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曉驍
9日,中國央行發布9月外匯儲備數據,截至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85.1億美元,較8月末增加170億美元,升幅為0.5%,迎來2014年6月以來首次8連漲。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9月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和境內外主體交易行為進一步趨于穩定平衡;國際金融市場上,主要匯率和資產價格漲跌互現,外匯儲備投資總體升值,推動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二季度以來貨物貿易順差表現良好,支持經常性賬戶順差和外儲增加;資本金融賬戶方面,經過一段時間的監管、規范和完善,跨境資本的無序流動得到控制,也支撐了外匯儲備的增加。
路透社稱,有分析表示,受美元反彈、人民幣匯率走弱等影響,外儲回升或將放緩。今年四季度,受美聯儲縮表、特朗普稅改等影響,美元指數可能小幅反彈,加之年末等季節性因素,中國的外匯儲備可能小幅承壓。
趙錫軍表示,目前美聯儲加息、縮表等行動表明美國經濟正在好轉,歐洲和日本的量化寬松政策也在調整,維持目前水平不再擴大,也說明這些地區是經濟趨穩。外部環境向好,對于我國國際收支的改善是有好處的。此外,隨著規范措施持續發揮作用,投機性、無序性的資本流動繼續得到有效控制,中國的外匯儲備會總體保持穩定,沒有理由發生特別大的變化。▲
環球時報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