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婷+王英+梁本亮+查隴隴
【摘 要】目前建筑業仍處在大規模經濟建設時期,隨著經濟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支柱產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由于建設行業特點,隨著建筑隊伍的急劇擴大,建筑一線施工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素質有所下降,使施工企業的傷害事故和死亡人數一直居高不下,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是經常要強調的問題。
【關鍵詞】施工管理;施工控制;管理落實
安全生產是建筑企業經濟持續、穩定、快速、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是維護企業穩定、發展的重要前提,過去建筑企業安全生產主要依靠經驗型管理,依靠“制定規章制度,應用激勵機制,采取效能監察”的管理體制。工程安全在世界各國都是一個受到普遍關注的重要問題。廣義的工程安全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指工程建筑物本身的安全,即質量是否達到了合同要求、能否在設計規定的年限內安全使用,設計質量和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到工程本身的安全,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則是指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人員的安全,特別是和同有關各方在現場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1 導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我國的工程建設規模巨大,但建設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安全生產的管理和職工安全教育滯后,因而當前建設系統的安全形勢非常嚴峻。導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建設工程的特點導致施工中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建設工程規模大、周期長、勞動強度高,施工現場的安全設施是否齊全配套,采用的工藝技術是否合理以及照明、通風情況等都會給安全生產帶來隱患。參建各方缺少以人為木的安全意識和管理機制。業主作為項目的投資方往往只重視視進度而忽生產視過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大部分承包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和足夠的安全按理人員,現場職工和農民得不到應有的安全培訓。
1.1 工程承包企業的成本因素導致減少安全防護措施
低價投標,各個工程承包企業為了拿到項目,競相壓低報價,有的甚至以低于成本價投標。分包轉包。實行專業分包和勞務分包的工程,由于總承包商和中間承包商層層分包,層層收取管理費,大大壓縮了一線施工隊伍的利潤空間。業主拖欠工程款項。業主拖欠承包商款項的現象十分普遍。由于以上情況的出現,導致承包商不得不拼命壓縮成本,也必然會減少安全生產措施的投入,合理的建設工期得不到保障。為了自己的業績往往會要求項目提前竣工,很多私人業主為了投資項目盡早竣工,也經常無理要求承包商壓縮工期,迫使承包商日夜趕工。合理的工期得不到保障,建筑工人超負荷工作、疲勞作業,必然導致安全隱患增加。
建筑工人素質不高,建筑工人大多來自農村,他們一方面缺乏安全常識,不懂得在勞動中合理地保護自己:另一方面維權意識很差,一旦出現了安全事故,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也導致了承包企業對安全生產的不重視。
2 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責任制落實難,是產生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許多安全生產法規制度“嚴不起來,落實不下去”。之所以“嚴不起來,落實不下去”,關鍵是安全責任制沒有落實。怎樣才能使各級各類人員有很強的安全生產意識呢?一個人自覺性的高低取決于責任制的約束力、道德水準的高低。
責任制能增強履行安全生產責任意識,但并不能保證所有的人自覺遵章守紀、履職盡職,因為責任制始終是事故后處理和事故后追究,不能完全解決事故前的違章。責任制不落實不一定發生事故,發生了事故不一定查得出來是我的責任,查出我的責任也不一定給我什么處理。于是,有的責任制說在嘴上,層層強調,無人落實;有的責任制掛在墻上,沒有具體分工落實,缺乏明確的責任;有的責任制寫在紙上,責任狀簽后鎖在柜子,形同虛設,從而使責任狀成了“裝飾品”,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一是缺乏有效性。有的領導思想認識不到位,簽訂責任狀是為了推責任和應付上級的安全檢查,“空”對“空”,有的根本說不出所簽責任狀的內容,落實從何談起。二是缺乏對等性。缺乏雙方約束機制,制度中只規定下級應怎么做,應負何安全責任,并未對領導規定應做什么,缺乏權利義務的對等性。三是缺乏可操作性。有些責任狀內容由于不是從各地的實際出發,照搬照抄,千篇一律,流于形式,沒有針對性,更沒有可操作性。四是缺乏監督性。責任狀簽完后,有的人就把它束之高閣,中間沒人監督,沒人對照檢查落實,以至我們督查時請領導拿出時,翻箱倒柜找不到,不知擱置何處,成了一紙空文。五是缺乏責任追究嚴肅性。出了事故要追究責任時,本人喊冤,領導也說手下留情,該處理正職卻處理副職,該嚴懲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傷不了皮毛,起不到應有的教育作用。一項工作分工到具體部門、具體人,落實起來就容易;反之,如果分工不明,大家都管,遇到難題就難落實。
實際上是有些工作沒有責任制,責任機制不完善造成的。政府領導和部門分工負責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事關安全生產重大問題和全局的重要工作,政府必須統一領導、統一部署、明確分工,主要領導要負總責;在此基礎之上,各部門各司其職、分工協作,這才能抓好落實。具體地講,就是安排部署每一項工作,都必須明確抓什么,怎么抓,誰來抓,什么時間完成,促使各級各類人員在其位,謀其政。任務明確了,職責清楚了,落實就不是難題。
在安全生產實踐中,就是要在每個施工管理人員和參與施工人員的腦際當中建立起安全意識,能夠較好的理解安全規則,并自覺的去遵守安全規則。
為了做到這一點,不能僅停留在對安全規則的執行或安全生產的教育上,而是應該積極發揮施工管理人員和工程施工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依靠人家的自覺意識行為,相互提醒、相互督促,在工程施工的實踐活動中,認知并了解危險事故的特性,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預見隱患,并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方法解決隱患。
總的來說,在安全生產管理的實踐中,談到施工安全,實際上最根本的就是應當抓好提高安全意識這個主要環節,讓每一名工程施工人員從執行制度開始接受施工安全的培訓教育,逐步形成行為規范,逐步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由理性上升到通過意識的能動性來指導施工安全工作,做到可以在工程施工中及時預見隱患,消除隱患。這樣,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問題和安全隱患也就可以得到相應的解決和避免,施工安全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工程進度”等理念已成為各級企業機關,尤其是建筑業等高危行業建設施工企業各級領導的共識。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規范系統詳盡,安全管理機構和組織系統清晰明確,新的安全技術、安全手段不斷得到實際應用。盡管如此,施工生產中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還是時有發生,有關資料顯示大部分的事故是由“人—機”系統中“人”引起的,“人”的行為是安全生產的關鍵,做好“人”的工作是生產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改變“以罰代管”的工作方式。孟子曰:“以善養人,然后服天下。”安全管理工作者應該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和預防工作,使管理起到良好的作用,罰款只是一種嚴格管理的手段,頻繁罰款只會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造成工作的被動,增加安全管理者與員工、分包單位的隔閡,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因此“負刺激”要使用但是絕對不能頻繁。作為項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者,要加強溝通能力,轉變工作作風,改善工作方式,安全管理才能取得成效。
生產安全管理是科學,單憑經驗難以做好項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一個安全工作者如果不懂施工專業知識,就發現不了問題或者只能發現表面的、淺層次的問題,就難以有效地說服施工人員,我們經常發現現場安全員與施工班組為了某一個安全問題發生爭論,由于安全人員說服不了施工班組,只好用命令的方式。因此從事安全管理的人員,應該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不說外行話、不做外行事,發現問題能用豐富的知識說服對方,使同樣的問題在同一個施工班組不再出現。豐富的專業知識特別是邊緣學科知識,有利于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讓具體施工和操作人員心悅誠服地按要求去工作,項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就會步入良性的軌道。
【參考文獻】
[1]田元福·李慧民.我國建筑安全管理的現狀及思考[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3(12).
[2]馬純杰.建筑工程項目管理[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7.
[3]建筑施工安全/葉剛主編;徐第等編.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11).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