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婉琪
摘要:福建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始于宋代,興盛于明清,歷史十分悠久,是我國眾多傳統(tǒng)年畫品種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被列入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與其他年畫不盡相同,它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特色與美學價值,本文旨在對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的歷史底蘊之美、藝術特色之美、文化內涵之美進行深入探究,并希冀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對這一中國民間美術瑰寶進行更好的保護、傳承與發(fā)展。
關鍵詞:漳州;木版年畫;藝術;美學;文化
傳統(tǒng)木版年畫在中國已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在歷史文化、地域文化及習俗文化的共同洗禮下,它兼具了北方年畫的雄渾質樸與南方年畫的清新秀麗之風格特色,在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的傳承與創(chuàng)作之中,凝結了傳統(tǒng)手工藝人精湛的制作工藝與民眾的審美觀念,體現了漳州木版年畫的獨特藝術特色之美、淳厚的閩南地域文化之美。
一、 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概述
(一) 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的歷史起源發(fā)展
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始于宋朝末期,年畫一直以來被看作“年文化”的代表,南宋淳熙年間成書的《三山志》記載了“元日、立春、上元、寒食、上巳、三月廿八、四月八、端午、七夕、中元、重陽、冬至、歲除”這個主要的民俗節(jié)日;同時書中還寫道:“書桃符置戶間,掛鐘馗門上,禳厭邪魅。今州人,歲暮,畫工市之。”據相關文獻的記載可以了解到宋代時期,中原文化中的主要歲時年節(jié)習俗已經傳入了福建地區(qū),這也為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的發(fā)展奠定了穩(wěn)固的基石。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在明清及民國前期發(fā)展至鼎盛佳期,然而現代印刷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與新時代下生活方式的改變對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的發(fā)展進程給予了不小的沖擊,使之發(fā)展速度日漸滯后,時至如今已有不少學者開始逐漸恢復對此的關注并進行深入研究與保護傳承。
(二) 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的品種內容
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題材繁多,種類各異,基于年畫品種的不同,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有包括傳統(tǒng)吉祥年畫、風俗年畫、燈畫、紙扎畫、還有民間宗教祭祀活動中常有的紙馬畫與各類神像畫等等。基于內容與題材的區(qū)分,可將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分為五大類:吉祥圖案類、神話傳說類、祈福辟邪類、民俗生活類、休閑娛樂類。再者由于體裁與功用的不同,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亦可分為門神畫、門畫、宗教用年畫、戲曲故事畫、風俗畫、燈畫紙扎畫、雜項七大類。這些傳統(tǒng)木版年畫所刻畫表現了傳統(tǒng)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當然其中也有不少藝術作品呈現了獨具閩南地域性文化特色的風土人情。
二、 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藝術特色之美
(一)造型整體美
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造型整體感較強,兼具了北方年畫的雄渾質樸與南方年畫的纖巧秀麗,富有古樸簡潔、清新細膩之美,流露著濃郁淳厚的地方特色。在造型上注重整體與外輪廓線的描繪,遵循去繁求簡的藝術造型原則。在造型的塑造上吸取了眾多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長處及中國文人畫作創(chuàng)作中的精華,采用民間傳統(tǒng)的意象造型手法,并多使用夸張、變形、抽象等藝術手法去塑造形象。
(二) 構圖形式美
1.完整式構圖
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構圖形式豐富多樣化,比如較為熟知的作品《老鼠娶親》其構圖形式上追求一種完整性,此類構圖形式大多數裝飾效果極佳,并呈現出富麗、鮮明、飽滿的藝術特色之美。類似此類構圖形式的藝術作品還有《齊天大圣》、《天仙送子圖》、《魁星圖》等。但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在構圖形式上除了完整性、對稱統(tǒng)一性等基礎性構圖形式外,還有眾多獨具特色的藝術構圖形式。
2.散點式構圖
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比較特殊的構圖方式之一就是“散點透視”式構圖,并且對此構圖方法進行了獨特性的使用,并把藝術效果表現的淋漓盡致。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采用漫視與多維度視域相結合的方法,將實物有機和諧的安排在一個畫面當中,并且最大維度的給觀賞者足夠的觀賞自由感,進而達到廣視博取、飽滿律動、虛實相生、縱橫經營的裝飾藝術效果,隸屬此類構圖形式的作品如《廟會圖》。
3.旋轉式構圖
旋轉式構圖形式也是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形式感最為強烈的其中一種,它獨具藝術性與裝飾性,與其他地區(qū)傳統(tǒng)木版年畫構圖形式大為不同,有著鮮明的地域性特色與藝術風格。比如最具表現性與裝飾性的《葫蘆笨》,用纖細的線條作為分割構圖線,并將線條螺旋式安排,整幅作品給觀賞者一種律動感與節(jié)奏感。將龍、虎、鹿、馬、驢、魚、玉兔、八仙、八寶、古錢、金雞、花雀等四十七個裝飾圖象繞線而排,產生一種強烈的旋轉動感,極具藝術裝飾性。
4.連環(huán)式構圖
中國傳統(tǒng)木版年畫中也會常看到連環(huán)式構圖的藝術作品,大多數以單個方格或多個方格畫面進行作品的連環(huán)式構圖,更好的表現作品的完整性。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中常用此類構圖形式表現神話故事傳說、歷史故事、民俗日常生活,在構圖排版上突出中心形象、主次分明、圖文并茂,使故事內容清晰明了,生動深刻。隸屬此類的藝術作品有《荔枝記》、《孟姜女》等等。
(三) 設色工藝美
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的用色兼具了艷麗深沉與清新雅致的兩種傳統(tǒng)年畫設色風格,并在配色程序、工藝技法、材料使用、印制方法上獨具地域性藝術特色。其一,漳州木版年畫在色紙上套印各種粉色,大量的使用有色底紙,并加以其他顏色進行套色,產生虛實相生、厚薄相處、變化多端、色調豐富的裝飾藝術效果。其二,色彩顏料的選用和調色十分考究,顏料大多數采用礦物質,并且藝人通常根據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技巧親自參與顏料的研制與色彩的調配。在調色時常常添加一些白土粉來降低純度,調制出更多藝人需要的顏色,有時候也會加入冰糖、米漿、海花料等使之產生閃光且立體性更強的藝術效果。最后,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采用多版套色印刷方式,并將水印和粉印兩種方法加以有機結合,層層套印,色彩飽滿豐富,裝飾效果極佳。
三、 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的文化內涵之美
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是中國民間美術的燦爛瑰寶,它的美學價值不僅僅體現在藝術特色上,并且體現在它悠久的歷史底蘊、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積淀,豐富的民俗內涵、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作為閩南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具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與地域性研究價值,亦是我國不可或缺的文化體系組成部分,也是萬分珍貴的藝術、歷史、文化遺產。
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的文化觀念精髓所在于反映了民眾的精神寄托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把“真、善、美”等倫理意識借以物化的形象,以傳統(tǒng)木版年畫作為其載體,將地域性文化如宗教信仰、民俗民風、祖先崇拜、生活習俗以及民眾審美觀、價值觀、道德觀等等通通表現的淋漓盡致。并且大量作品不論從題材內容還是美學價值上都充分的展現了民眾的審美觀、藝術觀與思想觀念,藝術作品中有表現對幸福安康生活的追求;有表現忠君愛國,對勇敢正義事物的歌頌與贊揚;亦有表現對祖先神靈的崇拜與敬畏之情;也有表現祈福辟邪、祈財致富、祈子添丁的幸福憧憬等。
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受到了多種藝術文化的洗禮,承載著眾多文化并向世人展現著它們獨特的美學價值。
四、結語
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以獨特的內容形式反映著歷史、地域性文化、民俗民風以及民眾審美思想觀念等,將藝術至善至美的本質表現的淋漓盡致。它兼具北方年畫的粗獷與南方年畫的秀美堪稱藝術寶庫中的璀璨之星,它的存在不僅僅豐富了我國傳統(tǒng)民間藝術寶庫而且對現代藝術也有著重要的啟迪作用,進而對它的保護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已成為當今的時代之需,對此的研究還需更加深化,進而推進漳州傳統(tǒng)木版年畫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真正的藝術文化品牌。
[參考文獻]
[1]王樹村.中國民間美術史[M].廣州: 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4.
[2]郭新生.中國木版年畫的意、形、色[J].藝術與文化,2005,(6): 8- 11.
[3]李雷.談民間美術造型特征與現代構成的結合[J].美術,1998,(3):68.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