行業協會,利用行業協會的職業道德理念和工作績效辦法,來對企業的內審工作人員工作成果進行綜合評價,并根據行業評價情況來決定其個人工作表現業績,同時對違背職業道德的行為進行相應的處罰,使得內部審計工作能夠在道德的約束下體現其可靠性。另外,企業還可以對國外先進的內審工作經驗和評價管理系統進行借鑒和學習,將經濟效益內審制度引入到企業的管理體系中,形成多元的內審工作評價標準,促進內審工作為企業管理帶來真正的收益,促進內部審計工作在我國企業的科學發展。
三、結束語
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對于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特別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個人利己主義等不良社會風氣逐漸侵蝕企業的工作人員思想,內審工作的開展能夠使相關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工作理念,避免違規行為以及違背企業管理理念的行為發生,同時促進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工作成果,提升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企業要將內審工作重視起來,以發揮其實際的工作職能為企業的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龍夏.國企改革視角下集團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6):143-143.
[2]何俊寅.鄉鎮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2):175-176.
(作者單位:黑龍江金谷糧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