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澳璽
【摘 要】從人們的身體健康為著力點,研發出一類促進人們身體健康并且對自然環境沒有任何損害的生物、化學消毒劑,為人類抵抗病原微生物提出切實有效的指導意見,為了保證消毒技術準確應用到臨床上,現將消毒與滅菌技術總結如下。
【關鍵詞】臨床應用;消毒;滅菌;方法
1 化學消毒與滅菌
1.1 臭氧
本來僅僅用于水的消毒,而后便慢慢擴展用于物體的表面和空氣的消毒。我國在這方面的發展較為迅速,研發出了各種類型的臭氧消毒器,在消毒空氣時當運用了臭氧氣體進行消毒時,會導致較為嚴重的毒性作用,從而限制了人類在此方面的應用;臭氧溶液對消毒物體表面起了重大作用,因此便在臨床上推廣使用,具有重大意義。
1.2 鄰苯二醛
鄰苯二醛對于消毒分支桿菌作用顯著,且其毒性較低,比戊二醛的消毒作用強,因此被廣泛運用于內窺鏡的浸泡消毒。
1.3 過氧化氫
過氧化氫溶液在可以殺滅細菌、芽孢的前提是其濃度達到了100%,因其不產生任何毒性,所以廣泛應用于臨床上。比起過氧化氫的殺菌效果,二氧化氯的殺菌效果更強,且其能用二氧化氯電解發生器來促進氣體和溶液的消毒與滅菌,而且可以直接產生某些效果顯著的化學反應。
1.4 碘制劑
包括碘的酒精溶液和碘的水溶液。由碘制成的酒精溶液不僅可以殺滅真菌和芽孢,而且還可以殺滅病毒和細菌的繁殖體,所以此種溶液推廣應用與臨床上。且碘具有殺菌作用,是因為其內部結構可以沉淀蛋白質。2%碘酊對于皮膚消毒有效果;由于碘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性,當碘濃度過高時會損害皮膚,所以用75%乙醇進行脫碘;碘對金屬有腐蝕性,因此只能消毒急需器械。碘伏,在碘的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劑,可使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加大,此種溶液亦稱為碘伏。碘的結晶不易沉淀在皮膚上,是因為其中的碘是在表面的活性劑中被溶解的,所以容易被洗掉,因此不易刺激皮膚,對金屬的腐蝕作用也小,但殺滅細菌的能力不如碘酊。
1.5 甲醛
與細菌體內蛋白質的氨基結合,能達到殺滅真菌、病毒和芽孢的作用,因為此種結合能使酶的活性消失和蛋白變性。臨床上多用甲醛熏蒸法作空氣消毒。按40%甲醛2ml/m3加1g高錳酸鉀計算,室內應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房間要密封,消毒后及時通風。另外,當使用蒸格鋁鍋的時候,里面放一個加了2.5g高錳酸鉀的量杯,并在其中倒入5ml的40%甲醛溶液,再把絲線、電線等放在蒸格上進行熏蒸,消毒1小時,如果需要滅菌時則要6-12小時。
1.6 醇類
醇類消毒劑有乙醇和異丙醇,在我國乙醇應用較為廣泛,又名酒精。它可以破壞脫氫酶、干擾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殺死細胞繁殖體,但對病毒及真菌的消毒效果差,對芽胞無效。乙醇的濃度可以按重量計算或按體積計算。75%乙醇殺菌效果最好,5分鐘能殺滅細菌繁殖體,物品浸泡消毒時30分鐘即可。50%以下的乙醇滅菌效果降低。乙醇易揮發,應加蓋保存并經常測試濃度。
1.7 洗必泰
消毒銳利器械的時候需要用0.1%溶液的洗必泰浸泡半小時,是一種雙胍類化合物,毒性小,不產生刺激性,并且可抑制脫氫酶的活性,從而導致細胞膜的損壞,將細胞漿內的成分進行凝集起來,因此能達到殺滅細菌的目的,但容易對真菌、細菌芽胞的消毒起到抑制作用,所以當使用洗必泰時不能同時使用肥皂,并且要減少和避免接觸有機物。
2 生物消毒與滅菌
2.1 抗菌生物
當植物在遭受外界的入侵時,尤其是微生物的入侵,它們會產生一些抗菌物質,以此來保護自身。而且此類抗菌物質會隨著植物的不斷進化會變得越來越局限性,并且只在植物的某些個別器官或者是器官的某個部位產生局限性。抗菌植物藥能起到殺滅微生物的目的,現階段已有研究表明可以起到抗菌效果的植物多達130多種,其中有20多種的植物可以起到抵抗病毒的作用,有50多種的植物可以起到抵抗真菌的作用,并且其中某些植物同時具有抗真菌的抗病毒的雙重作用。還有一類消毒劑是從多種中草藥中提取重要物質制成的,主要應用于消毒皮膚黏膜和空氣等。
2.2 細菌
目前噬菌蛭弧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上,它可以分解各種細菌,例如霍亂弧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常用于水的消毒處理。并且,一些細菌會用來處理污水、污泥的凈化,比如梭狀芽孢菌、類桿菌。
2.3 噬菌體和質粒
一些廣譜噬菌體,能起到分解多種細菌的作用,但是一種噬菌體只能夠感染一種類型的細菌,而且作用于大多數細菌的專業性吸附能力不夠顯著,因此嚴重抑制了噬菌體在消毒方面的使用。在所有的細菌質粒中會有一些能滋生出細菌素的細菌質粒,大多數細菌素都為單純蛋白,其中一些是包括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可以有效地消滅微生物,并且多種細菌素是一種可以起到殺菌作用的蛋白質。
2.4 微生物代謝等產物
一些真菌和細菌的代謝產物如毒素,可以起到抵抗細菌和抵抗病毒的效果,并且也可以作為消毒和防腐的一種方法。
2.5 生物酶
生物酶的來源主要是動物和植物的組織提取物或者是其分泌物、微生物體自溶物及其代謝產物中的酶活性物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來看,我國對于酶的相關應用已有很大進展,尤其是殺菌方面,并且尋找出多種具有殺菌作用的酶,主要包括溶葡萄菌酶、細菌胞壁溶解酶和霉菌胞壁溶解酶等,均可以用于污染物品的消毒。
3 結束語
本文主要分析了化學、生物消毒與滅菌法的臨床應用,尋找出效果顯著且無任何副作用的化學、生物消毒劑,從而應用于臨床上,促進人類的身體健康,保護自然環境。
【參考文獻】
[1]常英娟,郝愛萍,高巍,丁笑梅,柳麗娜,李曉煥.消毒與滅菌技術研究與進展[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03).
[2]張朝武.熱力消毒與滅菌及其發展[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0(03).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