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小寬張龑
(1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 廣東廣州 510000;2廣州市培英中學 廣東廣州 510380)
我?;@球教學運用田徑內容提高學生體能的研究①
皮小寬1張龑2
(1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 廣東廣州 510000;2廣州市培英中學 廣東廣州 510380)
在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是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本人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對籃球運動有著濃厚的興趣,相反田徑運動卻鮮有人問津。基于這種反差,從轉變學生對田徑運動的態度出發,根據我校學生的生理、心理等特點,結合時代要求,因材施教、區別對待,將籃球內容與田徑內容相結合,改革教學內容,保證了學生技能和體能的提高,同時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
籃球教學 田徑 體能
我校2015級學生,隨機抽取學生100名,其中男生50名,女生50名。
根據研究需要,查閱了近幾年全國各體育院校學報、各類體育期刊中有關中職院校體育教學和田徑、籃球教學方面的學術論文100余篇,為論文的寫作提供理論依據。
在分析文獻、數據資料以及撰寫文章的過程中,綜合運用分類與比較、歸納與演繹等對問題進行邏輯分析。
數據的常規統計,運用SPSS進行T檢驗分析。
田徑作為“運動之母”,包含了學生最基本的動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各方面的體能發展和意志品質的培養具有非常大的鍛煉價值。根據項目特點,將田徑內容作為補償性體能項目進行。
補償性體能是指體育課堂教學中為保障學生正確掌握運動技術,體育教師有效設計出的有益于促進學生順利地完成動作所需要的,以補充、完善和發展為目的,與動作技能和健康相關或相異的體能。它是與學練內容有內在聯系并與之互為匹配的與健康相關和與動作技術相關的各種素質練習或活動補償性體能素質應當貫穿于動作技能學習過程。
田徑內容大致可以分為跑、跳、投三個方面。而籃球項目具有跑、跳、投的專項特點。為了滿足課程規定的18個學時,結合本學年的籃球教學內容,將田徑教學分為“以發展速度、耐力為主的田徑必修內容”、“以發展跳躍為主的田徑必修內容”、“以發展上肢與軀干肌肉力量為主的田徑必修內容”,這樣的設計既具有針對性,又具有內容的連續性。
在“以發展速度為主的田徑必修內容”中,將高抬腿跑、后踢腿跑、加速跑、往返跑、障礙跑的內容或者游戲作為前導性練習,在課的內容中運用變換手運球、繞障礙運球、運球過人、躲避球等不同形式的運球加以強化。在“以發展上肢與軀干肌肉力量為主的田徑必修內容”中,將不同形式、方向的傳球、拋球、投球等作為前導性練習,在課時中運用投籃技術的學習加以鞏固強化。在“以發展跳躍為主的田徑必修內容”中,則將跳繩、多級跳躍等作為前導性練習,與籃球選項的基礎性配合學習共同為此單元內容。
由于我校的體育課為90min,為了貫徹新課標的全面發展思想,除了基本內容的學習外,在每一節安排15min左右的“體能發展”內容。這部分內容的安排主要是根據提高學生體能和體能全面發展的原則,教師可以安排與本節課內容相符的素質練習,以強化該項素質,也可以將其作為補充,發展學生其他的身體素質。
通過一個學年的學習,對學生的體能素質進行測試,并與上學年學生的數據進行比較,結果如下表1。
上表可以看出,學生的各項體能素質的平均值有了明顯上升,配對T檢驗得出,學生的速度素質、耐力素質和力量素質有了非常顯著性的差異,柔韌素質有顯著性差異。以上的分析表明,籃球與田徑項目的結合,保證了學生的體能素質,特別是速度素質和耐力素質。那么兩者的結合是否能夠保證學生籃球技術的學習呢?
表1 學生體能素質變化表(n=100)
為了驗證對學生技術學習的效果,采用了上學期期末的運球折返跑、原地雙手胸前投籃、投擲籃球三項技術進行測試,結果如下表2。
上表可以看出,學生的運球折返跑和投擲籃球與實施前相比有了非常顯著性的差異,原地雙手胸前投籃有了顯著性的差異。分析說明籃球與田徑內容的結合能促進學生籃球技能與技術的學習。
表2 學生籃球技能技術變化表(n=100)
(1)將田徑內容劃分為“發展速度、耐力為主”“發展跳躍為主”“發展上肢與軀干肌肉力量為主”三個單元,與籃球的“運球”“投籃”“進攻配合”相結合,是田徑作為補償性體能的重要途徑。
(2)田徑與籃球的結合,能有效保證學生的體能素質,并且對其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對學生的籃球技能與技術也有有效的促進作用。
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有針對性地教學,做到有的放矢,點燃學生的體育興趣,并加以培養,使學生學有所成,受益終身。另外,體育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改變教學形式,加強自身修養,積極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認識體育,培養正確的體育觀,以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宋春輝.高中田徑必修模塊的教材定位與教學組織形式[J].中國學校體育,2011(2):37-38.
[3]李斌.中學體育田徑教學內容改革與開發策略[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4):271.
[4]丘清鋒.中職田徑創新教學模式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02-103.
G841
A
2095-2813(2017)08(c)-014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4.148
皮小寬(1985,10—),男,漢族,湖北武漢人,碩士,中學體育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張龑(1987,3—),女,漢族,山東聊城人,碩士,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