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筠+張亮
摘要:近年來,如何把素質教育理念融入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得到了業內的廣泛關注,研究其相關課題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首先對相關內容做了概述,指出了要搞好學校教育的創新,在探討全面提升素質教育的同時,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分別從多個角度與方面就作業量的控制問題展開了研究,闡述了個人對此的幾點看法與認識,望有助于相關工作的實踐。
關鍵詞:素質教育;學校教育;教學;策略
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方面,對素質教育理念的融入極為關鍵。該項課題的研究,將會更好地提升對素質教育理念的分析與掌控力度,從而通過合理化的措施與途徑,進一步優化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最終整體效果。
一、素質教育及其內涵
素質教育是指,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目前所有學校面對的都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在乎的是考試,強調的是分數,所以它偏向于重視智育的發展,卻冷落了德育、體育、美育等素質的發展。
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全”,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全面性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最為顯著的特征,“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這是對素質教育“全面性”的最好表達。基礎教育首先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使全體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全面提高。二是“新”,即在新時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新要求。
二、搞好學校教育的創新
1、加強引導,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和掌握新知識的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濃厚的學習興趣對學習起著推動、引導、維持、強化的作用,要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就必須要對教學活動、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及手段加以創新,加以引進世界各國新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摒棄舊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過去的教學模式多采取填鴨式的滿堂灌,學生往往被動接受,認識不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學習的主體。這是造成學生積極性不高,學習潛能和創新能力得不到激發和調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從各個方面,運用各種新方法,新知識,讓學生進入一種全新的學習境界,一改過去被動的狀況。
3、注重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全面考慮教學規律,教學原則,教學任務,教學方法及其學生基本條件的基礎上,選擇教學的最優方案,分類,分層次,因材施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抓住關鍵,抓住重點,抓住難點,采取啟發式等多種方法,開啟學生的智力和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這樣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素質的培養,從而真正地提高學生的素質。
4、強化教學的應用意識。學習的目的,主要是應用。因此,要將生活中的問題引入課堂,將知識的應用情況引入學生的學習活動。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的新奇感,又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創新能力得以提高,獨立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鍛煉和升華,讓學生體會到把知識,轉化成能力、才能的快樂,讓學生體會到應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
三、全面提升素質教育,學校必須找準著力點
1、以理論學習為先導,確立素質教育觀念。學校要組織教師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有關知識,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弄清什么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在里,如何實施素質教育。要通過學習,逐步樹立“三個觀念”,做到“三個堅持”。一是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二是樹立全面的人才觀,三是樹立科學的質量觀。三個堅持:一是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二是堅持學生的全面發展,三是堅持學生的主動發展。
2、以落實課程計劃為切入點,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要增強法規意識,堅持按教學計劃開課,按教學大綱教學,堅持克服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隨意性和無政府主義狀態。不得隨意增減課時。音體美“小三門”和勞技勞動課、活動課、微機課、音樂欣賞課、寫字課都必須全面開設。
3、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首先是加強教學常規工作。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和工作環節,高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也是“減負”的根本性措施。備、教、批、輔、考核、總結,步步都要到位,實現全過程優化。
二是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把課題實驗和成果推廣結合起來,把優秀的教研成果應用于教學實踐,改革課堂教學的方法,堅決廢止滿堂灌和注人式,積極推廣“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是以不斷完善,優化教育教學設施,逐步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的同時,充分利用現有設施,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服務。
4、以教育學生學會做人為重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持把教育學生學會做人放在素質教育的首要地位。在“成人”與“成才”的問題上,“成人”是最起碼的前提,是第一位的。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抓三個方面,一是愛國主義意識,二是公民意識,要教育學生遵紀守法,忠于職守,具有社會責任感,三是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要繼續加強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和社區教育工作,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德育工作體制,充分發揮校外德育基地的作用。
四、控制作業量,達到最好效果
學習效率的提高要求每一個學生由個體去完成,學生個體在學習效率上的差異。更多的不是能力的差異,而是個性差異所致。培養學生個性說是對“人”的資源的開發,對資源的開發程度如何,怎樣開發,將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或在個性的張揚中升華素質,提高學習效率或在個性的壓抑中漠視素質學習效率低下,教學是學校中心工作,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我們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著眼于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加強對實施素質教育整體教學工作方案的研究和實驗。
五、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素質教育理念的研究分析,對于其良好教學效果的取得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今后的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素質教育關鍵環節與重點要素的重視程度,并注重其具體實施措施與方法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 家庭教育不可忽視[N].光明日報.2016(10):60-62.
[2] 龍波.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之我見[J].沙棘:教育縱橫.2017(01):115-116.
[3] 朱開軒.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J].北師大出版社.2016(09):88-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