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蜜
摘 要: 幼兒園新教師初入幼兒園,面臨教學、家園合作、同事相處等方面的困惑,特別是在家園合作中祖輩家長的工作存在比較明顯的矛盾,這些困惑與矛盾影響了幼兒園新教師們盡快融入工作環境適應新身份的進程。馬克思哲學思想中的矛盾分析法明確指出了矛盾的分析方式,如:矛盾的統一性和對立性、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矛盾是發展變化的。這些矛盾分析方式讓我們理清幼兒園新教師與祖輩家長之間的矛盾,從而為新教師的祖輩家長工作出謀劃策。
關鍵詞: 幼兒園新教師 祖輩家長 矛盾分析法
幼兒園新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和整個班級的管理經驗,同時缺少同事之間的交往能力。因此,新教師剛工作,難免會產生一系列困惑和矛盾。并且如今很多幼兒平時上幼兒園都是由祖輩家長接送,因此教師與祖輩家長的溝通交流機會更多,而在祖輩家長工作中,新教師常常會碰壁,造成雙方不必要的誤會,從而導致家園合作不順利,進而影響教師后期的工作。矛盾分析法是馬克思思想中寶貴的方法論,對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此試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幼兒園新教師和祖輩家長之間的矛盾,為幼兒園新教師的祖輩家長工作提供對策參考。
一、幼兒園新教師與祖輩家長之間的矛盾
(一)幼兒園新教師自身存在的矛盾。
任何一個新興事物的出現,總伴隨一系列初期不適應。新事物與舊事物之間有一個相互適應融合的過程。幼兒園新教師初入職場,成為幼兒園這個環境的新人,難免會有許多的矛盾,這些矛盾困擾著大多數幼兒園新教師,成為他們在快速成長路上的攔路虎。
1.教學中的矛盾。
幼兒園教師在剛工作的前幾年,由于教學經驗不足,缺乏實踐教學經歷,容易陷入誤區且抓不住重點。急于求成,想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很容易將教學工作重點放在班級常規管理上,想讓班級看起來更加有紀律,從表面上看幼兒更“乖”,更“聽話”。殊不知,這樣不僅會阻礙新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還會阻礙班級幼兒的全面發展[1],這并不是一種適合幼兒教師長期發展的教學方式。這樣的矛盾之處還表現在很多方面,如新教師的自我認知偏高和實際教學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新教師教學與班級管理之間的矛盾、教學經驗不足和全權負責班級教學之間的矛盾等。因此,幼兒園新教師面臨教學方面的某些矛盾,這些矛盾大多又是必然存在的,所以新教師在矛盾之中的選擇決定了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
2.家園合作中的矛盾。
在家園合作中,新教師往往表現一種退縮、不自信的姿態。當我們深入探究會發現,這其中包含兩個矛盾:一是新教師本身單薄的教學經驗、教學能力與家長們對新教師的較高期望之間的矛盾;二是新教師社會經驗、與家長交流能力的不足和家園合作需求之間的矛盾。這兩大矛盾造成了幼兒園新教師在進行家園合作工作時,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畏難情緒和不自信。致使新教師錯過了許多良好的與家長交流溝通的機會,減少了了解幼兒的機會,從而很多新教師不能更快地管理好班級并促使幼兒更好地發展,最終導致新教師的職業發展進程緩慢。
3.同事相處中的矛盾。
新教師作為幼兒園的新成員,要快速融入幼兒園這個新環境,不僅要盡快與幼兒、家長熟悉,還要努力與同事(特別是同班同事)熟悉并融洽相處。然而,在與同事相處的過程中也存在矛盾。如:新教師新穎的教學理念與老教師傳統教學理念之間的矛盾;新教師教學經驗的不足與老教師豐富的教學經驗之間的矛盾等。這些矛盾雖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新教師的成長,但在某些時候會成為新教師快速成長的阻礙。
(二)新教師與祖輩家長之間的矛盾。
某些幼兒的父母忙于工作,這些幼兒上幼兒園都由祖輩家長接送,所以新教師與祖輩家長之間的交流顯得越來越重要,但新教師與祖輩家長之間的矛盾卻不容小覷。首先,新教師與祖輩家長之間年齡的差距矛盾,導致兩者之間交流出現鴻溝。同時祖輩家長存在不同程度的對新教師教學能力的懷疑,相比較而言,祖輩家長更傾向于信任老教師[2]。這直接導致新教師與祖輩家長的交流機會更少。其次,新教師與祖輩家長之間教養觀念的矛盾。某些教師認為祖輩家長對幼兒成長的關注面較窄。當教師與祖輩家長交流幼兒學習或者人際交往等方面的情況時,祖輩家長往往不甚關心或因無法理解而不予回應。祖輩家長傳統的育兒經驗和做法和新教師們的新觀念發生了沖突,導致溝通困難,然后是新教師與祖輩家長對幼兒的關注度不對等的矛盾。在日常工作中,新教師需要面對全班所有幼兒,雖然大多教師都表示會盡量關注每一位幼兒,但從客觀來說,新教師分配到每一位幼兒身上的精力確實有限。而很多祖輩家長不能很快適應這一轉變過程。最后是新教師有限的教學能力、教學經驗與祖輩家長對新教師的期望之間的矛盾。新教師面對接踵而來的各種矛盾,已經應接不暇,所以面對祖輩家長的期望或懷疑,常常會生硬地與祖輩家長溝通交流,有時甚至會表現出不耐煩、強硬的態度,這樣就使得新教師與祖輩家長的矛盾激化,極大地影響新教師快速適應職業和環境。
二、新教師與祖輩家長之間矛盾的分析
新教師與祖輩家長存在如此多的矛盾,新教師自身也面臨其他矛盾,這些矛盾有什么關系,矛盾之間該如何協調呢?讓我們試著用馬克思的矛盾分析法分析這些矛盾,明晰矛盾之間的關系,從而找出正確的對策解決問題。
(一)矛盾的對立與統一。
幼兒園新教師與祖輩家長之間存在的矛盾看似對立不可調和,但按照矛盾的對立與統一的性質分析,我們會發現其中存在統一的方面。比如,幼兒園新教師年輕,教學經驗有限,能力還不足,同時祖輩家長對其抱有期望和懷疑的態度。這個是矛盾的對立面,而當我們更深層次地探析,則會發現其中包含著統一性。如,新教師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符合祖輩家長對其的期待,是一個不斷減少祖輩家長懷疑的過程;新教師對幼兒的關愛和照顧及努力促使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是與祖輩家長的愿望相一致的。可見新教師與祖輩家長之間的矛盾也有統一的方面,新教師應善于利用矛盾的統一性獲得祖輩家長的信任。endprint
(二)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
人們在分析問題時要注意分清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毛澤東曾說過,事物的主要性質是由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構成的[3]。這說明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找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將其解決后,再解決必要的矛盾。對于幼兒園新教師來說面臨一系列矛盾時,應該分清楚自己面臨的矛盾中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必要的,然后探索自己該走的路線。新教師面臨的所有矛盾歸根結底是教學經驗、社會經驗的不足和家長、幼兒、同事、自身的期望之間的矛盾。次要矛盾則是由這一主要矛盾引發的。如新教師與祖輩家長之間的年齡差距的矛盾其內涵也是社會經驗差距的矛盾;新教師與祖輩家長之間的教學理念的矛盾歸根結底是新教師與祖輩家長之間教學水平、年齡的差距。因此,可以發現幼兒園新教師與祖輩家長之間的主要矛盾實際上是新教師自身教學能力不足與祖輩家長對新教師的較高期望之間的矛盾。
(三)矛盾是不斷發展變化的。
任何矛盾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具有特殊階段的特殊性[4]。幼兒園新教師之所以會與祖輩家長產生一系列矛盾,是因為其“新”教師的特殊身份,當其經過幾年成長,變成了“老”教師時,他與祖輩家長之間的矛盾將會慢慢減少。所以,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現存幼兒園新教師與祖輩家長之間的矛盾必然會隨著時間的推進而逐漸減少,而這需要新教師不斷努力和進步,贏得祖輩家長的信任。
三、幼兒園新教師在祖輩家長工作中的對策
(一)轉換對立矛盾,強調矛盾的同一性。
幼兒園新教師在祖輩家長工作中應盡量回避對立沖突矛盾,將重點轉向雙方具有統一性的矛盾中,使雙方成為合作“伙伴”關系而非矛盾“對立”關系。讓祖輩家長放心是首要原則,因為在大多數教師們看來,與祖輩家長溝通之初要首先爭取到他們對自己的信任。信任是影響溝通的一個重要因素,它的存在能使溝通雙方將彼此視為“自己人”,讓雙方更容易接近。因此,教師可以把精心照顧好幼兒的生活起居作為獲取祖輩家長信任的突破口,在取得祖輩家長的信任之后,教師可以在與他們交流保育經驗的基礎上視祖輩家長的文化水平及接受程度等適當拓展溝通話題,讓祖輩家長的關注點逐步轉移到幼兒發展的其他方面。其次,對祖輩家長進行賞識教育是加強雙方矛盾同一性的有效方式。在研究者看來,教師適當的夸獎和表揚,不僅能讓祖輩家長心情愉悅、拉近與教師的溝通距離,同時注意在平時交流中不要過多地向祖輩家長反映幼兒的不足。
(二)立足主要矛盾,同時重視次要矛盾。
幼兒園新教師在面對與祖輩家長之間的矛盾時,要著重解決主要矛盾,同時不能忽視次要矛盾。新教師面對的主要矛盾是自身教學經驗不足,因此,新教師可以向祖輩家長學習人生經驗,因為祖輩家長中不乏高知識者,有著多年人生經驗和智慧,他們往往對自己的見解較為自信,比較喜歡給教師的工作提建議。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積極給予反饋,對建議中比較中肯的部分及時采納。我們提倡教師要尊重家長,在研究者看來,尊重的最高境界應該是雙方在平等地位上的相互扶持和相互幫助。在與祖輩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對他們進行指導,同樣的,他們也可以對教師進行指導。對于祖輩家長的教育智慧,教師應該汲取過來積極加以利用。由于祖輩家長受文化水平不高、對幼兒園不了解及對信息的接受及理解能力減慢,教師如果用諸如開家長會這樣的方式和祖輩家長溝通是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的。教師可以更多地采取舉行活動的方式與祖輩家長溝通。
(三)積極利用主觀能動性,減少矛盾。
由于矛盾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因此幼兒園新教師要堅信只要自己付出了努力,不斷積極主動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社會能力,全心為幼兒的發展著想,與祖輩家長之間的矛盾總會隨著自己逐漸出色的工作能力而獲得祖輩家長們的信任,從而減少兩者之間的矛盾。需要幼兒園新教師積極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縮短矛盾減少過程需要的時間。因此,幼兒園新教師應積極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教學方式、班級管理及與家長交流溝通的方式,同時多實踐多嘗試,建立自信和不怕困難的積極心態,這樣才能加快減少新教師與祖輩家長之間的矛盾。
參考文獻:
[1]路晨.幼兒園初任教師專業成長的困境與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3(1):54-59.
[2]袁飛飛.幼兒教師與祖輩家長溝通難現象探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3):252-253.
[3]李廣智.正確認識矛盾分析法[J].山東大學學報,1990(1):95-97.
[4]姜井水.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通用的方法論馬克思的矛盾分析法[J].貴州社會科學,1986(8):43-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