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燕
炎熱的七月來了,這是一個讓人煩躁也是一個讓人愉快的月份。天氣炎熱讓人煩躁,防暑防蚊不可少;孩子放暑假了心情愉快,但是七月份的強降雨可不是鬧著玩的,不要忽視孩子的暑期安全;要保持清潔的環境,預防孩子得手足口病。如果暑期全家外出游玩,可別忘了加強個人防護,預防蜱蟲叮咬。
健康提醒之一:高溫來襲,做好防暑防蚊工作
7月份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月份,且南方地區多伴有潮濕、悶熱感,因此遇到高溫天氣時,應盡量避免在室外進行劇烈活動,外出時請戴好遮陽帽、太陽鏡和太陽傘等。平時保證充足睡眠,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如遇高溫,建議不要在上午1 O點后~下午2點前進行戶外作業,因為此時太陽直射容易導致中暑;還要注意戶外作業時間不要太長,要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水分和休息。
健康提醒之二:若遭遇強降水,注意自身安全
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您:為了自身安全,在發生極端天氣時,盡量減少外出,尤其是不要讓未成年孩子在戶外玩耍。在遇到較大范圍的路面積水,不要貿然駕車或涉水通過,應先觀察再決定是否需繞行。一旦在水中受困,機動車駕駛員要立即報警求救,必要時果斷棄車逃生。
在積水過多路面,下水井蓋容易被積水頂開形成大的漩渦。步行時要注意觀察,謹慎慢行,防止跌入下水井中。打雷時,不要在戶外接聽或撥打移動電話,避雨不要在電線桿、樹木下,以免發生雷擊事故。戶外施工人員也不要攜帶細長金屬工具在雷雨天行走。在水邊郊游玩耍時,應遠離岸邊,防止土質松軟垮塌發生意外。
健康提醒之三:野外加強防護,預防蜱蟲叮咬
隨著氣溫升高和濕度增加,蜱蟲密度也隨之增高。浙江省近幾年的監測情況顯示,7月是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的發病高峰。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是一種急性感染新布尼亞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可由蜱蟲叮咬傳播,起病急,病死率可達到10%以上。
為預防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等蟲媒傳染病,浙江省疾控中心建議:盡量不要到有蜱蟲存在的地方游玩;野外游玩和田間地頭勞作人員應當盡量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游玩或勞作時應注意做好個人防護,穿長袖衣服;扎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里;穿淺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無蜱附著;針織衣物表面應當盡量光滑:不要穿涼鞋。裸露的皮膚涂抹驅避劑,如避蚊胺(DEET,只推薦2歲以上年齡的人員使用),可維持數小時有效;衣服和帳篷等露營裝備用殺蟲劑浸泡或噴灑,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驅避劑等。
被蜱蟲叮咬后,不要生拉硬拽、強行拔除,否則其頭部很容易留在體內引起發炎和瘙癢,且更容易感染病毒,也不能用手指將其捏碎。應用鑷子反向將蜱蟲拔出或到醫院進行處置,若出現傷口發炎、瘙癢,或有發燒、頭疼等不適癥狀,應盡快到正規醫院檢查治療并告知醫生相關情況。
編輯/賴瑞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