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業機械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是對于我國農村經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本文主要針對農業機械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展開了討論,先是分析了農業機械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然后闡述了農業機械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關鍵詞】農業機械;農村經濟;發展;地位;作用
推進農村經濟發展,不僅有利于緩解貧富差距,還能夠加快我國城鎮化建設。實際上,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創新,大部分農村地區在農業生產中已經開始廣泛應用農業機械。這不僅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還能加速農業經濟的發展。也就是說農業機械已經成為農業生產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農業機械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
1.是實現農民增收的關鍵
將農業機械應用在農業生產中,能夠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實現農業生產的自動化。相比傳統的人工生產模式,農業機械的速度和效率非常高。比如說,一臺中型的農業機械每天能夠作業的農田面積約為5萬平方米,生產成本約為12元每667平方米。而人工每天只能作業農田面積667平方米。這對于具有時令性的農業生產來說,應用農業機械更加迅速、高效。另外,農業機械的使用會減少人們耕種農田的時間,使其具有足夠的精力利用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進行創業。就目前而言,農業外出務工已經一種流行的趨勢。而農業機械在農忙時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由此可見,農業機械對于提高農民收入的助推器。
2.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基礎
在現代化背景下,農業機械在無形中改變了農業生產方式,推進了我國農業現代化。尤其是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現代化的經濟模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農業現代化相比于傳統的農業經濟有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農業生產逐漸集體化、規范化。二是農業市場化。農業機械的使用不僅使農產品逐漸市場化,也使農業生產逐漸轉變為市場化。目前而言,在多數農村地區,農業機械的運作方式主要是出租形式。三是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結合在一起。總的來說,農業的集體化和規模化促使較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逐漸走向市場,那么農業生產就必須依賴于農業機械。而如果要發展我國農業經濟,就要利用市場的作用實現資源分配,讓農產品走向市場。另一方面,農業機械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環境污染。比如在完成玉米的收割之后,傳統的秸稈處理模式是燒掉。而現代化農業機械可以將秸稈粉碎,并將其作用農田,從而提高農作物質量。
二、農業機械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1.應用農業機械顯著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農業機械的使用改變以人工為主的農業生產方式,農業生產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農業機械的使用還實現了大規模的農業生產,實現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同時農業產業的發展也帶動農業機械的發展。兩者相互促進,同時也極大地加快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當前,我國農業正處于快速發展和深刻變革時期,土地流轉加速,農業勞動力進一步轉移,新型農業生產組織、新型農業生產模式大量涌現,農村經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而農業機械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轉型,實現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更重要的是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還會加速農業機械化與大數據、云平臺、互聯網等技術的融合,從實現我國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農業生產。這更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2.推廣農業機械能夠促進我國產業調整
農業機械的發展對于實現農業產業的調整十分重要。首先,農業機械的應用加快我國農業機械企業的發展,促進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而且農業機械的使用和推廣也帶動了與農業生產先關的其他產業,如農機工業等。也就是說農業機械的推廣推動了產業的連鎖反應。其次,農業機械使我國農村勞動力更加富裕,促使其逐漸參與到服務行等其他產業中,實現產業的快速調整。最后,“中國制造2025”把農業機械納為重點發展領域。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推動我國農業機械的發展,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應當深入研究農業機械對我國產業的促進作用。尤其是要注意依據產業結構調整后的形式,制定完善農業機械化推廣措施。總的來說,農業機械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當前,我國正處于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發展,對于提高農業裝備水平、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我國產業調整、拉動農村消費需求等具有重要意義。
三、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農業大發展、大變革的形勢下,只有充分認識到農業機械在農村經濟中的地位及作用才能正確應用農業機械推動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才能穩定我國農村經濟。與此同時,在農業機械推廣的過程中,還應當結合實際的農業生產狀況,實現農業機械與農業經濟的融合,從而實現我國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朱保華.農業機械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國農業信息,2015,03:108.
[2]夏兆勉.農業機械對農村經濟的拉動作用及推廣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6,09:335.
[3]趙琨.農業機械化發展對中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影響研究[D].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