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紹堃
摘要:現今各類企業中,員工在工作中常常遇到很多心理問題,在得不到正確疏導及自我調節的情況下,容易產生諸多心理問題。著名的富士康員工墜樓事件屢次發生,反映出了企業對員工心理健康關注度缺乏,無法疏導員工心理問題。作為企業與員工的重要溝通橋梁,工會如何通過心理學知識,將很多研究成果應用到工會日常工作中,解決員工思想難題,已成為新形勢下工會的一項重要工作。
關鍵詞:心理學;推進作用;思想難題
全總黨組書記、副書記、書記處第一書記李玉斌在“深入推進工會改革創新”專題研討班會議中指出:“各級工會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認真貫徹落實全總十六屆五次執委會議各項工作部署,用維護職工勞動經濟權益的扎實行動打動人心,用做好困難職工幫扶解困工作的積極進展溫暖人心,用密切聯系和服務職工群眾的工作作風影響人心,用維護職工隊伍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實際成效贏得人心,使廣大職工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不斷擴大職工群眾改革獲得感。”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工會工作以切實聯系職工群眾,解決職工群眾困難,團結職工隊伍已經成為目前全國工會的工作目標,對國有企業工會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完善職工群眾心理建設,調整心理結構,優化國有企業工作節奏及效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因此,提高國有企業員工在工作中的心理素質,改善因情緒帶來的工作影響,調節工作狀態,成為了工會工作的重點,也借由工會活動,在活動中發現問題,幫助職工良好過渡,為企業營造和諧高效的工作環境。
一、工會簡介
中國工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是會員和職工權益的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三十一條:工會會同企業、事業單位教育職工以國家主人翁態度對待勞動,愛護國家和企業的財產,組織職工開展群眾性的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活動,進行業余文化技術學習和職工培訓,組織職工開展文娛、體育活動。
二、心理學在工會中的作用分析
中國工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維護職工權益,參與并協調勞動關系,調節矛盾,將積極參與員工的心理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努力促進企業發展和社會的穩定繁榮。下面就通過心理學理論及相關技巧在工會活動中的應用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是運用心理學中的主動參與模式,調動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參與工會活動的熱情。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下,職工與單位的命運息息相關。職工個人的積極心態對企業的效益與利益成正相關,但由于職工的個人差異,在認知、學歷、工作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區別,企業認同感不同,更需要將職工通過工會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提升職工團結協作能力及榮辱使命感。同時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將工會活動加入企業特色,在職工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培養職工“企業主人翁”意識,引導職工將企業發展的命運與自身職業發展規劃融為一體。工會則在活動中集思廣益,通過積極讓職工發聲,對活動的開展形式,組織過程等方面提出合理有效的意見和建議,從中汲取有益的啟示并調動出職工的參與性與積極性[1]。
二是運用心理學投射原理,促進職工在工會活動中相互協作、相互影響,共同進步,提高工作中的團結協作意識。心理學投射,即我們眼中看到的東西,很多是自己心理所想的東西投射,當一個人內心自信、陽光、正能量時,他的行為會投射到身邊的人、事、物,用鼓勵、欣賞的眼光去愛和支持他人。在工會活動中,我們常常發現工會活動積極分子常常帶有這種特質。我們可以通過組織活動,在活動當中由他們帶領其他職工共同融入整個活動過程中,將自身的正能量、陽光、積極的心態影響、傳遞給所有參與活動的職工群眾們。為整個企業注入活力,提高職工在工作中的團結協作能力,激發工作動力。
三是運用心理學共情原理,培養職工在工會活動中建立良
好的人際關系,增強接納感和容忍能力,并提升企業榮辱感。所謂共情,就是體察他人的情緒、理解他人的情感,設身處地的考慮他人處境,與之產生共鳴的一種能力。這在工會組織的各項活動當中尤為重要。職工參與度提升,共情能力就愈顯突出,只有大家目標一致,為彰顯團隊優秀實力,才會達到空前的統一。在活動中發揮組織中的溝通交流能力,提升全員在工會活動當中的溝通能力,合作意識,增進同事間的友情。在活動中換位思考,轉換到工作中,相互理解,共同進步。在這過程中對企業的發展潛力及樹立企業榮辱感亦有促進作用。
四是運用心理學咨詢技巧改善職工消極情緒,在工會活動中的實際應用職工是企業的主人,“以人為本”是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價值觀之一[2]。工會作為職工和企業溝通服務的重要紐帶,常常在工會活動過程中收集職工工作、生活中的動態,掌握職工心態,關注了解職工的需求,及時協助職工調整,繞過心理障礙,積極面對心理問題對工作和生活產生的影響,通過心理學相關咨詢技術疏導職工的心理問題。借用活動抒發工作壓力帶來的負面情緒,讓職工真切的感受到企業的尊重與關懷。
三、總結
當企業工會切實做到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從關愛職工角度出發,在工會活動體驗喜悅、感激、興趣、希望、激勵、敬佩等正能量[3],享受活動中帶給職工的快樂,在快樂中工作,才能切實提高企業員工的心理素質,通過良好的心理結構促進企業優化,對構建和諧社會、健康企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珍.淺談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工作如何創新發展[J].辦公室業務,2017(12):7.
[2]李立先.淺談新形勢下工會工作的思考[J].現代國企研究,2017(12):278.
[3]威廉·詹姆斯.心理學原理[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