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振朋
【摘 要】本文在全民健身視域下,從鞍山市城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發展狀況入手,分析新時期建立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系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鞍山市;全民健身;城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
當前,人們的生活質量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正在逐步提高,傳統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健康化和個性化的生活方式逐漸受到人們的喜愛,體育健身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區體育公共服務作為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們健身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載體作用。因此,對城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系進行研究,不僅有助于推動我國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而且在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方面也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鞍山市城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管理作為研究的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網絡檢索和本單位圖書館對相關資料進行搜集,查閱與城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相關的文獻資料,為本文的設計與構思、分析與討論奠定基礎。
1.2.2 訪談法
對社區居民進行當面訪談,得到鞍山市城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方面的有效信息。
1.2.3 問卷調查法
按鞍山市內行政區域劃分,在鐵東區、鐵西區、立山區和千山區隨機選取五個社區,向社區工作人員發放調查問卷。
1.2.4 數理統計法
將獲取的資料和問卷信息進行統計處理,為本研究的撰寫提供準確的數值。
2 結果與分析
2.1 鞍山市城市社區體育組織管理體制有待健全
鞍山市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宣傳建設主要通過“市-區-街道-社區”的四級管理體系來做好組織宣傳工作。但是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因為絕大多數的街道和社區都沒有專門的部門明確管理有關社區居民體育公共服務供給的職責,導致基層部門開展工作沒有法規依據,使得社區體育公共服務管理薄弱,職責分工不明確。
2.2 社區體育活動經費來源單一、供給不足,場地設施不夠完善
通過對各社區工作人員的調查發現,鞍山市社區體育活動經費有限,來源渠道較少,各社區普遍存在經費不足的現象。調查顯示,社區體育活動所需經費的來源主要為上級部門的財政撥款,財政支出占到總經費的約80%,而這一部分經費主要用于場地的建設以及設備的維護;有約17%的經費來源于社會企事業單位的贊助;另外,還有約3%的經費來自于社區居民的自籌。由此可見,鞍山市社區體育活動經費來源過于單一,開展社區體育活動嚴重依賴財政支出,這嚴重制約了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發展。在場地設施方面,有約34%的被調查社區居民對目前的社區體育場地設施感到滿意或基本滿意;而感到不滿意的社區居民占到了被調查總人數的45%左右。居民們反映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體育場地分布不均,健身器材種類不全、數量較少,還有場地器材管理維護不善,造成部分器材損毀嚴重等。
2.3 社區體育宣傳渠道少,居民參與積極性不高
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與發展,一方面離不開面對全體社區居民的體育健身公共宣傳教育,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居民健身意識的提高。而居民健身意識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與體育健身公共宣傳教育有關。調查發現,鞍山市的基層社區大多數并不注重宣傳的作用,沒有通過固定的宣傳形式將一些體育法規政策宣傳出去。有約88%的社區居民是通過電視、廣播和網絡了解體育健身服務、指導和相關政策法規信息的,而通過社區宣傳獲得相關信息的來源很少。可見,要想構建健康有序的社區體育服務體系,面對全體社區居民的體育信息政策宣傳必不可少。
2.4 缺乏體育服務工作人員,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體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區居民對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需求。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是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調查發現,截至2016年底,鞍山市區總人口約160萬人,而全市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共有2978人,其中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所占比例僅為4.6%,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人數占了絕大多數。可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整體素質不高。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量和水平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鞍山市城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和發展,因此,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是當前體系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
3 對策與建議
3.1 進一步完善管理體制
首先,制定專項規章制度,完善管理,明確職能,給予基層社區開展體育活動的自主權。要有專人負責,管理日常社區體育活動的組織開展,并做好體育健身公共宣傳教育工作,以確保體育公共服務落到實處。其次,建立監督檢查制度并成立監督管理機構用于對社區體育活動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和審查,確保經費使用的合理有效。另外,還要積極協調本社區各體育協會團體及周邊學校、單位,增強社區體育組織管理意識,管理好本社區的體育活動。
3.2 多渠道籌措社區體育活動經費
針對社區體育公共服務管理經費不足的問題,應從拓寬體育公共活動的資金來源渠道入手。一方面要增加政府體育公共服務專項經費,同時還應該轉變思路,鼓勵社會各界的捐助、商業贊助等形式的資金投入。積極引導和調動社會資源參與到社區體育公共服務中來,彌補體育公共服務資金投入的不足。多元化體育經費來源,引導社區體育活動的良性發展,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形式建立現代市場化運作機制。
3.3 完善場地設施建設并有效利用場地器材
體育場地、運動器材是社區居民開展健身活動的基本硬件。鞍山市政府應合理規劃社區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加快“全民健身路徑工程”的實施,使社區居民健身的環境能夠得到切實改善。要有計劃的增加社區健身器材的數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安排專門的場地管理和維修人員,不定期對場地、器材的損毀情況進行統計維護。另外,還要堅持誰用誰管理的方式,達到多元化維護的目的。在“全民健身活動中心”的建設中要加大社區內學校體育場地和公共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程度,延長開放時間,以達到提升政府體育公共服務質量的目的。
3.4 加強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
社區居民進行健身活動時缺乏科學指導是當前全民健身開展過程中存在的較突出的問題。社會體育指導員能夠對居民的體育健身和保健起到有針對性的指導作用。因此,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是全民健身體系建設的要求。政府和體育主管部門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專業培訓力度應加大,專業系統地提高他們的體育健身知識水平,使其能夠達到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標準,滿足居民健身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曉飛.我國社區體育組織管理服務體系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1.
[2]李岳進.我國十大城市社區體育發展現狀調查研究[J].體育科技,2010.1(31).
[責任編輯:朱麗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