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李永永

阿婆 粟晨晨

暗香 徐燕
美術創作不是專業畫家才有的,在少兒美術教育中創作應該貫穿始終。哪怕是常態下的課堂作業,依然帶有很多創意的成分。無論是專業藝術家或業余愛好者的美術創作,其基本的創作要素都具有共通性。因此,作為少兒美術教師對美術創作的普遍性規律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然而在常態的教學工作中,往往被人忽略。
版畫創作作為進一步提升美術教師創作能力的切入點,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版畫具有復數性,刻好一張板可以印制多張,看似制作過程復雜,其實簡便;二是版畫具有間接性,最后效果需要通過印制(轉印)才能呈現,可以充分利用刀的刻痕或者板的肌理,有效地增強藝術表現力;三是版畫語言自身的獨特性,需要對對象進行概括夸張,可以更加自由地表現作者的個性感受。在此過程中,教師的審美感受力、創作能力將會得到很好的歷練。
教師在進行版畫創作表現時要注意的是要與孩子的藝術表現區別開來。只要是成年人,搞任何創作都必定帶有一定的專業性。畢加索曾說過“一直都在學像孩子那樣畫”,表面上看他是在“玩”,但畢加索作為藝術大師對美術的感受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因我們不是孩子,也不是大師,讓畢加索去“玩”吧。
版畫創作,需要引領者的睿智與學養高度,需要志同者的虔誠與無悔的追求。教師創作版畫一定不是“玩”的。每一門學問都有其獨特的創作規律,在學問面前當一個誠實者,別玩花樣,別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創作如此,教學亦然。作為美術教師,無論是創作或教學都應該有自己個性化的理解,因為從事的是具有創意性質的美術教育工作,我們要深知法無定法的意義。法者,為師必須有章法,明白規律;為生者,孩童無定法,玩中學,啟智、創意、情懷,無所不至;為師者,引導孩童自主玩兒,而不是為師者自己玩兒。
中國少兒版畫編輯部所在地的重慶磐溪版畫院,是一個集專業創作與教學研究、對外推廣與學術交流的藝術陣地,在新的歷史時期承載著新的重任。為全國少兒美術教師搭建了一個學術平臺,先后舉辦了多次全國版畫教師基礎版畫創作和高級版畫創作研修班,有了開頭,便沒有結尾,因藝術前行之路是沒有止境的,對孩子的藝術教育奉獻也是沒有完結的。今年暑假由中央美院碩士周振友先生、廣東的劉磊先生、黑龍江的朱金峰老師與磐溪版畫院的專家一起,面向一線美術教師先后進行了黑白木刻和綜合版畫創作研修,在此選發部分初學者的版畫作品供大家交流,這些作者過去幾乎都沒有進行過專業版畫創作,但作品中流露出的審美感受依然那樣讓人感動。這只是第一季,僅僅是開始。

歸來 王麗瑋

家園 曹小玲

歷史 龐潔

紅蜻蜓 何路

老煙斗 曾余菊

歲月 張奇志

汪秀梅

夏日 張紅繽

月光 王蕾

偶像 黃容

戲 王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