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萌+許寧寧
【摘要】從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到新中國成立,黨的建設一直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伴隨著黨執政時間的延續,黨面臨的社會環境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情況越來越復雜,黨建的思路、布局、指向等方面也急需相應的改進和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推進治理現代化的新角度,適應黨長期執政的要求,對從嚴治黨進行了系統論述,提出了一系列各有側重,又相互支撐的新論斷,初步形成了具有習總風格的從嚴治黨思想,在豐富從嚴治黨內涵、提升從嚴治黨境界的同時,又以從嚴治黨為主題,對黨的建設的思路、布局和指向等進行創新,把中國共產黨的黨建理論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關鍵詞】黨建;從嚴治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推進治理現代化的新角度,適應黨長期執政的要求,對從嚴治黨進行了系統論述,提出了一系列各有側重,又相互支撐的新論斷,初步形成了具有習總風格的從嚴治黨思想,把中國共產黨的黨建理論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一、黨的十八大開啟了從嚴治黨的新境界
首先,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兩個一百年,實現中國夢”的奮斗目標。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并莊嚴承諾:“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這一目標折射出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高度自信,實現如此宏大的奮斗目標,既需要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又需要億萬人民群眾對執政黨有高度的政治認同感,所以,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明顯加大了從嚴治黨的力度。其次,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任務,并提出改革的重點仍然是經濟體制改革,核心是要解決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中國市場化改革以來,為保證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讓政治權力與市場經濟相結合,但政治權力如果不當地介入市場,反而不利于發揮市場的作用,而且為權力尋租帶來空間,所以,十八大以來中央采取兩大措施來解決這一重大問題:一是廓清政府干預市場的權力邊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二是從嚴治黨,高壓反腐,規范黨員干部的行為邊界。最后,十八大以來,隨著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執政環境日益復雜化,黨的憂患意識也愈加強烈。
二、依據從嚴治黨,創新黨建思路
“大勢”、“順勢而為”,是習近平十八大以來頻繁使用的詞匯。透過習近平在不同場景的反復強調,不難發現,從客觀大勢出發,順應客觀大勢的發展方向,采取適當的應對之策,作為一種理念,已經貫穿于習近平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當然也包括黨的建設。因此,“順勢而為”、把握規律是認識習近平從嚴治黨思想的一個特定視角。其中包括:1.明“勢”。習近平強調,要“善于觀大勢”。這里的“勢”,主要是指客觀形勢和發展趨勢;這里的“善于觀”,就是不僅明白勢的重要性,還要明白勢的具體內涵。具體到黨的建設上,一方面表現為,隨著黨長期執政地位的延續,目前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身上發生的不純潔問題,既有歷史的慣性也有復雜的人性因素,因此治理的難度極大,非一般的治理方法所能解決。另一方面表現為,客觀環境對從嚴治黨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社會各界對執政黨端正黨風、推進廉政建設都有強烈的期盼,特別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對執政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完成這個使命,從黨的精神狀態和作風看,要能提供組織保障,必須在奮發有為,求真務實方面再進一步。2.善于借“勢”之力。順勢而為,“順勢者逸,逆勢者勞”,習近平所強調的順勢而為,就包括借勢之力這個重要內容。這在實踐中體現得非常明確,比如,出臺“八項規定”,糾正“四風”,正是借的社會因預期可望而“興奮”之勢。一方面社會早就對“三公”、“四風”議論紛紛,期盼轉變,不少領導干部早就不勝其累,個人又無可奈何,其中有人就期望能有一個禁止“四風”的尚方寶劍。另一方面是十八大營造了濃厚的政治氛圍,使全黨的政治意識和黨性觀念都有所提升。所以,十八大不久中央即出臺了“八項規定”,一改以往的活動要一兩年的準備時間,這次只有半年時間就發起了聚焦“四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而且社會反響明顯好于以往。這可視為是在明“勢”前提下,充分借勢之力的一個范例。
總之,引入“勢”這個元素,把“順勢而為”作為黨的建設的一個新思路,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更加趨于理性,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推進黨的建設上,已經從主要依靠以“熱血”支撐黨性發展到以科學理性支撐黨性的新階段。
【參考文獻】
[1][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2014年版,第36、368頁
[3]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10月9日。
[4]習近平:《各項改革舉措要有時間表》,《新京報》2014年1月23日。
作者簡介:孫萌(1992-),男,漢族,山西臨汾人,法學碩士,單位:山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專業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許寧寧(1993-),女,漢族,山西忻州人,法學碩士,單位:山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專業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