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139-0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情感的滲透正是從認知與意向的雙重角度達到了最佳的情感培養目標,進而讓學生發展正確的數學思維的同時也激發了其內心對于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這一螺旋式上升過程反映了數學情感對于數學課程講授的重要意義,同時也是新課程改革對于小學數學提出的全新要求。情感教育應從啟蒙階段著手,讓學生將情感作為自身學習數學的驅動力,進而在最佳的學習狀態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
1.充分認識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在學生情感教育的過程中創造優良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對于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是非常關鍵的,在心情愉悅、情緒順暢的狀態中學習,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反應能力大幅提高,能夠更加積極地在學科難題中尋求解決的方法。事實證明,調動學生的情緒,能顯著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其次,學生主體的感情狀態、情緒色彩和思維活躍度和智力發育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學生懷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及探究熱情時,觀察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更容易發現和探索事物發展的規律。再次,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培養和情感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處于此階段的小學生,世界觀、價值觀的樹立主要來源于家庭以及教師是非觀念的引導,由于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情感教育引導其健康成長有著重要意義。
2.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情感教育的前提條件
和諧融洽師生關系的建立是數學情感滲透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從師生關系方面體現數學情感對于教學工作的內在影響與號召力,切實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施效果。生活方面,教師應走進學生的世界來感受學生的所思所想,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難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教師風趣幽默的語言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親和力的體現,這對緩解學生的不安心理與緊張情緒大有裨益。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建立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前提,它具有多種效應。一是寬松,師生有一種寬松感、安全感,因而能夠無拘無束地、愉快地生活和學習,從而才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地聰明才智和創造性;二是信任,指的是人際交往的意愿。喜歡有趨向性即喜歡聽誰的,不喜歡聽誰的。師生關系好,教師輸出的信息就會在學生頭腦理暢通無阻地出現一種"易接受"的心理優勢,從而取得最佳的教訓學效果;三是期待,教師對每一個學生充滿信任和期待就會使學生得到一種潛在的鼓舞和力量;四是感染,師生關系好。教師的模范言行、治學態度都會給學生以好的感染。
3.教師的人格魅力和巧妙的構思是情感教育的關鍵
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也是實現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過于呆板和枯燥的課堂勢必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數學情感的滲透。因此教師在講授數學知識和傳授數學技能的同時,應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的影響,促進學生積極價值觀念的形成。無論是課堂教學中的板書設計、課件制作還是語言陳述都應當是充滿活力與趣味的,在引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課堂教學對于學生而言,不僅僅是獲得知識的天地,同時也是團結合作和互助探究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數學學科帶給他們的樂趣與滿足,進而激發內心對于數學課程的學習熱情。數學課程講授過程中的問題情境創設對于數學情感的滲透意義重大,巧妙的問題構思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課堂教學氛圍營造方面也有著深遠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做好充足的備課,在實際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
4.教師在課堂討論環節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情感
課堂討論也是數學情感滲透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針對某一問題的討論不僅能夠有效舒緩課堂教學中的緊張氛圍,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也大有裨益。這就需要教師在問題選擇和討論組織方面做好事先安排,敢于打破原有教學模式的束縛,創新課題討論環節的設置,達到最佳的課堂討論效果。討論內容應不僅僅局限于數學問題本身,而應當從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著手,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和感受數學。
5.教師應準確把握教材內含的情感因素
數學被認為是一種抽象的學科,容易使學生'厭學"。但是正如"標準"中指出的那樣,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作用于實踐.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創造合適的情境,使抽象問題形象化、具體化,幫助學生產生興趣,學生是會喜歡數學的。首先應用數學學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其次,可從數學學科的應用廣泛性入手,把枯燥無味的數字、符號、公式、法則、圖形與現實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從而使學生產生親切感,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求知的情感。其三,抓住數學知識本身具有的抽象美、邏輯美,誘發學生聯想,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動力,促使產生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其四,利用教材中出現的趣味題、數學小知識、數學家的軼聞趣事,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自豪感。
小學數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貫徹和滲透,對于學生邏輯思維的運用和情感發育是至關重要的,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應以教材為主,在教學中注重理論結合實際,營造適合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感受數學帶來的快樂中成長,更多地體驗到情感教育的人文關懷。為提高情感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教師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尤為重要,關注學生情感教育,以提高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為教育事業做出新的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