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紹忱
摘 要: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來說,存在著一些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較為淡薄,創作的熱情不高,導致學生普遍存在著談作文色變的情況。針對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來說,無論是要求的字數數量還是作文的內容都比低年級高出一些,那么如果再不轉變不適宜的教學思維,革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設計,那么肯定會阻礙學生的發展,阻礙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發展。本文中,筆者從自身的教學實際出發,就如何優化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質量;創作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0-01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0.078
小學高年級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和作文創作的基礎素材,那么對于學生而言,在作文創作的過程中是有東西可寫的,但是很多的學生因為種種原因,在作文的創作中以湊字數為目標,內容顯得枯燥,沒有什么太多的新意。從筆者的調查來看,現在的學生閱讀量較少,閱讀思考更為微乎其微,缺乏必要的閱讀素材。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也缺乏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再加上教師對作文的評價比較單一,這些都導致目前的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存在一些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必須優化教學模式,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創新教學策略,提升作文教學的質量。
一、拓展閱讀面,積累寫作素材
對于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來說,最為重要的還是學生學習,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重點講授的是作文的方法和文章寫作的思維,內容上的東西具有很大的變動性,所以作文的教學重點在學生的“學”。對于小學生來說,拓展閱讀面,積累寫作素材,這是提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對于教師來說,在日常的授課過程中,除了讓學生閱讀教材上的內容之外,還需要依據學生的發展需要和作文教學的需要,適當地拓展課外知識。對于課外讀物的選取來說,一定要具備一定的可讀性、健康性和文學性。對于素材的積累除了閱讀內容之外,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和感悟生活,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自己周圍的事物,包括自然、社會或者是他人等等,讓學生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同時在觀察的過程中及時地記錄下自己的觀察感受,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寫作的素材就會越來越豐富,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改變寫作過程中說假話、空話的現象,轉而學會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其次,教師還要注意積極地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并在讀書的過程中摘抄下那些語言表述比較精湛的句子或者段落,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豐富寫作的語言材料,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可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最后,多開展一些實踐活動,體驗式的活動往往會給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那么學生也有感而發,在一定的線索之下,學生就會有表達的意向,具有寫作的欲望和沖動,進而激發學生的創作主觀能動性,提升寫作的質量。
二、聯系學生生活實際
在開展小學高年級的作文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很多學生本身很有想法,但在寫作時卻不知從何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無話可說,或者是學生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為此,在小學高年級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多留心生活,從自己的生活實際中尋找寫作的素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將自身的思想表達和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進而增添學生創作的素材,提高學生寫作過程中的表達能力。而且就高年級的作文教學而言,其目的主要就在于幫助學生學會表達,引導學生能夠在作文中闡述自己的真情實感,讓學生就愛那個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想表達出來。所以可以說,高年級學生的作文寫作過程其實就是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消化、吸收的過程,更是學生運用所學的過程。為此,在高年級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加強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通過學習,感悟到知識來源于生活,知識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脫節的現象出現,另一方面還可以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作文的魅力已經成為作文教師教學轉變的必然要求。如在《中國夢》的作文命題創作中,如果學生還是模仿和復制他人作品的話,不可能寫出優異的文章,因為在虛構的中國夢中,遠離自己的生活,有的時候很滑稽地把不對稱的他人信息給自己貼上標簽,顯得非常虛假。為了讓學生創作出真情實感的文章,教師在解讀中國夢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融入自身的生活,以自己的生活實際為創作切入點,這樣才能創作出優異的文章。
三、采用激勵性評價,培養信心
對于小學生的作文評價來說,沒有絕對的客觀和標準,因為每一位老師的欣賞角度不同,在以往教師都是憑著感覺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評價的體現就是打分數,或者是分等級。很多的學生在創作的時候,如果內容不符合老師的日常欣賞節奏,那么必然會低分低檔。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自尊心很強,如果長時間得不到老師的贊譽,那么勢必會挫傷他們的自信心,導致他們對寫作失去應有的興趣,嚴重的可能會產生厭惡感。為此,針對這樣的情況,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在作文評價的時候進行多考慮到學情,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寫作自信心,同時在評價模式上要做到多元化。凡是有寫作進步的同學,都要及時地給予表揚或者肯定,凡是在寫作中具有突出個性的都要給予引導,在創作中給予學生一定的話語權和自由發揮的空間。
新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創作現狀,結合目前存在的問題,優化作文教學的過程和模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適當地拓展課外閱讀,讓學生有基本的寫作素養,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娟.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2] 劉一婷.習作教學偏離兒童立場的表現與矯正[J].小學語文教學,2015(8):8-9.
[3] 李翠紅.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要建立完整的反饋體系[J].中國校外教育,2016(z1).
[4] 陸凱捷.為有源頭活水來——淺談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J].語文天地(理論綜合),2013(9).
[5] 王天馬.小學高年級活動作文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