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鷗
摘 要: 杰拉德·維茲諾在多數作品中都塑造了“惡作劇者”這一具有鮮明文化特色及政治功能的文學形象,他們在族人深陷殖民文化而淪為精神游魂的困境中涌起作為族人思想解放者、拯救者及啟蒙者的歷史使命感。與各部族傳統神話中猿猴、郊狼、野兔等形象特質具有高度相似性,“惡作劇者”通過引導族人解構西方話語權威并建構自身文化發聲機制,切實促進族人的文化回歸與精神救贖。
關鍵詞: 杰拉德·維茲諾 惡作劇者 神話傳統 精神救贖
杰拉德·維茲諾作為美國當代成就很高的本土裔作家之一,曾創作出《格列佛:一個美國猴王在中國》、《哥倫布后裔》等小說作品,并涉獵詩歌、散文、歌謠等多重文學領域,曾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和美洲土著作家協會終身成就獎等獎項,對萊斯利·馬蒙·希爾克、謝爾曼·阿列克西等同時代印第安裔作家們產生深刻的影響。
在美國本土印第安文化傳統中有一類被稱為“文化英雄”的救世者形象。他們是部族失落文明的繼承者,也是本土獨特傳統的捍衛者,還是亦正亦邪的統一體——惡作劇者。“惡作劇者”一詞最初源自于美國人類學及語言學家布林頓于19世紀為形象描述這類美國本土文學中正邪同體般存在而進行的文化探索,他通過將這一詞語中所隱含的桀驁不馴、勇于違抗倫常而其所舉又無傷大雅的形象特質賦予印第安文明中那些反抗社會嚴酷規約卻又懷抱普度萬物悲憫情懷的雙重統一體而完成對這一文學形象神秘性及多元性的歷史建構。對于這一形象的雙面性,榮格曾定義為“他是救世主的先行者,集上帝、人類、動物為一體。他既是非人的又是超人的,集野蠻人與圣人于一身”。各民族傳說中都曾出現過凸顯本民族文化特色并彰顯出符合時代特征革命精神的惡作劇者形象,希臘有叛逆不羈的赫爾墨斯,中國有隨性灑脫的齊天大圣,非洲有勇敢機智的兔哥,而美國印第安則有勇猛狡黠的郊狼。
一、心猿與解放者
心猿作為一種文學隱喻,深刻揭示出惡作劇者內心對自身解放性使命的焦慮及對實施途徑的思考。心猿是佛教用語,表示一種在人無法控制自我思想時產生的意識狀態,因為此時思想展現出如猴子般在樹林間跳躍嬉鬧的樣態,佛道的禪思會促使這些猴子鎮靜下來,因此心猿喻指人內心活動的復雜性,因矛盾情緒而產生的思想斗爭或是思維的活躍性特質。在《自由的惡作劇者:貴族領地繼承者》中,一位勇者將惡作劇者格里夫稱為部族的心猿,并指出“他顛覆了我們的禮儀,而他又釋放了鳥群”。這正體現出格里夫作為惡作劇者對印第安傳統模式化思維及陳腐禮節的嘲諷,并極力顛覆受殖民話語禁錮的部族傳統而力求尋回本族文明精魂。惡作劇者所具有的思想精髓之一便是強烈的解放意識,該意識的體現往往伴隨著一些喜劇性效果,如勇士吳愁所言:“如你所見,殖民化的世界是悲劇性的,而惡作劇者和小丑確是其中喜劇性的存在,而這種錯位正是心猿所要修補的。”如巴布考克所言:“惡作劇者引人捧腹大笑的前提就是他的違規與越軌。”這無疑揭示出惡作劇者盡管生于亂世而臨危受命卻始終于逆境中保持昂揚向上的革命樂觀精神,并以其超凡智慧及人格魅力最終擊敗強權贏得尊重。
此外,小說情節中還體現出惡作劇者普度眾生的悲憫情懷。小說中格里夫在集市中歸還了雞群自由,他為一只公雞及十多只母雞贖身的情節不僅體現出惡作劇者在拯救受苦難眾生時表現出的悲天憫人的高尚情操,而且表達出印第安傳統意識中天人合一、萬物有靈的生態理念。在吳愁之后的敘述“而在我們傳統故事中這些心猿不僅限于將鳥禽從集市中救出。在我族文化的認知中,那些解救他人脫離苦難的人,即使是在喜劇演出中,也算是文化英雄”中,以格里夫為代表的惡作劇者們最終得以擺脫自身所處的邊緣性地位而回歸社會主流認知,以自身英雄壯舉而贏得世人的尊重及贊許。
二、郊狼與拯救者
郊狼卡約蒂作為北美印第安創世傳說中家喻戶曉的救世英雄為人所熟知。他們“參與創世,整頓秩序并創造了語言、文化、生活習俗等部落傳統,是人類偉大的造福者和救星”。在祖尼人的創世傳說中,世界形成之初受黑暗籠罩,卡約蒂為延續人類生存從卡奇納人手中盜取日月神盒,并受好奇心驅使半途打開盒蓋,日月升入空中就形成黑夜與白晝并隨之產生季節的輪回更迭。盡管卡約蒂盜取日月并非完全出于悲天憫人的濟世情懷,而是多了幾抹圓滑狡詐、缺乏自制的滑稽色彩,但正因其無意中的猛撞與貪心,族人獲得了永世的光明與生存的希望。此外,郊狼還展現出其普度眾生的創世情結。在克勞部族的創世傳說中在世間有一漫無目的的郊狼于漫無邊際的大水中四處游蕩,后終于遇到兩只野鴨,它將野鴨從水底銜出的泥團化為陸地而后又捏制出克勞人及動物,從此世界上便出現了人類、動物及其他生物。此類傳說與西方基督教中的上帝創世有著極高的相似性。
小說中的惡作劇們顯露出如造物者般以拯救蒼生為己任的濟世情懷。如圖恩·布朗就推崇以“社會針刺療法”拯救族人深受文化殖民侵蝕的精神困境,并指出“在社會針刺療法中,脫衣舞是最初的一擊”。在這種產生“帶有快感的恐慌”的民族習俗中,脫衣舞儀式帶給人的快感被壓制,這無疑證實了脫衣舞這一被排除于西方主流文明之外的異端民俗在被打上反文明、下流低賤的烙印后被殖民者生生從部族文化記憶中抹除的歷史現實。為表達對此類精神壓制的不滿及反抗,圖恩·布朗毅然在公眾面前跳起了脫衣舞,他的表演踐行了他作為惡作劇者引領族人獲得精神救贖的崇高使命。
除脫衣舞傳達出的惡作劇者對族人精神拯救的意圖外,口述傳統也彰顯了其作為救世者的強烈責任意識及歷史使命感。伊特諾·布朗在離開修道院后返回家族領地建造了柱屋來為受傷女性提供棲居場所,并在其旁設置了電話亭用于男性對其曾犯罪行的自我悔悟及陳述。多數講演者的演說都具有精神洗禮性作用,其中瑪麗·海爾在演講中深刻揭露出白人權威對其文化觀念的剝離及移置。她尖銳指出白人政權利用她的教師身份實現對印第安青少年的思想侵蝕,“我們佯裝是為了印第安孩童,其實不過是為了獲取白人解放者承諾我們的金錢及權勢,我們應該抨擊學校強加于我們的一切皆為孩子謀利的錯覺”。謝菲茨對此指出“維茲諾借惡作劇者,通過諷刺,模仿等手法批判殖民主義”,同時,艾倫·維利表示維茲諾無形中“以惡作劇者的銳氣與荒謬、不公正對抗”實現了對西方話語的批判。endprint
此外,惡作劇者還具有平復傷痛、治愈心靈的神奇力量。法德·瑪德便是此類惡作劇者的典型代表,他在擔任地平協會成員兼教會牧師雙重身份期間,經常為那些慕名而來的孤寂傷病患者治療,他教授患者以向恐慌洞中吶喊的方式有效消除內心煩悶情緒并排解心理壓力。而后法德·瑪德又展示出其作為惡作劇者所擁有的另一種神奇能力,“比起人類頭腦中的思想,法德更了解人思想深處暗藏的獸性因子”彰顯出其可將深藏于人思想深處的獸性因子釋放并治愈的力量。
三、兔哥與啟蒙者
兔哥是非裔美國民間傳說中眾所周知的惡作劇形象,與“意指的猴子”的文學功能相似,兔哥以其猛烈的唇槍舌劍作為解構西方殖民話語權威的尖銳武器。在文學認知中,“兔哥作為一種言語攻勢,促使奴隸群體對壓迫者強制施加于其上的將其視為基督教義下上帝造人產物的思想進行有力駁斥”。在奴隸運動廣泛興起后,兔哥更是作為身軀羸弱而心智敏銳的文化英雄通過自身建構的獨特象征性語言建構牢固的防御工事以抵制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
惡作劇者在促進人類思想覺醒及引導其抗擊文化殖民進程中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在面對族人被動無意識地接受殖民遺產而喪失文化根基的現狀時,惡作劇者以思想引導及精神啟蒙切實實現了對族人的救贖。特里普·布朗作為一位才思敏捷且極具洞察力的惡作劇者,成功解決了一起涉及貓頭鷹頭顱及巫術等神秘元素的電腦偷竊事件。受潘·安娜教授委托,她以私人調查員的身份查明包含貓頭鷹頭郵件的來歷及電腦偷竊事件的真相。最終通過仔細丈量辦公室到裝卸臺距離、研究地板刮痕、分析聲紋數據及車輛停滯報告等做法,特里普得出施弗曼自導自演此次死頭顱及電腦偷竊事件,從而嫁禍性別歧視者的真相。其對任何細枝末節處都力求追根溯源的謹慎態度生動刻畫出這一形象認真負責、細致沉著的性格特點,并成功在才知上超越了作為男性形象代表的潘·安娜,并解構了男性作為主流話語建構者的顯赫地位。
四、結語
維茲諾作為一位思想見地獨特的印第安裔作家在作品中打上了殖民記憶的深刻烙印,展現出了獨樹一幟的思想深度。他將“惡作劇者”這一凸顯其文學創造力的鮮明形象巧妙融于作品的建構中,使這一形象所具有的解放性、救贖性及啟蒙性使命完整表露于讀者面前,并使小說中“惡作劇者”的人物形象與神話傳統中“惡作劇者”的動物形象緊密相連,通過探尋兩者間相似的文化功能引導族人對西方殖民話語體系進行解構,使其重拾部族文化身份、扭轉文化邊緣化窘境,并切實建構起本族的發聲體系。
參考文獻:
[1]Cheyfitz,E. The Columbia Guide to American Indian Since 1945[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6.
[2]Earl,Jr. Riggins R.Dark Symbols,Obscure Signs:God,Self and Community in The Slave Mind[M].New York:Orbis Books,2002.
[3]Vizenor, Gerald, Robert. The Trickster of Liberty:Tribal Heirs to a Wild Baronage[M].New York: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