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
冬去春來,暖暖的陽光懶懶地灑在大地上。外婆家的后院孤寂了一個冬天,終于盼來了這生機勃勃的一天。仿佛是一夜之間,綠綠的草就鋪滿了整個后院,其中夾雜著星星點點的、白色的或者粉色的野花。和風吹來,綠浪起伏不平,花兒在綠浪上翩翩起舞,后院的一切仿佛都有了靈魂。但有一處依舊是光溜溜的——
后院矮墻的角落里有一個小池子,池里沒有一滴水,有的只是因缺水而翻起的一塊塊地皮,像冬天人們嘴唇上因干燥而即將脫落的唇皮,奇丑無比。池中有塊大石頭,靠在池壁上,時間為這塊石頭塑造了滄桑的外表:到處都是裂縫和坑洼。靠墻的一邊,一條光禿禿的灰溜溜的藤蔓正緊緊地纏繞在上面。藤蔓四處張著的須,像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的手,牢牢地抓住石塊,毫無美感可言。這真是一處毀我好心情的地方!這么貧瘠的地方,估計藤蔓的根早就死去了吧?下次將它拔掉好了。我一邊想著一邊轉身離開了。
過了幾天,當我拿著工具準備將藤蔓除去時,卻深深地被它震撼了。我站在石塊的前方,望著石塊頂部那一點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整個冬天的摧殘,加上惡劣的生長環境,它居然活了下來!我繞到石塊的背部,卻再一次被震驚:石塊背部原本干枯的須蔓中竟然有些小小的“綠毛球”星星般地躥了出來,給原來的枯槁平添了一份生機。
又過了幾天,“綠毛球”伸展開來,一片片的嫩葉將灰枯色的藤干全部覆蓋,石塊也全部被包住,滄桑的外表全部被充滿活力的綠替代,一陣春風吹過,嫩葉歡快地搖曳著……
藤蔓從容地面對惡劣環境,頑強地活了下來,迎來了它重生的一天。生活中的我為何不能學習藤蔓的精神呢?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從容不迫地應戰并戰勝它,春天總會到來的!
(浙江長興縣虹星橋中學初二·1班)
點評
作文開頭以后院的綠意盎然與藤蔓所處角落的貧瘠對比,又極寫藤蔓攀附的池壁的丑陋,反襯出突見藤蔓煥發生機時的震撼。小作者用了極多筆墨細致地描繪了藤蔓的“綠”,在精心狀摹后,自然生發出對藤蔓的贊美之情,繼而又聯想到自己的學習,表達出“在困難面前不低頭,頑強從容地迎接美好”的情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