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慶黃金周的后幾天,中國社會仍沉浸在難得的長假中,輿論大體圍著旅游和休閑轉。但是在中國的南鄰印度,輿論的相當一部分目光又聚集到中印邊界問題上。
先是10月5日,印度媒體爆出消息說,中國在上次中印軍隊對峙地點以北十公里處恢復了筑路工程,但印度外交部很快在6日回應說,“該地區維持著現狀,與此相反的任何說法都是不正確的。”
隨后,印度新任女防長西塔拉曼于7日和8日視察位于錫金、不丹和中國西藏地區的交界地帶,這期間她視察的一個新建機場將在11月投入使用,是離中國邊境最近的機場。不過,她這次突訪的強勢姿態似乎被她在乃堆拉與中國邊防軍看上去挺友好的交流沖淡了,印度國防部公布的視頻顯示,她向中國軍人行了“合十禮”。
“中印下一場對峙”儼然成了印媒頻繁提到的一個說法,但是印度官方不像在支持印媒這樣說。
印媒稱中方在洞朗地區或者周圍重啟道路建設,這個消息的真實性值得懷疑。因為現在已近冬天,實在不是施工的合適時間。與此同時,洞朗地區是中國領土,而且處在中國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之下,洞朗危機期間中方強化了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今后繼續在那一帶施工也是大勢所趨。如果一些印度人以為今后中國在該地區修路“要征得印方同意”,那實在是他們想多了。
部分印度民族主義者嚴重高估了印度的實力和權力,以為印方可以隔著邊界線對中方發號施令。國際法沒有這樣的規則,新德里也沒有力量可以允許自己任性地凌駕于國際法之上。
印度擔心自己西里古里走廊的安全,這可以理解。但是有擔心也不能胡來。中國同樣擔心自己經過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的交通運輸線安全,但我們為此采取什么強制手段了嗎?還有,印度女防長剛視察了新建的印度邊境機場,中國對該機場實施什么威脅了嗎?
印度有擔心,但是第一,它要克制這種擔心;第二,它只能在國際法允許的范圍內加強自己國土的軍事基礎設施建設。它就是把全國的軍隊都人挨人地擺到西里古里走廊上,中國都不會說什么;第三,它值得與中國做深入的戰略安全交流,增進互信,積極營造中印邊界的長期和平與安寧。
中國無意與印度為敵,睦鄰友好是中國的堅定國策,長期以來中國并沒有把我們的實力優勢用作處理中印邊界問題的籌碼,洞朗危機期間中方保持了巨大耐心,給了印方修正錯誤、主動撤軍的機會。印度對西里古里走廊安全的擔心如果是一般性的,屬于正常;如果要賭上和平與發展,傾印度的國力防范“中國卡斷西里古里走廊”,那就是歇斯底里。
其實印度戰略界知道中國無心與印度糾纏,對中國的戰略雄心來說,今天的印度無論在哪方面都不是主要方向。維系中印友好既是中國的戰略直覺,也是中方優先的理性選擇。
如果不是這一次印度主動鬧起來,中國極少有人知道西里古里走廊是怎么一回事,對印度東北部地區的局勢中國人也鮮有了解。中國早就在落實“村村通公路”,所有邊界地區通公路在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藍圖上可謂順理成章,印度人對洞朗地區出現一條邊防軍的巡視公路做出那樣的強烈反應不能不說是古怪的。
是印度社會自己出了問題,敏感、莫名其妙的傲慢,以及民族主義在媒體上的張牙舞爪。印度得自己治自己的病,中國沒有義務縱容它朝著我們撒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