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波+李赫
【摘 要】電視作為一種在當代傳媒和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產物,其內容和呈現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為了盡可能地滿足人們對電視娛樂的要求,很多導演就開始從審美方面著手。但是導演和觀眾的審美標準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同時,這兩者之間也會產生較強的共鳴。本文主要就電視導演與觀眾的審美標準進行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電視導演;觀眾;審美標準
中圖分類號:G2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7-0109-01
就電視這種現代傳媒市場的產物來說,導演在電視節目和電視劇的制作中,具有關鍵性作用。為了保證電視節目能夠符合眾多受眾的“胃口”,電視導演就需要從不同的審美角度觀察,讓電視節目能夠被大多數觀眾接受。審美其實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每個人都會有自身獨特的審美,這是個人的審美標準,對于電視來說就是觀眾的審美標準。因此,為了保證電視傳媒能夠具有較好的發展,電視導演就需要以吸引觀眾的視覺點出發,達到觀眾的審美要求。
一、電視導演在審美方面的設計
(一)背景審美。背景審美在電視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電視劇和動畫在制作過程中都需要對背景進行美化,因為觀眾在觀看節目和劇情的過程中首先看到的就是電視背景。電視導演在制作過程中會特別注意背景與情節的融合,特別是動畫和古裝電視劇。在動畫作品中,大家熟知的就有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以及新海誠的《你的名字》等,古裝電視劇中《花千骨》、《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等都對背景有很高的要求。電視導演在制作節目和電視劇的過程中就會站在受眾的角度,對背景進行嚴格的設計、雕琢,從而使得作品能夠呈現出唯美并且貼近故事情節的效果。
(二)人物審美。人物是電視節目的核心,電視節目一旦沒有較好的人物塑造就會使其喪失整體效果。很多電視導演在制作電視節目之前都會先根據故事和人物性格、外形等要求進行人物的甄選,只有選好人物才能開始電視節目的制作,這也是觀眾對電視節目的基礎審美。在人物審美上,有明顯體現的就是古裝電視劇,不同的朝代需要有不同的人物服飾、妝容等,這就需要電視導演對人物進行深刻研究,然后將具體的審美標準呈現出來。
(三)情節審美。情節發展是電視節目發展的關鍵,每個電視節目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是需要圍繞故事情節的,這樣才能吸引受眾,拓寬市場。電視導演需要有較好的情節審美,使得電視節目能夠吸引觀眾,甚至將觀眾帶入其中,保證節目的收視與反響。
二、電視導演與觀眾的審美因素
(一)娛樂因素。娛樂是當前電視傳媒需要具備的主要審美因素,越來越多的娛樂節目在多媒體發展的過程中衍生出來,要滿足觀眾對電視節目的要求,電視導演就需要在其中加入娛樂因素。很多觀眾會想將自己代入到電視節目中,因此,電視導演就需要通過娛樂吸引觀眾,從而達到觀眾對電視節目審美的標準。
(二)情感因素。情感對于電視節目來說,是需要根據電視節目的不同而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的。近年來,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電視節目呈現在觀眾眼前,在眼花繚亂的市場中,就會有部分觀眾比較注重電視節目的情感表達。電視導演需要根據節目的主要基調進行情感的調整,因為情感元素的加入能夠使得觀眾在一定程度上被打動,從而引起共鳴。對于電視劇的制作來說,情感因素是貫穿整體劇情的線索,很多觀眾觀看電視劇都是在情感調動的基礎上,產生了與電視劇情相似的感覺,從而對電視劇產生了一定的共鳴,甚至有部分觀眾會自主猜測后面的劇情,這也是建立在情感因素上的。在現代社會中,不同背景、不同立場的人會有不同的情感,但是情感往往是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的關鍵,電視導演要制作好的電視節目就需要通過情感的體現拉近其與觀眾的距離,具備多樣性又能夠互相融合的審美標準。
(三)人文因素。電視節目呈現出來的美大多是具體的,筆者在前文提到的娛樂、情感等因素都能夠使得觀眾有清晰的感受,但是在競爭激烈的電視節目市場中,具備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人文因素就是使得電視節目傳達出獨特意義的一種審美標準。部分電視導演在制作電視節目的過程中會忽視人文傳達,導致電視節目缺乏內涵,這種空有其表的電視節目在當代是面臨淘汰危險的,電視導演需要將人文材料進行拼接,并且在節目中表達出來,才能讓觀眾感受到電視節目的人文情感。《動物世界》就是一檔具備人文因素審美的電視節目,電視導演會在節目中加入擬人化的旁白,將動物的描述與人文情感進行銜接,與觀眾的審美保持一致,從而達到吸引受眾的目的。
三、結語
不同的觀眾具備不同的審美標準,要讓電視節目能夠呈現出符合觀眾審美的效果,電視導演就需要遵循電視節目制作的審美要求,加強情感、娛樂、背景、人物等方面的審美,推動電視節目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夏暉.電視導演與觀眾的審美分析[J].藝術科技,2014(01):92.
[2]張艷春.電視導演與觀眾的審美研究[J].當代電視,2015(06):73-74.
[3]高萍.電視導演與觀眾的審美標準[J].新媒體研究,2016(1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