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華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242-01
1.課堂教學生活化
新課程力求課程的生活化,要求課程內容應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的需要,回歸生活。新課程認為,學科內容不應只是死記硬背一些雜亂無章的、對實際生活毫無助益的零碎知識。強調學習內容應著重培養學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和正確的生活態度,成為新課 程生活化的要旨。
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鑒賞能力的形成,對于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審美情趣、塑造美 的心靈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學中,從學生生活中感興趣的事情出發,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 趣,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鑒賞音樂的經驗,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音樂體驗,真心鑒賞音樂,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有獨特的感受與見解,調動多個感知通道, 交流互動,升華情感,發展學生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創造力,為學生終身學習和享受音 樂奠定基礎。在教學中可以采取以下幾種做法:
1.1 把生活融入課堂,激發感受與鑒賞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教師只有調動起學生的生活積 累,把生活融入課堂,讓學生帶著一份真情和一種興趣去體驗音樂,感悟人生,才會使他們 享受鑒賞音樂的無窮樂趣。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以下方法進行“激趣”:(1)根據學生在生活 中喜歡聽故事的心理,用講故事、猜迷語等方法激趣。(2)用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激趣。(3) 用學生生活中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激趣。
1.2 用為樂曲起名字、編故事的方法,抒發獨特感受與見解。音樂是一種情感的藝術,音樂的魅力在于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像的空間。讓學生為音樂 取名字、聽音樂編故事等方法可以激發學生想像,鼓勵學生表達對所聽音樂的獨特感受與見解。
1.3 用畫、舞、頌、奏等多種形式交流互動,升華情感。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能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如聽)能 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
2.有效提問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我認為,這句話包含兩層意思:前一“問”指的是問題,后一“問”指的是問的方式。可見,問題設計的是否有效、課堂提問方式是否有效,是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建設優質高效課堂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
2.1 找準問題的切入點,緊扣目標設計問題。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問題的設計應當直接指向預設的具體教學目標,應找準教學問題的切入點,圍繞教學目標而展開。問題的設計既是為組織學生進入學習過程而進行交流的話題,也是教師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清楚地知道學生要掌握哪些音樂知識,發展學生哪些音樂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哪些音樂素養。
例如:欣賞《草原巡邏兵》課例片斷
初步欣賞
師:請同學們聽音樂《草原騎兵》并思考;你從音樂中聽到了些什么?樂曲屬于哪個民族?樂曲的速度是怎樣的?
生:( 1)我聽到了眾多的馬蹄;( 2)蒙古族音樂;( 3)速度有快有慢。
在這個課例片段教學中,問題設計的目的非常明確,一是在引導學生對音樂進行充分聆聽,二是引發思考、探究與互動交流,理解樂曲表達的情感和表現手法,問題的設計直奔教學目標。
2.2 尋找知識的生長點,層層深入設計問題
例如:《搖啊搖》課例片斷
導入童謠:師用上海方言來演唱《搖啊搖》,提問:老師的演唱有什么特點?
童謠主題學習:
(1)聆聽《外婆橋》提問:你能聽出與老師唱得童謠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
(2)揭題,提問:童謠的情緒是歡快的還是抒情?
(3)完整感受樂曲(略)。
(4)分段學習。
問題一:與主題樂段相比這一段的情緒如何?
問題二:能用不同的記號來表達不同的情緒嗎?
問題三:怎樣用聲音表達出音樂的線條感和點狀感呢?
這個案例片段,從學生最熟悉的生活環境導入,嘗試運用比較的方法,通過聽、唱、探、悟等多種渠道啟發學生思考。先從欣賞《搖啊搖》入手,問題直指音樂特點,以使學生感受江南音樂的風格特點,了解童謠的表現形式。本堂課知識的生長點是引導學生了解歌曲的結構規律和樂句的旋律特點,老師就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分段欣賞《外婆橋》,通過分段學習,層層深入設計問題,為歌曲教學做好了全面鋪墊。
2.3 抓住學生的興奮點,融合情境設計問題
例如:《春節序曲》課例片斷
談話導入,營造氛圍
播放視頻后,各抒己見,談談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重點談談對“春節”的了解。
提問一: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這些節日人們會有什么活動?
提問二:你是怎樣過春節的?心情怎樣?
提問三:這樣的心情如果用音樂來表達,你會怎樣來寫這段音樂?
設問引趣,完整欣賞
提問四:你覺得樂曲表現了怎樣的場景?
提問五:在欣賞過程中,看到了哪些樂器?聽到了哪些樂器的聲音?
從以上的課例片斷中,我們不難看出教師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從營造情境出發,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認知、理解、深化音樂體驗。這一過程既是激疑、導疑、釋疑的過程,也是誘導學生分析、思考、探求問題、深化音樂體驗的過程。
如何上好音樂課,,它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在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既要關注音樂學科的內容和特點,更要做好學情分析,才能讓音樂課堂風生水起,精彩無限,才能打造優質高效的音樂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