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宇
南寧桂裕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3日,其發展前身最早為“廣西農業科技發展公司應用技術服務部”,繼而為“廣西農村外向型經濟發展聯合公司農業技術服務部”。公司是專業研發堆肥方法生產有機肥料,以市場需求為研發導向,以科研引領生產的集產、學、研、銷一條龍的實體企業,公司還經營“清田牌”農地膜,功能膜,育苗袋,杯、盤等系列產品,并經營遮陽網、防蟲網、微生物菌劑、堆肥發酵菌種、大棚設施等產品,建立了以南寧為中心向周邊市縣幅射的營銷網,公司現年產值2000余萬元,職工年人均收入50000元。公司在實現社會效益的同時,實現了勞動者收益較豐厚的經濟效益。
公司創始人張沖把企業創新放到首要位置,他深知只有創新才能讓企業發展,要想企業做大做強就得不斷地創新。2002年1月的一天上午,一位農村青年拿了一條育苗基質的包裝袋找到張沖,說這個產品很好用,有沒有貨,如果沒有趕快進些來賣。可當時市面上還找不到該產品,于是張沖萌生了用堆肥方法試產試銷的念頭,從此公司開始了用簡單堆肥方法生產育苗基質的漫長道路。最初的五年都是用鐵鏟和篩子進行的,產品質量水平很低。2008年公司自主研發出了第一臺物料粉碎輸送聯動裝置和第一臺篩分攪拌裝袋機,購置了鏟車,實現了半機械化生產。并于2011年申報了第一項發明專利,專利號為ZL201110105362.3,專利名稱為大垛堆肥的聯動裝置及其方法,并于2013年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專利權,同時注冊登記“桂裕”商標,但是愛琢磨愛研究的張沖并不安于現狀,在專利實際使用的過程中,他發現現有的專利技術中還有改進的地方,于是他又開始不斷地研究,攻克層層難關,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張沖的努力下,新一代的產品終于誕生,并于2016年申請了第二項專利,專利申請號為201610857170.0,專利名稱為一種利用大垛疊層堆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做什么事情都得做精做好,這是張沖的原則,從研發這個項目到申報專利,張沖整整用了15年時間,可以講張沖把整個精力都投入到專利的研發上,在這15年的研發過程中,苦與樂只有張沖自己才能領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到2016年研發的產品產能已達450000袋,產品輻射到廣東、海南、云南、貴州、湖南等省區。產品質量大幅上升,普遍受到用戶好評,“桂裕牌”育苗基質已成為廣西本土生產育苗基質的一大品牌。
一種利用大垛疊層堆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簡介
堆肥是一個傳統又頗具現代特點的生物科學,也是一門綜合性和應用性相當強的工程科學。堆肥工藝自創始至今已走過110年的歷史,堆肥方法為生產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優點突出、易于推廣的制肥方法,是發展速度僅次于化肥的制肥行業。近年來國內外流行槽式堆肥法和條垛式堆肥法,接口技術和設備也已日臻完善,然而以往堆肥技術改進對機械翻堆增氧關注較多,對堆肥微生物的發酵條件、規律和相對應的工藝技術關注較少,尤其在貯料和物料預混階段浪費了不少時間、空間和動力,并廣泛存在投資過大,加工成本過高問題,難以適應有機肥市場的薄利化趨勢和變化無常的市場需求。近代工業革命的高效率有力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于是,但凡涉及到工業生產必定是建立標準化廠房,采用大重型設備和全自動化生產線業已成為一種固定而僵化的模式,然而,有機肥產品不像其他工業品具有高額利潤回報,即便有政府給予免稅政策和補貼,企業仍難有較大發展。農戶普遍缺乏對有機營養的認識,繼而得出的錯誤結論是復合肥總養分比有機肥高1倍。而有機肥可直接為作物吸收的有機營養功能、提高產品質量的功能、改善土壤團粒結構的功能、增加作物抗逆性的功能則一概被忽略了。無論是槽式翻堆還是條垛式翻堆均為在堆肥過程中通過高強度高頻次的通風爆氣以加快物料的腐熟。而事實是這樣的做法往往導致水分散失過快,堆溫下降,微生物增殖的小環境條件受到干擾發酵不徹底。據觀察,堆肥物料中的木屑雖經翻堆機連續多次的擊打仍保持完整的顆粒狀外型,而在堆肥的最佳發酵層(不翻堆)中的木屑,10天后變化為一種灰白色的松散海綿體狀物,這是菌絲體“鉆入”(吃透)木屑顆粒的顯著特征,原來完整的顆粒狀解體為輕搓即散的粉末狀物。這表明堆肥物料腐熟的速率與翻堆頻率間并無正相關系。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以上問題,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驗,得到一種利用大垛疊層堆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能夠實現物料來源廣、成本低、產量高和肥率高的效果。本發明的顯著優勢是:①發酵效率高、質量好;②簡化工藝增效節支;③物料均勻度及產品商品性好;④可高效處理常見的有機廢棄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