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香
(洛陽理工學院,河南洛陽 471000)
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張玉香
(洛陽理工學院,河南洛陽 471000)
近年來,大學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為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激發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對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
大學英語;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對于英語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對英語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種種原因,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也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必須找出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采取的應對措施,才能培養出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英語人才。
英語教學從一開始就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因此,中小學的英語教學大多都是填鴨式的,進入大學后,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大大下降,他們缺乏學習的動機,及格成了一部分學生的最終目標。因為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覺得他們今后從事的工作跟英語沒有多大關系,學而無用。還有些學生進入大學后跳入了另一個考試的怪圈,他們把CET, TOEFL等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于是他們忙于應付各種考試,每天就是背單詞,翻閱考試指南和考試技巧,做各種真題和模擬題,他們對英語課堂教學不感興趣。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們用盡各種手段,想盡一切辦法,激發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了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充實,教師查閱大量相關資料,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準備,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制作精美的教學課件,但是效果依然不好。由此造成了目前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高投入和低產出的現象,培養的學生高分低能,無法適應目前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因此,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前提是教學觀念的轉變。英語是一種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際的工具。學生們學習英語并不是為了背會一大堆英語單詞和機械地記憶一些固定句型和語法規則,更不是為了會做各種試題,而是要會用英語進行真實的聽、說、讀、寫、譯等一系列交際活動。因此,我們的教學就不能還停留在傳授知識的階段,一定要幫助學生把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要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學以致用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觀念,要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能取而代之。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自由和空間,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傳統的教學理念中完全解脫出來,樹立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這樣才能培養出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英語人才。
隨著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也應發生相應的轉變。傳統的教師角色是“傳道、授業、解惑”,教師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課堂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采用填鴨式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一些相關知識,學生學到的知識在課堂上沒有機會運用,從而造成了學用脫節,也大大影響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談不上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從而造成英語教學費時費力,效果不佳。因此,教師角色的轉變就顯得尤為重要。
英語教師應該認識到,英語教學屬于教學活動,也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特殊的交際活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應該由唱“獨角戲”轉變為“互動交流”,由教師的“一言堂”轉變為師生相互交流,共同學習。教師的主體作用應轉變為主導作用,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指導者、參與者、監督者等,而不是學生學習的灌輸者、替代者、強制者。教師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把課堂活動的實踐權交給學生,把課堂大部分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由無興趣變為感興趣。這樣的課堂氣氛會更加活躍,師生關系會更加融洽,教學效果會更好。
進入大學階段后,學生們應該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應該更大,自學的時間也應該更多,但事實并非如此。在高中階段,他們是為了考上大學而學,他們是在老師和家長的監督下學習。這種被迫式的學習在進入大學后被打破了。到大學后,教師不再像中學時的教師那樣緊逼了,家長也不在身邊,無法監督。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往往不知道該怎么學。另外,在高中時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學習方法,所以,大學英語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該重視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方法的指導。
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如何預習、聽課、做筆記,如何學習和記憶單詞,如何自主學習,如何探究式學習,如何在學習中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等。另外,學法指導不能流于形式,應該貫穿于大學英語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比如:大學英語的很多詞匯都可以讓學生自學,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學時運用構詞法知識;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先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獨立閱讀,找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如生詞的詞義問題,然后引導他們運用猜詞法去解決,而不是通過查字典解決。如果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能堅持這么做,久而久之,學生們一定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多媒體教學已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得到了普遍的運用,它的優勢也得到了廣泛認可。利用多媒體手段,可以擴大教學容量,加快教學節奏,符合大學英語教學節奏快、容量大的要求。多媒體技術能使課堂教學更加直觀化,能給學生提供大量豐富的學習背景和學習材料,能為學生創造更加生動真實的語言環境,使課堂活動更具實效性。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但是,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分依賴多媒體,把整節課變成了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師生之間缺少交流和互動。還有些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背離了教學的最終目的,過分追求課件本身的美,不僅費時費力,在課堂教學中還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沖淡了教學的中心和重難點。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教師首先要正確認識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不能取代教師的面授。另外,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精選材料,做到課件重點突出,主次分明,美觀得體,千萬不要讓課件代替了板書。
總之,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要注意“度”的把握,要使多媒體教學和傳統的面授相結合,充分發揮兩者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優勢,摒棄它們各自的弊端。只有這樣,才能使多媒體教學真正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輔助手段。
大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目前,大學英語教師的業務水平參差不齊,有些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偏低,亟待提高。但是,近些年高考的不斷擴招,大學公共英語教師師資匱乏,授課任務繁重,科研壓力大,使得他們有極少的時間和精力去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這嚴重制約了大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也就成了大學英語改革的內容之一。
首先,大學英語教師需要不斷豐富、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當今社會科技發展迅猛,知識更新飛速,教師們以前學習的那些知識,已經遠遠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所以,教師要做好終身學習的準備,要樹立做“學習型”教師的觀念,要主動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只有掌握了扎實的專業知識,才能在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其次,學校應對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有些教師對多媒體教學和課件制作不能運用自如,這也制約了教師隊伍素質的整體提高。學校應該加大投入和力度對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最后,教師要勤于反思、善于總結。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不斷的反思,通過反思進行內化、深化和升華。教師要通過反思總結自己的成功教學經驗,總結的過程就是自己提高的過程。只有對自己的教學勤于反思、善于總結,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教師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的提高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教師自修,二是集中培訓,這兩種方法要想結合,互為補充,缺一不可。
總之,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引起重視,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改變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也才能為社會培養出真正的英語人才。
[1]肖嫚.互動式教學模式與英語口語能力培養[J].科技信息, 2009,(2):103.
[2]王丹,王田晶.淺析高校公共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8,(1):48.
[3]朱琦,魏平.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08,(2):222.
[4]王志強,蔡豐.計算機網絡下多媒體教學[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208):02.
G642
A
1003-2177(2017)06-0049-02
張玉香(1964—),女,河南洛陽人,本科,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講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