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悅??
摘要:月子會所在蓬勃發展的背后隱藏著諸多問題。高發的防疫事故、行業標準貫徹不力、生效裁判執行困難、虛假宣傳、無序競爭、混亂定價、財產混同;行業準入低標準、從業人員低門檻,種種亂象的治理需要明確監管部門以加強監管。規范月子會所的發展需要:從確立監管部門逐步上升到國家立法高度;設置前置性審批程序,提高行業的準入門檻;設立行業協會,明確服務合同必備條款,機構向協會繳納保證金,規范機構的運行。
關鍵詞:母嬰照料行業;準入標準;監管缺失
引言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出臺,月子會所方興未艾,但是會所亂象叢生。本文所涉月子會所又稱母嬰照料機構系指為產褥期產婦及新生兒提供食宿等生活照料服務的各類機構。作為新興行業,由于沒有可供借鑒的發展模式在不斷探索中成長,亟需設置專門的監管機構加強監管,引導母嬰護理行業理性生長。
一、無專門監管部門是亂象根源
毋庸置疑,母嬰照料行業對專業性要求很高,涉及專業知識眾多,包括醫學、護理等專業內容,關系到產婦、嬰兒的健康安全。由于沒有設置專門的監管部門,導致月子會所亂象叢生。
(一)防疫事故高發,維權困難。月子會所不屬于醫療機構就不屬于衛生部門監管,也不必按照衛生部門的防疫標準消毒,工作人員即使患有傳染性疾病仍然照常工作,導致月子機構防疫事故高發。雖然月子會所的日常監管由工商部門負責,但監管不涉及母嬰護理專業問題、衛生防疫、食品安全、人身損害方面。由于未明確監管部門,各部門相互推諉,消費者維權困難。
(二)已出臺的行業標準貫徹不力。15年中國婦幼保健協會發布《中國婦幼保健協會產后母嬰康復機構行業管理與服務指南》,突出強調母嬰護理的專業性,目的是推動行業規范化、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但《指南》系行業規范,不能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實施依靠行業自律。但是無專門監管部門,行業標準不能有效貫徹。
(三)生效裁判執行大打折扣。月子會所繳納少量認繳資本后注冊成為有限責任公司,只需在出資額度內承擔有限責任,不利于消費者獲得全面賠償;月子會所屬于服務性質的行業,大多無固定辦公場所,可供強制執行的固定資產非常有限,法院的勝訴判決執行困難;財產混同,股東、實際控制人抽逃出資以及公款私存等問題加大了執行的難度[1]。
(四)虛假宣傳。月子會所的經營者對其母嬰護理服務做出與實際內容不相符的宣傳進行不正當競爭,誤導消費者。侵權后將原來的公司申請破產清算以規避強制執行,再向工商局申請成立新的有限責任公司重操舊業,行業的高風險往往因為無人監管而主要由家庭承擔。
(五)定價混亂,無序競爭。月子會所定價混亂,價格差異主要由于服務內容的差異,服務內容包括住宿、營養餐、產后身材恢復等,但并不排除天價套餐只是吸引有錢客戶的噱頭,而一些月子中心采用“薄利多銷”的運營策略,以低價吸引消費者,靠規模盈利。基本服務之外,月子會所也存在捆綁銷售行為。激烈競爭中,月子會所利用低價吸引顧客。會所降低成本所采取的措施直接影響服務品質甚至母嬰安全。
二、無專門監管部門導致行業準入門檻低
(一)行業準入標準低。母嬰照料系高風險行業,進入門檻卻很低,無前置性審批程序,注冊資本低,也不需要專業的醫療設備,租一個辦公場所,成立一個所謂的醫護團隊就可以開張。存在超范圍經營、異地經營問題。月子會所為規避非法行醫風險,不配備專業醫療設備,處理突發疾病時往往延誤病情。
(二)工作人員進入行業門檻低。月子會所目前尚未達到規模化、專業化和正規化。從業人員標榜虛假資質背景,的準入門檻低,對其從業資質沒有強制性要求。月子會所自己確定聘用人員很多工作人員屬于家政人員轉正,也存在花錢辦假護理證后“持證上崗”,甚至存在從業人員未經專門培訓也未取得相應資格的就開始執業[2]。缺乏專業知識,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往往采取錯誤的急救措施,危及產婦、嬰兒的生命安全。
三、規范母嬰照料行業的建議
(一)從確立監管部門逐步上升到立法高度。首先對母嬰照料機構的監管要從確定專門的管理部門開始。各省應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規,成立行業協會,制定行業協會規則,然后在行業協會規則的基礎上由國家衛計委制定部門規章,在經過不斷地落實后形成國家統一立法。立法應允許此類機構設置小的醫療機構,讓醫療人員在非醫療機構服務合法化,進而可以配備搶救器材、搶救設施等。
(二)提高行業準入門檻。一是,設置嚴格的前置性審批程序,設立之前需要向行業協會繳納一定數額的保證金,侵權需要賠償時作為賠償金使用。二是,利用現有的月嫂培訓機構進行培訓,并要求從業人員取得相應的資格證;嚴格身體健康檢查,持證上崗。嚴格考試考核,杜絕買證上崗。
(三)規定母嬰照料服務合同必要條款。避免月子會所提供的格式化合同限制甚至排除消費者權利、加重消費者責任,侵害消費者權益等。
1、合同應明確約定合同履行地,原因在于:便于處理服務提供方違約以及便于消費者在糾紛發生時確定管轄法院。如果消費者主張根據交易習慣合同履行地為距離原告方較近的場所需要就該交易習慣承擔證明責任,否則就要承擔敗訴的法律后果;
2、明確約定糾紛的解決方式,明確約定違約情形和范圍,便于消費者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在訂立合同時往往需要交納定金,當消費者違約時不能要求返還定金,如果服務提供者違約則雙倍返還定金。在簽訂合同時要注意區別是“定金”還是“訂金”字樣,因為只有定金才具有擔保合同履行的功能,如果在合同中服務提供者違約則不能要求雙倍返還“訂金”。
結語
“月子會所”作為一種朝陽行業,如雨后春筍般在各大小城市迅速出現。但是作為無法可依的新行業,月子會所成了不專業的“專業機構”,行業亂象叢生。種種亂象的根源在于新興行業缺乏監管部門而恣意發展。規范母嬰照料行業的發展需從確立監管部門開始逐步上升到立法高度,提高行業準入門檻,設立行業協會規定母嬰照料合同必備條款,便于消費者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裘文.安麗等. 上海市“ 月子會所” 現況調查與分析[J],執法與監督.2017(3).
[2]甘貝貝.準入監管雙缺失 月子會所隱患多[J],中國衛生.2016(11).
(作者單位:煙臺大學法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