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暉++王中華++謝華永
摘 要: 作者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實際走訪省內高職院校,結合學院實際情況,歸納出輔導員隊伍工作存在的問題,從管理隊伍的角度,以質量為手段介入,提出一些提高輔導員隊伍工作質量的方法。
關鍵詞: 輔導員隊伍 工作質量 提升方法
1.輔導員工作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1.1國內研究現狀
百度百科定義,輔導員是指從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日常管理、就業指導、心理健康及學生黨團建設等方面工作的教師。輔導員作為中國高校教師序列中存在的一員,已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幾乎伴隨著新中國成立后的高等教育發展史,一直以來學術界對此都有大量研究。進入21世紀后,隨著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大學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輔導員的工作也面臨新挑戰,增加了很多新內容。從中國知網檢索可得,近5年關于輔導員研究的文獻資料就有近3萬篇,近10年關于輔導員研究的文獻資料達到近5萬篇,這些數據說明輔導員研究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研究大多數圍繞著工作內容、工作責任、崗位設置、能力評估、職業規范等方面而進行。結合質量管理和輔導員隊伍建設方面,只有寥寥數篇文獻。這是一個幾乎全新的領域,全面質量管理是指以產品質量為核心,建立起一套科學嚴密高效的質量體系,以提供滿足用戶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的全部活動。它有全面性、全員性、預防性、服務性、科學性的特點,可以極大地幫助我們提高工作效率,優化隊伍。利用全面質量管理理論[1],進行輔導員隊伍優化研究大有可為。
1.2國外研究現狀
以美國為例,俗稱學生事務管理工作者,產生于19世紀大學,經歷了學生人事、學生服務、學生發展和學生學習等階段,從最初的對學生管教,逐漸發展為“學生為本”的服務提供者。以美國為首的高等教育發達國家,在現今輔導員研究領域,主要從事三方面研究:
第一方面:管理制度的研究,國外的學生事務管理隊伍明顯突出了規范性,比如美國有《美國高等學校學生事務管理人員行為規范》、《美國高等學校學生事務管理人員倫理標準》及《學生事務應用手冊》等。
第二方面:服務理念下內容的研究,國外一般都是堅持“學生為本”的理念,在此理念下,不斷擴展服務的內容,擺脫純粹的管束,提供多種多樣、專業性的指導和服務。
第三方面:隊伍的專業化研究,國外高校學生事務管理隊伍一般具備高度專業特征:專業的學科支撐、專業的崗位設置、專業化的人員構成[2]。
2.輔導員隊伍工作當前存在的質量問題
2.1由于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挑戰
現今世界科技、文化、經濟、政治蓬勃多元化發展,呈現出與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一樣的顯著特點。科技日新月異,知識經濟網絡全球化,信息技術應用廣泛;國際政治、經濟、文化多元化、多極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世界迎來了一個相對和平的發展時期。自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總量不斷增加,發展速度始終保持在高速水平,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和秩序逐步完善,為了適用國際大環境、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國內高等教育經歷了幾次大的轉變。不管是高校還是輔導員個人,在學生管理層面往往遵循的原則是“不出事”,我們有若干的行為準則需要學生遵守,一切以制度為中心,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手冊、安全守則、宿舍管理條例、學生外出實習條例、走讀生管理條例等數不勝數,而以泰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這些條例不低于15種。在這些條例的管理下,學生做到規規矩矩做人,學院辦學秩序比較穩定,社會影響相對平和,但是在當前國家經濟轉型,需要高等教育培養出更多創新型人才的時候,這對輔導員工作的質量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學生管理工作必須緊緊跟上國家經濟的發展步伐,緊緊跟上社會變革的內在要求,否則教育理念將與社會脫節,培養的人才也會在社會無用武之地。
2.2由于高等教育大眾化帶來的挑戰
隨著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走向如今的大眾化教育,高等教育持續擴招,高等教育的環境發生了大變化。以泰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實際情況為例,學院和學生正從封閉走向開放,從理想主義走向實際生活,就如同現代大學沒有標準的圍墻一樣,與社會接軌,融入社會。同時由于學院的二級管理[3],大學生教育主要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為主,過去的聽從口令服從指揮的學生逐漸消失了,他們有理想、有思想,使得傳統的輔導員管理方式不再適用,所以規模的擴大帶來了教育質量的挑戰。
2.3由于大學生自身特性帶來的挑戰
以高職院校為例,培養定位是培養具備一定專業技能的高素質綜合人才,這就要求學生在校期間,文化知識、專業技能、心理素質、道德水平都要得到全方位的發展。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確實需要這樣的人才,這使得主要從課堂上獲取知識的大學生活必須改變,社會實踐、課外活動、校外兼職逐漸成了大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輔導員的管理工作從過去的后臺走向了前臺。如果我們還是停留在過去的所謂管理層面,而沒有針對學生的變化、需求,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品質,就必然會影響學生的成人成才,影響教育培養質量。因此,新時期的學生特性對輔導員工作的培養質量提出了新的難題與挑戰。
2.4由于輔導員自身特性帶來的挑戰
每個輔導員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面對日益復雜的學生管理形勢,輔導員需要成為具備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與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我們要融入學生團體、傾聽學生心聲、參與學生活動。據調查得知,大多數輔導員平均年齡偏小,這時正處于人生的重要時期,戀愛、結婚、生字、學習、升職稱等,如何協調、如何權衡、如何把握成了難題,這也是由于每個輔導員自身特性所帶來的挑戰[4]。
3.提升輔導員工作質量的方法
3.1以學生為主要服務對象
要求全體輔導員樹立以學生為主要服務對象的概念,所有人力、財力分配都必須根據特定的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學生是輔導員工作最重要的服務對象,沒有學生的學校就不可能存在輔導員這一群體,我們是依賴學生而生,依賴學生而發展的。學生的需求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能否提供服務讓學生在各方面均衡發展,同時兼顧特長,這是衡量工作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endprint
3.2強調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
以人為主是近年來提得比較多的理念,強調的是在充分尊重人的價值前提下,全員參與、協調發展、共同進步。全體輔導員要提高自我工作質量,首先應該充分理解學院的總體目標、辦學宗旨、辦學理念、辦學環境、辦學條件、辦學困境等,并通過學習輔導員崗位的崗位職責、規章制度,與學院協調發展,在這種制度、意識的引領和滲透之下,才能促進輔導員自覺約束自己、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科研水平、提高學生管理質量。
3.3保持不斷改進的工作作風
在工作上踏踏實實,教書育人孜孜不倦,保持不斷改進的工作作風,絕不滿足現狀,以自身不斷改進的工作作風追求工作的完美,做好學生的榜樣。不斷改進應成為每個輔導員的工作質量追求,也許我們做不到工作“0缺陷”,但是可以不斷追求、不斷改進、不斷接近完美。只有工作質量不斷得到提升,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才能更好地為學生、事業服務[5]。
3.4突出市場評價的考核機制
高職教育與當地經濟發展關系緊密,作為本土的第一座高職院校,泰州職業技術學院一直以培養適用于地方經濟發展的高技能人才為己任,大量畢業生在本地工作,服務于社會,學院與泰州當地企業形成了很好的供需關系。學院每年分幾個批次做好招生宣傳工作,花大量精力組織畢業生做好畢業生推薦就業工作,在此過程中,需要輔導員付出大量精力與心血,努力參與,以招生情況、就業情況為考核參數,檢查日常的教育管理質量。同時,我們還要經常調查研究,關心社會熱點問題,努力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3.5做好全程的信息統計工作
做好工作的日常記錄,做好工作的日常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輔導員工作的全程內容,讓質量意識貫穿整個工作流程。經常回頭看問題,經常總結過去,才能讓工作持續改進,質量不斷提升。
輔導員隊伍作為學院教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織部分,其運行質量與狀態直接決定著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在不斷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的今天,在國家提出“大國工匠”的口號之下,我們必須重視隊伍建設,通過引入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科學優化輔導員隊伍,努力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在實際應用價值中,以學院作為研究范圍,以理論研究作為出發點,通過個別分院的試驗,不斷摸索、不斷修正,努力找到最優點,提升學院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競爭力,將“服務好師生”落到實處,改進輔導員工作流程、優化工作內容、提高工作效率、消除職業倦怠,為學生提供優質服務,為學院增加美譽度,使得學生、輔導員、學院三者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毛宇鋒.現代管理模式下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0(8):46-47.
[2]王德華,呂俊峰.高職院校教學全面質量管理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0(11):64-67.
[3]王劍敏.高校應積極引入“全面質量管理”模式[J].江蘇高教,2004(4):26-27.
[4]周茂東.對高職院校引入全面質量管理的探析[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5-7.
[5]楊西玲.高等院校推行全面質量管理之淺見[J].高等建筑教育,2001(3):61-63.
課題項目:本文系泰州職業技術學院2017年度院級科研項目“引入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優化輔導員隊伍建設——以泰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TZYKY-17-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