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穎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Linux操作系統應用而生,為了防止黑客的侵入,網絡技術人員要增強防范意識,針對Linux操作系統平臺,提出了相應的安全策略,禁止使用root登錄個人賬號,注重使用防火墻技術和加密傳輸技術,從而有效提高Linux操作系統的安全性。
【關鍵詞】Linux操作系統;服務器;安全策略
0 前言
當前,在使用Linux操作系統時,要遵守保密原則,為每個網絡用戶設計登錄權限,在每個服務器的端口設置特定的root,只有輸入安全口令,才能使用Linux操作系統,避免出現網絡漏洞現象,如果沒有運用網絡安全策略,很容易出現黑客入侵的現象,進而盜取用戶的個人信息,因此,必須要設計安全口令,這樣才能保證內部局域網絡具有安全性。
1 Linux操作系統的含義
Linux操作系統融入了多種先進的網絡技術,能夠實現多個任務,支持遠程操作和多線傳輸功能,主要應用于網絡協議和網絡程序中,內部結構包括諸多的軟件和硬件,繼承了網絡工具的優點,具備較強的穩定性和實用性,不受其他網絡軟件的影響,但是,使用權限有一定的限制,為了保護Linux操作系統平臺的安全性,有效預防黑客的入侵,兼容了完整的操作系統,突出了Linux操作系統的先進化的優勢,縮短了網絡傳輸所用的時間,網絡管理員在使用Linux操作系統時,必須輸入密碼和動態口令,再進行程序編輯,如果沒有設置安全口令,無法保證Linux操作系統平臺的安全性,就會增強網絡操作系統的危險性,致使網絡遭到黑客的惡意攻擊,一些重要文件和信息就會被泄漏,要想順利完成授權任務,要注重實施安全策略,禁止使用root賬戶登錄,將不同的文件設置不同的權限,更好地管理文件和個人信息,以免出現數據丟失的現象。由此可見,使用Linux操作系統之前,要運用相應的安全策略,這樣才能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網絡服務。
2 基于Linux操作系統平臺的服務器安全策略
2.1 設計安全口令策略
現階段在使用Linux操作系統平臺時,一定要規范操作,如果沒有遵守規定,很容易出現黑客入侵的現象,破壞網絡內部系統的穩定性,直接降低網絡運行的安全性。因此,在使用Linux操作系統之前,要明確操作規定,注重設計安全口令,在各個網絡端口設置密碼,使用戶在每次登陸時,必須輸入準確的免費,才能使用Linux操作系統,也可以使用動態的口令,增強Linux操作系統的安全性,避免發生黑客入侵的行為,針對比較重要的文件,網絡管理人員要設置特殊的密碼,安全口令的數字必須在9位以上,并包括符號、字母、下劃線技術特殊的字符,將密碼和口令的有效期設計為一年以上,一旦安全口令設計的使用時間比較短,就會給黑客留下時間去破解。為此,設置有效時間比較長的安全口令是非常重要的,所使用的口令越復雜,使Linux操作系統的不容易被黑客攻擊,有效預防出現文件和信息丟失的現象,從而確保Linux操作系統平臺服務器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2.2 禁止使用root賬號登錄
在Linux操作系統平臺中,要求數據信息、文件、和root必須屬于同一用戶,如果沒有指定的用戶,就無法操作Linux操作系統,致使各個軟件和硬件失去使用價值,因此,要求用戶禁止使用root賬號登錄Linux操作系統,遵守網絡特權的規定,網絡管理人員應限制用戶的root權利,使用戶的使用權限在一定范圍內容,以免違反網絡使用規定,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Linux操作系統平臺,使網絡服務器發揮出實用功能,與此同時,在Linux操作系統平臺的數據端口,禁止使用root的用語,時刻提醒網絡用戶,一旦有用戶出現使用root進行賬號登錄時,Linux操作系統就會自動終止服務器,起到保護root權限的作用,網絡管理員可對文件和數據信息進行權限的設置,使Linux操作系統平臺適用于對文件的修改,并約束了用戶使用root的權限,發揮出Linux操作系統平臺的管理功能,避免出現Linux操作系統遭到破壞的現狀,預防發生用戶信息泄露的問題,充分說明禁止使用root的重要性。
2.3 將文件系統設置權限管理
要想解決Linux操作系統平臺出現的漏洞和黑客入侵的問題,網絡管理人員要及時采取相應的安全策略加以解決,將文件系統設置權限管理,加大對網絡系統的管理力度,使用先進的管理方式,在數據和信息上設計權限的使用范圍,對文件所在的位置進行權限管理,有效控制好用戶的權限,阻止黑客訪問用戶的客戶端,只有擁有相應的權限,才能使用文件傳輸功能,起到最佳的保護作用,使Linux操作系統平臺的服務器始終處于安全運作的狀態,避免網絡端口出現諸多的漏洞。針對Linux操作系統平臺的特點,創建文件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流程,并在每個文件的系統內部設置權限管理,嚴格管理訪問文件的方式,使用戶明確網絡權限的范圍,做到規范化使用Linux操作系統平臺的服務器,充分體現管理文件系統權限是非常重要的,時刻控制用戶的執行權限,這樣才能體現Linux操作系統的實用性。同時,對于不同的文件,要求權限的范圍也有所不同,主要在于用戶所傳輸的文件內容各有不同,這就需要網絡管理人員必須準確辨別訪問的對象,依據用戶的數據信息,確定用戶使用權限的范圍,并創建允許用戶讀取的文件夾,實現嚴格管理文件權限的目標,解決Linux操作系統平臺被黑客攻擊的問題,從而保證網絡權限的使用具有合理性。
2.4 使用加密傳輸技術和防火墻技術
現階段所使用的加密傳輸技術和防火墻技術,能夠保護好Linux操作系統的內部環境,是非常有效的安全策略,增強了網絡系統的安全性,充分發揮防火墻技術的作用和優勢,及時阻斷黑客的侵入,時刻保護和管理Linux操作系統平臺,保證網絡系統安全運作,管理程序如果進行不良的終極端,一旦發現漏處防火墻會自動彈出修復窗口,并自動卸載有病毒的軟件,重新啟動Linux操作系統。另外,也可以加密傳輸技術,解決安全的諸多安全隱患問題,使Linux操作系統平臺始終處于安全穩定運作的狀態,針對用戶所傳輸的文件和數據進行加密處理,使文件在傳輸的過程中不容易丟失,保證數據信息具有完整性,充分體現運用加密傳輸技術的重要性,保證Linux操作系統平臺安全傳輸和通信,從而提高Linux服務器的保密性。
3 總結
針對經常出現的黑客入侵Linux操作系統的行為,網絡管理人員要及時修改用戶所用的權限,設計相應的安全口令和動態密碼,并使用防火墻技術和加密傳輸技術,使文件在傳輸的過程中不攜帶病毒,同時,將各個文件系統設置權限管理,禁止使用root登錄個人賬號,有效預防黑客入侵,通過采取多種安全策略,從而保證Linux操作系統運作具有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叢佩麗.基于Linux操作系統平臺的服務器安全策略[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5,(06):16-17. [2017-09-07].
[2]肖峰.Linux平臺下基于動態屬性的強制訪問控制的設計與實現[D].中山大學,2014.
[3]陳匯遠.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技術的研究及其應用[D].鐵道部科學研究院,2004.
[責任編輯:張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