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色珍
摘要:閱讀教學在藏文教學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讓學生自主閱讀走進課堂,讓學生成為藏語文課堂的主人。隨著藏語文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傳統的藏語文教學模式正在受著來自各方面的沖擊,特別是藏語文閱讀教學越來越成為藏語文教師關注的焦點。新課程標準也給藏語文教學注入了新鮮的活力,讓學生做一個生活上的有心人,在自主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去發現有價值的東西。
關鍵詞:初中;藏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088-01
1.課堂閱讀教學要充分形成師生互動
課堂的閱讀教學應當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活動,是兩者共同參與、協調完成溝通交流的信息傳遞過程。教師只有充分發揚教學民主,才能增強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鍛煉他們積極思維的能力和勇于質疑的膽量,讓他們嘗到"跳一跳就能夠得到"的甜頭,讓學生不僅主動參與學,也參與教。如果教師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訴學生標準答案,那就難以把教學任務落到實處,也很難影響到學生的心理意識的接受,更何況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思想也會一如既往,因此,學生的主體意識就不會被激發出來,他們就永遠是臣服于知識的"奴隸",是知識的"記事本"。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努力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嘗試著讓學生參與教學,體現真正的學習民主。
在教學中,可以這樣讓學生民主地參與教學: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題目是"讀書的好點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對本學期的閱讀教學有何建議,請提出來,越多越好。"通過對學生的建議一一閱讀及認真分析,從中選取可行的建議,辟一墻報,命名為"大家的金點子",并將這些點子逐步運用于閱讀教學中,這種方法受到了學生的大力支持,這樣作為主體的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就能充分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和參與教學實踐的快樂。當學生感覺到自己的建議被教師采納,這種自主的權力和被激發的興趣成為課堂教學的前奏,也成為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教學的一種動力,教師通過對學生"點子"的調查,可了解哪些內容是學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學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話題是學生最歡迎的,通過教學、教法的改進,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質量,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方法指導 加強訓練
2.1 方法指導。無論是哪種語言文字,在語言結構和文字風格上都有一定的規律和特點,學生如果能夠掌握這些規律和特點,則能夠大大提高閱讀分析的效率和質量。在藏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借鑒漢語和英語閱讀教學的經驗,加強方法指導,通過對學生開展精讀、略讀和選讀訓練,通過概括大意、劃分段落、文章續寫等途徑,使學生具備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結構、明確文章主旨、體會文章精髓的能力,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對于文章進行分析和處理,從而提升閱讀分析能力。例如,在學習藏文版的《變色龍》的時候,要求學生以提綱的方式總結故事發展脈絡,培養學生把握故事節奏及線索的能力。
2.2 加強訓練。要想提高初中生的藏語文閱讀分析能力,不僅要推進閱讀教學改革,還要加強閱讀理解訓練,通過"講練結合、知行合一"的教學模式,不僅傳授學生閱讀的方法,也提升學生閱讀的能力、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一般來說,通過開展自主閱讀、完成閱讀習題、書寫閱讀筆記、交流閱讀心得等方式,都可以起到強化閱讀訓練的效果。其中,完成閱讀習題和書寫閱讀筆記是"單刀直入"的訓練方式,較為直接和高效;而開展自主閱讀和交流閱讀心得等方式則是"潛移默化"的訓練方式,更加有滲透力和延伸性。教師可以將這兩種方式巧妙結合起來,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例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通俗易懂的《阿古頓巴》等西藏民間故事,并要求學生總結故事梗概或書寫故事提綱,將直接訓練和間接訓練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3.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有位哲人說過:"興趣習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當今的廣大中小學生來說,培養他們重視閱讀形成習慣是非常必要的。當今的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各種知識更新快、變化大,我們廣大的中學生就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用新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要想獲取新知識就要多讀書、讀好書、養成讀書的良好習慣。
好習慣怎么培養?藏語文教師就要從日常教學入手,上課不能上啞巴課,不能沒有讀書聲。在你的藏語文課中,要安排好學生讀課文的有效時間,單個讀、小組讀、全班學生讀,都要有所體現。這樣一來,你平素訓練多了,習慣會養成自然,學生也會產生興趣了。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藏語言在弘揚藏族文化和推動藏區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作為一名藏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加強對于藏語文教學的學習與研究,推動藏語文教學改革、促進藏語文教學創新。本文以閱讀教學為切入點,探討如何從提高初中生藏語文閱讀分析能力入手,促進初中生藏語文水平的全面提升。希望本文能夠拋磚引玉,引發廣大同行對于藏語文教學的關注與討論,大家交流溝通、互相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