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爽+孫鶴
【摘 要】塑造角色都是從認知自身、分析扮演的角色、體驗角色再到體現角色這一過程。而塑造出的角色是要經過舞臺重新檢測、考驗以及反饋給表演者的,這樣一個循環的過程才能最終達到角色的成功塑造,這其中,舞臺經驗對于角色最終塑造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是角色完善、適應觀眾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戲劇;舞臺創作;角色塑造
中圖分類號:J8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7-0042-01
一、角色塑造的方法
對于任何表演藝術來說,最終的目的是要塑造角色。對于舞臺藝術的戲劇來說,角色更是凌駕于其他劇作元素之上的。因此對于角色的塑造就更具難度,有著更高的要求。一直以來,角色創作有著很多的方法,演員遵循三位一體特性,利用自身作為創作素材,最終創作出角色這一作品,但在成功角色塑造上,應該堅持“個性化”原則和“游戲觀”的創作觀念。
(一)“個性化”覺醒。影視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角色需要由人扮演,演員塑造角色的第一步就是找到“個性化”的自我。無論是本色還是類型演員都是角色的創作者,演員“真我”應該處于主導的地位,因此演員“個性”的覺醒至關重要。
首先,“個性”的覺醒體現在演員創作過程本能的有效保持和有機準確的畸變本色。演員具有三位一體性質,在塑造角色中,我們時常提到的是角色的魅力,而忽略了演員自身所具有的魅力和個性。角色的成功塑造離不開演員本身,演員將自身作為創作材料,自身所具有的特質和創作能力,是創作角色的最根本保障。
其次,“個性”的覺醒是實現演員創作角色并體現角色的有效手段。演員在創作角色的同時,要高于角色并掌控角色,而個性化的覺醒使得演員對自我有更好的認知,自我的透徹解析,有助于演員在化身為角色的過程中,同時區分自我與角色,達到體現角色。
但是演員在塑造角色時始終不能完全的自我表現,演員總是創造眾多和自己形象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角色,從這點來看“真我”和“假我”始終存在著對立性。
(二)表演創作“游戲觀”的建立。在表演藝術領域,在心理角度上,游戲和表演有著很多共同之處。首先,游戲和表演都是自覺自愿的自欺與堅定的相信假定的,比如在游戲中經常會有環境的營造和身份的扮演等,這與戲劇表演是一樣的;其次,游戲與表演都是具有享受感并真實體驗的,游戲中的人都是享受游戲并得到徹底放松的,而在游戲感中的演員,也能夠陶醉在假定的角色中,表演也能得到精神上的滿足與愉悅。
二、舞臺經驗對角色塑造的影響
角色的塑造最終要呈現在觀眾面前,這是戲劇表演的最終目的,也是戲劇表演角色創作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戲劇表演最大的特點就是其舞臺呈現方式,引起呈現方式的不同,有了戲劇表演結構的不同,在戲劇舞臺上,需要將動作和聲音進行夸張和放大。由此可見,舞臺設計是影響著角色塑造的,演員就必須根據舞臺設計進行相應的創作,舞臺經驗對把握角色和創作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一)舞臺經驗指導演員創作角色。舞臺是演員呈現角色的最終場所,如何更好地在既定舞臺中呈現是每個演員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首先,舞臺的空間、形式、布景和道具、燈光和舞美等細節都是影響角色呈現的,因此舞臺經驗豐富的演員,往往在前期創作角色的過程中就已經將舞臺的細節都考慮進去,以為最終角色的呈現而服務。
其次,角色的呈現不只是演員一個人的創作,戲劇的呈現的主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關乎沖突、矛盾、人性的,因此,演員在創作角色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與對手進行互動,產生關系,發生沖突,體現主題,而呈現的場所就是舞臺。因此舞臺經驗豐富的演員,在自我創作角色的過程中,假想對手存在,設計行為和動作,會更有利于角色的塑造。
(二)舞臺幫助演員檢驗角色。演員在角色創作過程中,會在角色與演員自身之間存在身份認同問題,演員“變身”為角色的程度是很難拿捏的,同時還需要演員進行“個性化”的創作。舞臺是檢驗角色的最佳場所。首先,舞臺的呈現模式會給演員創作提供素材,舞臺設置、場景搭配會給演員表演提供依據,舞臺空間是檢測演員在人物塑造豐滿與否、性格表達恰當與否的最佳場所;其次,當演員創作的角色最終呈現給觀眾,得到的反饋是第一時間的,這對于演員創作角色,審視自己的創作,修改角色創作的細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角色的塑造是戲劇表演的最重要環節,戲劇的核心是演員,演員與角色是表演藝術的本質,處理好兩方面的關系是戲劇表演最根本的。塑造好的角色,我們可以通過表演觀念的建立以及演員自我創作方法的學習當中習得,但是最終都要經過舞臺重新檢測、考驗的,這是一個角色成功塑造的至關重要環節,舞臺經驗是演員進行角色完善、適應觀眾的重要手段,合理利用舞臺經驗,將舞臺經驗加入角色創作當中,會使得演員的創作更具有直觀性,更具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