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中
摘要:目前,我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新一輪稅制改革已經完成。對于建筑行業由原本3%的營業稅稅率改為11%的增值稅稅率實際稅負是否增加業界頗有異議。在此背景下,對建筑業內實際稅負測算顯得更加必要和迫切。本文依托A電力施工企業2016年有關調查數據,對建筑業由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帶來的影響進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討,并針對這些影響提出了應對措施,以便給建筑企業,特別是電力施工企業一些借鑒,以便在今后的稅務籌劃中做出正確決策。
關鍵詞:建筑業;營改增;稅負;應對措施
一、營業稅與增值稅區別
營業稅是對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等經營收入征收的一種稅收;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征收的一個稅種。
兩者的主要區別:
(一)征稅范圍不同
兩者征稅范圍完全相反,互相排斥。增值稅涵蓋了除建筑業之外的第二產業,而第三產業的大部分行業則課征營業稅。
(二)計稅依據不同
增值稅是價外稅,營業稅是價內稅。所以在計算增值稅時應當先將含稅收入換算成不含稅收入,即計算增值稅的收入應當為不含稅的收入。而營業稅則是直接用收入乘以稅率即可。
(三)計稅方法不同
應納營業稅額是以當期經營收入乘以比例稅率計征。應納增值稅額以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與上期結轉留抵當期的進項稅額后的余額繳納。
二、“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稅負的影響
“營改增”以后在現行增值稅17%標準稅率和13%低稅率基礎上,新增11%和6%兩檔低稅率。租賃有形動產等適用17%稅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適用11%稅率,其他部分現代服務業適用6%稅率。
“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我們以某企業100元的工程結算含稅收入為例,計算并對比企業“營改增”前后,企業稅負有何不同,具體分析如下:
營業稅情況下:繳納的營業稅=100*3%=3元
增值稅情況下:按下列公式計算銷售額: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那么,企業銷售額=100÷1.11=90.09元;銷項稅額=90.09×11%=9.91元;繳納的增值稅=9.91-進項稅
結論:稅負的輕重與多少,關鍵取決于進項稅,如果進項大于6.91(9.91-3),則企業的稅負減輕,反之企業的稅負增加。按照增值稅憑票抵扣原則,對企業稅負的影響主要在于企業能取得多少進項發票的問題。
三、A電力施工企業“營改增”調研測算的基本數據及分析
(一)公司基本概況
A電力施工企業,公司注冊資金2100萬元。公司2016年主營業務收入34484萬元,實現利潤2315萬元。
(二)調研測算具體情況
A公司2016營業收入為34275萬元。可取得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發票的業務分類統計-發票總金額為16278萬元,其中材料費11783萬元,分包成本4495萬元,總計可抵扣進項稅為2158萬元(17%稅率可抵扣進項稅為1712萬元,11%稅率可抵扣進項稅為446萬元)。如果按照營業稅3%稅率測算,則需交營業稅1100萬元,城建及教育費附加131萬元,合計應繳稅費為1231萬元。如果按照增值稅11%稅率測算(包含附加),則應繳稅費為1350萬元。可見改征增值稅后增加稅額為119萬元。
“可取得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發票的業務分類統計-發票總金額”一列數據基于以下方法取得:材料費,材料費又分為從物資公司取得的“物資材料”和“其他材料”,物資材料主要為工程施工中用到的設備及物資,主要由設備及材料供應商提供,該部分設備及材料可以全額獲得17%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該項金額按當年實際發生額反映;“其他材料”主要為工程施工中用到的石子、沙等一系列輔料,上述材料主要從零星個體戶購得,不一定能夠全部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通過抽查2016年公司50個工程項目(工程項目總金額在10-1000萬之間)的“其他材料”發票,發現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金額只占到“其他材料”發票總金額的50.13%。根據經驗判斷及分析,該項金額按本年實際發生額的50%反映;“分包成本”主要是公司通過工程分包形式支付給施工單位的施工費,通過調查發現有資質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施工單位,其2016年開具的施工發票約占“分包成本”70%,因此該項金額按本年實際發生額的70%反映。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如果按照2016年各項基礎數據測算,營改增后A公司將增加119萬元稅負。營改增稅負平衡點:在其他因素不變的前提下,當分包成本可抵扣發票金額占分包總成本的比例從目前的70%提高至87%時,營改增對A公司的稅負影響接近于0;在其他因素不變的前提下,當材料成本可抵扣發票金額占材料總成本的比例從目前的79%提高至84%時,營改增對A公司的稅負影響接近于0。因此,在其他因素不變的前提下,當分包成本可抵扣發票金額占分包總成本的比例超過87%,或者材料成本可抵扣發票金額占材料總成本的比例超過84%時,營改增政策會對A公司產生有利影響。
(三)測算結論
由上述分析可知,施工企業的成本構成主要由人工費、材料費、分包成本這三部分構成,因人工費無法抵扣,營改增的政策變化對公司的稅負影響主要取決于材料成本和分包成本的可抵扣發票比例。
四、針對“營改增”的應對措施
面對“營改增”,施工企業應在理論學習、稅收籌劃、內部控制體系完善、會計核算的改變和招投標的組織等諸多方面積極行動起來,才能爭得主動權,將營改增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甚至將其轉化為正面影響。具體應對措施如下: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積極開展學習與宣傳
從行業自身和增值稅的特點出發,認真學習《增值稅暫行條例》和實施細則,對財務人員、企業管理人員、材料采購人員和預決算人員宣講有關增值稅的專業知識,增強員工對增值稅基本原理、稅率、納稅環節和納稅要求的認識,培養在采購材料、分包環節索要專用發票的意識。
(二)加強招投標管理,強化成本控制
“營改增”后建筑企業投標工作變得更為復雜化,投標書的編制中有關原材料、燃料等直接成本不包含增值稅進項稅額,實際施工中,有多少成本費用能夠取得增值稅進項稅額,在編制標書中應該準確預測;原按工程結算收人計算的營業稅不再收取,稅金編制中只能反映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等;針對上述情況,施工企業技經人員應積極面對,在招投標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增值稅帶來的影響,加強成本控制。
(三)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工作
1.增配稅務管理專職人員。“營改增”以后,與目前的稅務管理工作相比,稅款計算相比營業稅復雜,工作量會大幅增加。增設的這個稅務管理專職主要職責是策劃、管理、核算本企業的增值稅,分析總結本企業的增值稅納稅工作,制定和完善本企業自身的增值稅管理的內控制度,實施營改增以后發票購買抵扣管理。2.會計核算上會發生較大變化,財務人員需培訓學習,盡快適應。企業在施工中取得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不能直接列入相關成本費用,而要分開核算,列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進項稅額科目,如不分開核算,這部分增值稅進項稅額在繳納增值稅時,是不能抵扣的;同時,收到的工程營業收入,必須扣除11% 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后再將差額列入主營業務收入科目。
(四)完善進項稅發票管理等內控機制和制度
提出進項稅管理的責任分工,比如,對購進材料、設備、勞務的途徑、對象等做出規劃,向材料管理、勞動管理、設備管理等部門提出進項稅的內部管理、內部控制要求;對進貨渠道、進貨價格(是否含稅)的比較原則等做出有關規定。
(五)重視供應商及分包商評估
綜合分析目前所有的供應商和分包商,判斷這些供應商和分包商在營改增以后是屬于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用戶工程建筑材料購買以及工程分包招標時,在相同競標條件下盡量選取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單位。
(作者單位:國網溫州供電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