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一
山東,又稱齊魯大地。自然風光秀麗,文物古跡眾多,旅游資源豐富,既有風光優美的山川海洋,又有聞名中外的古老文化,還有獨具特色的民俗民情。山東還有著名的“一山、一水、一圣人”。在這片美麗、富饒、神奇、歷史文化悠久的土地上,慈善事業也蓬勃發展,熠熠生輝。本文僅以山東省慈善總會、濟南慈善總會、青島市慈善總會、濟寧市慈善總會為例,淺析山東省市慈善宣方式,了解他們的慈善宣傳工作。
山東省慈善總會
山東省慈善總會成立于2003年12月18日,其宗旨是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動員社會力量,籌募慈善資金,扶助弱勢群體,發展慈善事業,促進社會文明。山東省慈善總會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依靠社會辦慈善,辦好慈善為社會”的方針,按照“依法組織,廣泛發動,堅持自愿,鼓勵奉獻”的原則,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山東省慈善總會的慈善宣傳工作穩中求進、不斷開拓創新,樹立了慈善機構的良好形象。
第一,借助媒體及自媒體開展宣傳。山東省慈善總會的自媒體主要有山東慈善網和《山東慈善》雜志。山東慈善網主要有“最新要聞”“熱點追蹤”“慈善公告”“慈善新聞”“救助項目”“會員咨詢”“在線愛心榜”“身邊慈善”等欄目。通過山東慈善網,我們可以看到最新的慈善新聞和信息,可以看到慈善項目,可以看到愛心人士的捐款等等,從每一個方面都將慈善動態展示給人們,真正做到公開透明,同時也做到了慈善的及時宣傳。《山東慈善》有“卷首語”“慈善窗”“專家論壇”“慈善視點”“慈善故事”“慈善史話”等欄目,從不同方向、不同側面展示和宣傳慈善。
第二,以貫徹《慈善法》為契機,拓展新的慈善宣傳方式。2016年9月5日,首個“中華慈善日”當天,在濟南泉城廣場啟動大型慈善宣傳活動。在充分利用現有宣傳平臺的同時,開通了微信服務號“我的慈善官微”和訂閱號“山東慈善”。全省慈善組織網絡體系更加完善,慈善事業為全省提前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三,打造“山東省慈善信息公開平臺”。該項目是根據《慈善法》“慈善信息公開”有關規定和省民政廳第47次廳長辦公會議研究意見確定的重點項目。2017年6月27日,“山東省慈善信息公開平臺”建設項目采購合同在山東省慈善總會辦公室正式簽約。項目建成后,慈善信息公開平臺將作為山東全省統一的慈善信息管理與發布平臺,縱向貫通省市縣三級民政部門與慈善組織網絡,橫向連接各層級慈善組織及受益公眾。致力于為各級民政部門、慈善組織、企事業單位、其他社會組織及個人用戶,打造一個在線協作、數據互通的空間。便于社會各界了解慈善、參與慈善、創新慈善,提高慈善行業信息化程度、增強信息透明度,起到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和效率的作用。
濟南慈善總會
濟南慈善總會成立于1997年4月18日,其宗旨是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組織并發動社會力量,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救助工作,幫助社會上遭遇不幸的個人和特殊困難群體,促進社會的文明和進步。
濟南慈善總會是山東省建立最早的慈善組織。20年來,濟南慈善事業在市委、市政府和全社會的熱心支持及積極參與下快速發展,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先進文化、推進濟南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大力宣傳弘揚慈善文化,人人可慈善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始終把強化慈善宣傳、普及慈善文化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積極創造“以人為本”“助人為樂”的人文關懷社會環境,努力營造“我幫你我快樂、我受助我感恩”的濟南慈善理念。
第一,借助新聞傳媒及自媒開展宣傳。濟南慈善總會與《聯合日報》《濟南日報》《濟南時報》、濟南電視臺、公交移動電視等新聞單位密切合作,定期對慈善活動進行宣傳報道。同時組織召開了由全市主要新聞媒體和省部分新聞媒體參加的新聞媒體座談會,十余位媒體記者對做好濟南慈善新聞宣傳等工作提出很好良好建議和意見。在自媒宣傳方面,出版《濟南慈善簡訊》,編發了《濟南慈善年鑒》等書籍,印發了大量《慈善法》宣傳資料,更新完善了濟南慈善網站。另外,還創新搭建了濟南慈善總會微信平臺,為市民提供泉城慈善的時事動態,進一步樹立了濟南慈善的良好形象,提升慈善公信力。
第二,學習、宣傳《慈善法》。《慈善法》頒布實施后,濟南慈善總會第一時間組織全體成員學習《慈善法》,先后參加了中華慈善總會、省民政廳、市民政局組織的《慈善法》培訓班。同時,濟南慈善總會舉辦全市各縣(市)區慈善總會和市屬慈善工作站培訓班,在全市慈善組織系統對《慈善法》進行集中學習普及。在由市民政局主辦、濟南慈善總會聯合《濟南日報》連續刊登《慈善法》政策解讀,在首個“中華慈善日”,由省民政廳、市民政局主辦,省慈善總會、濟南慈善總會、濟南各縣(市)區慈善總會承辦的山東省暨濟南市“中華慈善日”宣傳活動,同時還舉辦《慈善法》有獎答題活動。這些活動都較好地宣傳了《慈善法》精神。
青島市慈善總會
青島市慈善總會成立于2001年12月8日。多年來,青島市慈善總會堅持“依靠社會辦慈善,辦好慈善為社會”的工作方針和“以人為本,扶危濟困,和諧誠信,務實創新”的工作理念,募集善款善物,卓有成效地開展了賑災、助學、助醫、助殘、安老撫孤、救危濟困等救助項目。通過實施慈善救助工作,日益凸現了慈善事業作為政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補充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有效地促進了社會穩定和諧和精神文明建設,為青島誠信、和諧、博大、卓越的城市精神發揚光大,為青島步入“全國公益文明城市”先進行列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第一,圍繞《慈善法》進行慈善宣傳。《慈善法》頒布后,青島市慈善總會抓住有利時機舉辦大型現場宣傳活動。例如,舉辦“全市學習貫徹《慈善法》專題講座”,邀請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室于建偉主任來青授課;在青島大劇院舉行“慈行善舉愛滿城”——慶祝《慈善法》實施暨大愛青島慈善獎頒獎大會,對近兩年來參與慈善奉獻的愛心企業、愛心個人、慈善義工和先進組織進行宣傳表彰;在濟南五四廣場舉行“貫徹落實慈善法 建設美麗慈善青島”文藝演出活動;在《青島日報》頭版做了《“慈善青島”成為暖心城市名片》報道。endprint
第二,借助媒體宣傳。青島市慈善總會通過與《青島早報》《青島晚報》、青島廣播電臺、青島電視臺、青島慈善網、《尚善》雜志等媒體合作,在市總會有重大活動期間,進行專題宣傳報道。《青島早報》《青島晚報》分別刊發慈善專版;青島廣播電臺及時刊發慈善消息,每周一、三、五刊發公益慈善廣告語;青島電視臺《今日》欄目刊播慈善消息,“慈善一日捐”期間對愛心榜進行字幕拉滾公示。《尚善》雜志以總會慈善新聞和外地先進經驗為主要內容,搭建了學習交流平臺。
第三,借助網絡平臺宣傳。青島市慈善總會建設青島慈善網和“青島慈善”微信公眾號宣傳新平臺,以“宣傳慈善事業、發布救助信息,推介慈善項目,網上募集善款”為內容,打造了集募捐、求助和信息公開于一體的慈善信息平臺,通過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對慈善募捐、救助信息進行全公開,實時報道慈善信息,捐款人可通過電腦或手機一鍵查詢,實時跟蹤善款去向,做到“透明慈善”。
濟寧市慈善總會
濟寧市慈善總會于2005年4月27日成立,始終堅持“依靠社會辦慈善,辦好慈善為社會”的方針,秉持“創新強實力,公信促發展”的發展理念,依法募集資金、實施慈善救助、進行公益援助、組織義工服務、開展交流與合作,為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為服務民生、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作出了積極貢獻。
第一,圍繞《慈善法》、開展宣傳活動。《慈善法》頒布后,市慈善總會駐會領導即與秘書處同志一起,逐章逐條地學習了慈善法,積極參加了中華慈善總會、省民政廳和市民政局組織的學習培訓。市慈善總會、市民政局聯合市委黨校、市司法局、市法制辦等7部門舉辦了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座談會。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宣傳周大型普法宣傳活動,廣泛宣傳慈善法要義和首個“中華慈善日”的重要意義。
第二,舉辦慈善書畫展。濟寧市慈善總會以“慈潤濟寧·善行萬家”為主題,聯合濟寧市民政局、市文廣新局、市教育局、市文聯等10個單位舉辦了孔孟之鄉慈善書畫展,將濟寧慈善和濟寧文化深度融合,進一步增強全社會慈善意識。
第三,自媒及傳媒宣傳。濟寧市慈善總會認真抓好官方網站、《慈善工作簡報》等自身媒體的建設與宣傳,拓展了微信公眾號、手機短信等宣傳渠道和方法,評選表彰慈善捐贈工作先進單位,編印了《第二屆孔孟之鄉慈善獎集錦》畫冊,繼續加強主流新聞媒體宣傳,在中央、省、市新聞媒體刊發慈善動態,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展示了慈善事業發展成果,有效宣傳影響了社會公眾。
第四,開展“慈善公開周”暨“慈善開放日”活動。為保障公眾對慈善款物募集和使用情況的知情權,進一步增強濟寧慈善的公信度和公信力,樹立濟寧慈善良好社會形象,促進慈善事業的創新發展和整體進步,市慈善總會每年開展“慈善公開周”暨“慈善開放日”活動。“慈善公開周”每年度舉行一次,時間為一周,地點在濟寧市社會救助和社區服務信息網絡中心。設置展板,擺放財務帳目、原始憑證、救助檔案以及審計、監督報告等所有非涉密材料,邀請中央、省、市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群眾實地檢查和評議。“慈善開放日”每周舉行一次,時間為工作日的每周五下午 14:00—17:00 時,期間實行“敞開式”接受社會各界群眾的監督檢查,監督人可以現場查閱財務帳目,調閱救助、捐贈檔案,對捐贈款使用、救助款落實等進行監督檢查;同時對慈善工作及工作人員進行現場提問、評議和檢查,并提出整改意見。每個開放日邀請一名慈善監督員或熱心慈善事業的群眾,直接參加現場監督活動。
山東是著名的“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山東人民積德行善、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山東慈善事業有著深厚的思想淵源和良好的物質基礎。山東省市慈善會不斷鞏固慈善宣傳陣地,表彰引領慈善風尚,進一步樹立了慈善領域中的典型形象,促進實踐與理論的深入融合,激發了社會各界參與慈善事業的熱情。
相信山東省市慈善會能夠為發展慈善事業、推動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作出更大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