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旋旗
(湖南應用技術學院,湖南常德 415000)
新經濟形勢下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比較分析
李旋旗
(湖南應用技術學院,湖南常德 415000)
在新經濟形勢下“傳媒已是過去的產物,互聯網才是今天的延續”。互聯網媒體迅猛發展,它以自身獨特的優勢存在于社會。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對我們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有著很大影響,信息時代互聯網已進入每個人的生活之中,而這兩者不可相互取代,他們最佳的生存方式與發展空間必須是“強強聯合”實現“優勢互補”。
網絡媒體;傳統媒體;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優勢
“似分是合,似合是分。同質化的競爭,同時又伴隨著不同資源的整合”,這句話概括了網絡與傳統兩種媒體之間的關系。“傳媒已是早期產物,網絡才是后期延續。”網絡傳媒興起的時代,涵蓋所有媒體的表現形式,展現他獨有的優勢,傳統媒體也有著很大的社會傳播對象,由于他的發展歷史悠久,因此兩種媒體處于一種相抗衡的地位。
現在重要信息發布一直離不開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這兩者之間既是競爭又是合作,他們各有優勢與劣勢,具體比較來看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分析:
兩種媒體的發展都已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他們發展過程中都有著自己需面對的問題與解決的方法及獨特特點:
第一,網絡媒體介紹:
(1)網絡媒體的現狀分析。網絡媒體是繼報刊、廣播、電視之后出現的“新型高速公路”。在幾年時間里,網絡傳媒已逐步走向成熟,它的介入加速了傳媒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傳統媒體受到很大的挑戰。
(2)網絡媒體的特點分析。新技術產生的新媒介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單一格局,融合電子、視頻、通信、音頻等多種技術,并在電視、電腦上將有聲的語言、聲音、文字、圖像、傳真、通信進行集約化處理,一體化格局不僅使信息數量增加,并且信息傳播的模式也會不斷變化。
第二,傳統媒體介紹:
(1)傳統媒體現狀分析。現在繼續通過報紙、電視獲取信息的人還是很多,但互聯網的興起讓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開始出現逐年下降趨勢。
我國各地區報紙發行量已基本飽和,放眼望美國也發現他們的廣告成本增加、發行量下滑、收入降低。同行竟爭是中國目前面臨的大問題,最新出來的收費與數字電視已基本取代地區控制權。
傳統媒體如:電視、報紙、廣播等在某些群體中仍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它以獨家優勢給群體提供相關信息的渠道和經驗不是網絡媒體在短時間內可以超越的。
(2)傳統媒體特點分析。傳統媒體共同的特點就是渠道與手段的單一性。這給一部分想根據自己的個性去選擇媒體的對象提供了方便,但多個媒體之間的交互利用的程度就比較低。
相比之下網絡媒體時效性快于傳統的媒體。網絡媒體新聞很多通過轉載就可以,而電視必須是現場直播,報紙的速度也明顯要慢;傳統媒體的新聞一般要通過復雜的編排、審稿、印刷、最后才能發行將信息與公眾見面,因此這種速度顯然無法超過網絡的傳播速度。
在媒體傳播的時刻,觀從的互動也是非常重要的,網絡媒體一般下面都會開設評論窗口隨時來與觀從直接交流、更新最新消息,必要時還可以網上視頻對話,而傳統媒體都沒辦法做到這一點。就覆蓋面來說,網絡媒體通過互聯網全天向世界各地傳播信息在最大限度上消除地域性,而傳統媒體卻無法做到。
網絡媒體在能保證任何一個讀者在諸多信息中隨時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快捷而方便地使讀者由被動變為主動,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快速篩選出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同時簡單方便,只需通過關鍵字、詞就可以查詢出大量相關與相似的內容;傳統媒體如報紙雖然有可保留性,但它是紙質使得保存起來不便,關鍵是在查找需要信息時難度很大,相比之下信息的全面性、快捷性明顯就不如網絡媒體了。
傳統媒體發展至今擁有了一套完整的體系也非常成熟,同時也培養了大量的高效性新聞專業人才。而網絡媒體雖是后出現,但它在互聯網技術支撐下并不需要過多專業化新聞人才。傳統媒體品牌效應已經深入人心,在人們的生活中的影響力是舉足輕重,其品牌媒體公信力是無可挑戰的。相對于傳統媒體還很稚嫩的網絡媒體來講是無可企及的。由于其自身的開放性和商業性使其優勢在某種程度上卻變成了硬傷。網絡的開放性和自由度決定了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上接收和傳播信息,有些未經審核、證實就出現在網絡上,某個程度上會起到混浠視聽的效果。因此,當前網絡媒體的作用只是傳統媒體信息的“集散地”。
某種程度上來講,網絡媒體還必須依賴傳統媒體。第一,有線電視網已建成寬帶高速傳輸網,將極大提高網絡傳輸速度,并結合網絡與電視的優點進入千家萬戶。第二,傳統媒體為網絡媒體提供鮮活的內容和素材,傳統媒體的信息采集、加工、信息數據庫為“內容為主”的網絡媒體競爭中提供重要價值。網絡媒體借助傳統媒體的這些信息資源來擴大信息采集渠道,就會獲取各個領域有價值的信息“能量”!利用傳統媒體的名牌效應,提高網絡媒體自身的權威性和可信度,抑制各種虛假性、無效性的垃圾信息入侵,吸引廣大網民的光顧。
在網絡媒體推動下傳統媒體調整機制、自我完善已經刻不容緩,傳統媒體必須主動積極利用網絡優勢來改進自身。如:新聞機制、媒體新聞、網播新聞、網上圖像新聞等,必須與未來信息高速公路接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內地已有報紙基本上都擁有了自己獨立域名。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必須是相互促進、優勢互補、互相包容、互相推進、共同發展。傳媒巨頭魯珀特·默多克在發表演講時說:“新型媒體的繁殖并不就敲響了老媒體的喪鐘,現實證明不是這樣,所有這些行業都做得不錯。”
對于現今的中國媒體來說,一支新力量的加盟令人矚目,那就是網絡媒體。網絡新聞媒體的崛起給傳媒界帶來新的局面,但也為其自身的局限所限制。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整合、共同發展生存的關健是在競爭中協同合作、共同發展。
新經濟形勢下兩種媒體的繼承與創新。可以采用先網絡、后報紙的戰略,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結合才是網絡媒體的重要出路。第一,信息源,網上的信息的確很多,但大部分來源是傳統的媒體,傳統媒體是新聞材料的提供者;第二,采集能力,傳統媒體中的專業信息采集隊伍對新聞規律、實踐、經驗及采編經驗、方法、手段有著獨有的優勢,因此這兩種媒體的結合才更有利于網絡媒體的發展與創新,有利于傳統媒體的延續。
人們搜索信息時會對各個網上完全一樣的信息產生厭煩感。因此網絡新聞要尋求原創的內容,傳統媒體在追求準確、質量、品牌和信譽方面遠遠大于網絡媒體,這樣網絡新聞在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內將會依托傳統媒體而發展。
多方實踐證明,在新經濟形勢下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結合不僅僅是網絡媒體盈利的需要,也是新舊媒體間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需要。兩者既是相互競爭,又是共同合作。合作的目的就是資源、能力整合構建,以此獲得雙贏。
經過了這樣的比較,我們對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的看法已經基本上成形了。我認為網絡媒體具有傳統媒體很多不可能具有的優勢。網絡媒體更加適應現代社會傳播的需要,網絡傳播模式也更加的適應在受眾分化和個性化發展中對信息的需求。正是從這樣的角度我認為傳統媒體進一步發展的出路在于網絡化。
20世紀20年代末,當無線電廣播剛剛興起時,美國著名的《編輯與出版家》雜志驚呼:“如果手中通過廣播獲得了新聞,那還有什么必要再買一份報紙呢?”當網絡發展越來越快的新經濟形勢下我們會發現:“優勢互補,相得益彰”才是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的最佳生存方式和發展空間。
[1]丁芳.淺談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關系[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5):142-143.
[2]張晴晴.論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相關性[J].明日風尚, 2016(7).
[3]曾玉宏.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關系[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0,(4).
[4]王文環.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關系及發展趨勢[J].現代視聽,2015,(05):76-78.
[5]李晶.論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的戰與合[J].科技信息, 2012,(2):261-262.
[6]王林.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的融合與發展[J].新聞窗, 2013,(2).

G206.2
A
1003-2177(2017)06-0060-03
李旋旗(19 82—),男,湖南常德人,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環境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