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 王冰 孫艷杰 (遼寧省沈陽市于洪區國奧小學,110034)
讓“奧”童在歌聲與歡笑中收獲健康和快樂
楊宇 王冰 孫艷杰 (遼寧省沈陽市于洪區國奧小學,110034)

筆者學校以“全員運動會”為載體進行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和創新,通過課堂教學改革以及“全員運動會”的開展,從體育教學理念轉變到課程設置改革,從學習最新活動項目到全員參與的集體項目,豐富了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使每名學生在收獲快樂和健康的同時,綜合素質得到培養和提升。
“全員運動會”召開前,通過廣播講解運動會的由來、奧運人物及運動會團隊精神等內容。各班級通過收集和布展歷屆奧運風云人物形成班級文化走廊,全體學生向奧運人物學習,樹立頑強拼搏精神。
運動會前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和興趣。
學校在積極開展“全員運動會”時,不斷總結和創新,精心設計比賽項目,均以全員參與、全員鍛煉為目的,以趣味性強、參與人數多、因生制宜為基礎。通過合理安排比賽項目,適時結合比賽項目特點和學生的心理,將趣味性和觀賞性強的項目進行合理分布,避免比賽現場出現“冷熱不均”的現象。筆者學校將一年級和二年級全員參與的“投球入筐”比賽項目作為第1個比賽項目,既有趣味性又有觀賞性;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全員“袋鼠跳接力”、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全員“旋風跑”項目從比賽規則到方法都具有操作性強和觀賞性強的特點,深受學生喜愛。以全員“投球入筐”和全員“袋鼠跳接力”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項目名稱1:全員“投球入筐”。
所需器材:4個高2.6m、頂端有一定空隙的竹筐或下面無開口的網兜,600個類似沙包大小的小球。
比賽方法:每班學生圍成1個圓圈,準備150個球,每名學生持2個球,其他的球散落在比賽區域內,裁判發出“開始”口令后,所有學生可同時向空中的籃筐投球,可撿地上未投中的球繼續投擲,直到裁判宣布比賽結束。比賽時間為1min。
人員配備:項目負責人1名,發令計時員1名,裁判員每組1名,志愿者8名。
評分標準:由于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共6個班,因此統計成績時,投中次數最多的班級記6分,以此類推,最后一名記1分。
項目名稱2:全員“袋鼠跳接力”。
所需器材:大沙包4個,標志物4個。
比賽方法:各班級由10名男生、10名女生進行比賽。三年級和四年級共6個班,每2個班為1組進行比賽。在比賽過程中,學生分別站在比賽場地的兩側,裁判發令后參賽班級同時開始,學生將大沙包夾在兩膝之間,在保證沙包不掉的情況下,雙腳跳至投擲沙包區域后將沙包后拋或前拋給隊友,隊友依次進行“夾包”“投包”接力賽,最先完成的班級為勝。比賽距離為10m。
人員配備:項目負責人1名,發令計時員1名,裁判員1名,比賽監督志愿者6名。
評分標準:比賽發令開始計時,完成比賽用時最短的隊伍計6分,用時最長的隊伍計1分。
運動會的閉幕不代表全員參與體育活動的結束。筆者學校通常以班會形式對班級在“全員運動會”中的表現進行總結,以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為主題對學生進行再教育,讓學生分享運動會后的收獲。通過學生說感受、寫感受等,讓“全員運動會”優良的體育精神和優良作風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