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倫
(沈陽農業大學,遼寧 沈陽 110161)
稻田后期管理技術
王伯倫
(沈陽農業大學,遼寧 沈陽 110161)

水稻生育后期是產量和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搞好稻田后期管理是豐產豐收的保證。
水稻從播種到收獲,要經過出苗、分蘗、拔節、孕穗、抽穗、灌漿、成熟等過程,水稻生育期指從出苗至新種子成熟所經歷的天數。在整個生育期中,依水稻所經歷的不同生育過程,又把生育期分為不同的階段。
水稻的生長包含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前者進行根、莖、葉營養器官生長,后者指穗、穎花、果實(籽粒)生殖器官生長。因此,一般以莖的生長錐開始進行幼穗分化為界,把水稻的生育期分為營養生長期和生殖生長期,簡稱前期和后期。從形態診斷和田間管理的角度,又可以分為幼苗期、分蘗期、長穗期和結實期,前期包括幼苗期和分蘗期,后期包括長穗期和結實期。在北方一季稻區,主莖14~16片葉的品種拔節期開始進行幼穗分化,主莖13片葉及以下的品種偏早些,主莖17片葉及以上的品種偏晚些。由于水稻從莖的生長錐開始進行幼穗分化至抽穗還要進行根、莖、葉的生長,有些研究則分別以莖的生長錐開始進行幼穗分化和抽穗為界,把水稻的生育期分為營養生長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期、生殖生長期,簡稱前期、中期和后期。
水稻生育后期是病蟲害發生和流行的主要時期,因此,稻田后期管理的關鍵是防治病蟲害,確保豐產豐收。
水稻病、蟲、草害防治,應該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一是選用抗病品種,合理布局,用不帶病菌和線蟲的種子作種。二是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如采用藥劑浸種,旱育苗,稀播稀插,肥水平穩促進,增施磷、鉀、硅肥,淺濕干相結合灌溉,不串水,不大水漫灌的方法栽培水稻。這樣既能促使水稻穩健生長,增強植株的抗病力,又能在一定范圍內控制環境條件,減輕病、蟲、草的危害。三是要認真做好檢疫工作,杜絕檢疫性雜草種子、病菌和害蟲隨種子或稻草傳播。四是先做好預測預報,掌握病蟲的發生時期和程度,再選用生物農藥或高效低毒的化學農藥及時、認真防治,把病、蟲、草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無論防病、防蟲、除草,收割前40 d內不能使用農藥。
2.1.1 常見病害防治
水稻常見的病害有稻瘟病、紋枯病、白葉枯病、稻曲病等。
防治稻瘟病可在抽穗前半個月左右用富士一號(稻瘟靈)1 000倍液噴藥,如果陰雨天氣多或發病點、片較多,在齊穗后1周內施第二次藥,改用20%或75%三環唑,或50%異稻瘟凈、20%三環唑.井、13%三環唑.春雷霉素、28%復方多菌靈(多井懸浮劑)、40%克瘟散等。
防治紋枯病用井岡霉素3 kg/hm2,加水噴霧較好。
白葉枯病主要通過選用抗病品種和嚴格檢疫來預防,一旦發生,及時把發病中心的植株拔除,并燒掉或深埋,及時用農用鏈霉素1 000~1 500倍液,或用20%葉青雙、20%龍克菌、25%葉枯靈及10%葉枯凈等噴藥,封鎖發病中心,防止擴散蔓延。
稻曲病防治一般在抽穗前5~7 d用井崗霉素或18%紋曲清(井岡霉素+烯唑醇)、28%稻后安(氧化亞銅+三唑酮)、絡氨銅、可殺得、多菌銅等噴霧。
2.1.2 常見蟲害防治
水稻常見的害蟲有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水象甲、粘蟲、稻飛虱等。防治水稻害蟲,主要采用黑光燈、捕蟲器誘殺成蟲的方法,既經濟有效,又利于生產安全食品。化學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粘蟲等,施藥適期掌握在卵孵化高峰至1~2齡幼蟲高峰期,施用5%銳勁特300 mL/hm2,或10%吡蟲啉0.15~0.45 kg/hm2。也可于1~2齡幼蟲高峰期,用10%吡蟲啉0.15~0.45 kg/hm2與80%殺蟲單0.6 kg/hm2混配,主防螟蟲類,兼治稻飛虱。如果二化螟嚴重發生,抽穗前1周左右可用稻豐靈3 kg/hm2對水噴霧,并可兼治紋枯病。對稻田飛虱類害蟲,齊穗后重點用藥,常用的藥劑有25%撲虱靈0.3~0.45 kg/hm2,或10%多來寶750~1 500 mL/hm2,也可使用20%葉蟬散、25%稻虱凈、25%噻嗪酮等。
養蟹、養魚、養鴨的稻田,不能使用農藥。抽穗期正是開花授粉階段,不能下田進行打藥等作業,避免影響開花結實。
2.1.3 常見草害防治
稻田常見雜草有稗草、眼子菜、三棱草、牛毛草等。雜草嚴重影響稻谷產量和品質, 又是多種病蟲害的寄主和媒介。防除雜草的關鍵時期是插秧前后,只要一般田塊插秧后5~7 d用60%丁草胺乳油1.50~2.25 L/hm2+25%噁草酮乳油0.60 L/hm2(或農得時、草克星等),拌細沙或尿素撒施,然后保持5~7 d水層,草害嚴重的田塊在插秧前3~5 d施50%排草凈乳油,當水溫24 ℃以下時用量2.5 kg/hm2,水溫超過24 ℃用量2 kg/hm2,制成毒土撒施,保持水層,就能基本避免草荒。如果后期仍然會長出一些雜草,特別是利用地下根莖繁殖的莎草科雜草等,可在分蘗達到預定穗數之后用二甲四氯鈉鹽原粉0.45~0.90 kg/hm2+48%苯達松水劑2.25 L/hm2,以藥液噴霧法施入,噴藥前一天排水,噴藥后一天灌水。混用比單用成本低,比單用二甲四氯安全。封行前, 再輔以人工除草。稻田池埂種豆,既充分利用土地,又減少雜草種子來源。
長穗期是水稻一生中對水分比較敏感的時期,但也是病蟲害容易發生和流行的時期。因此,分蘗后期經過適當晾田后,要根據不同的土壤條件及天氣狀況等恢復淺水灌溉,直至齊穗期,既滿足水稻對水分的需求,又盡量不引發病蟲害。水稻灌漿期間一般地塊保持田面濕潤,部分田面見干再灌淺水,做到后水不見前水,鹽堿地則淺、濕灌溉,防止早衰。由于目前栽培的品種穗型普遍較大或偏大,灌漿期較長,因此,應適當晚斷水。
水稻一生中必須從土壤中吸收一定數量的營養元素,包括氮、磷、鉀、錳、鐵、鋅、鉬、硼等,才能正常生長發育。應根據所測定土壤養分含量和品種需肥特點,按產量指標、土壤養分豐缺狀況確定施肥種類和數量,即測土配方施肥,保證水稻高產和稻田土壤養分的收支平衡。
由于目前普遍使用有機肥、有機無機復合肥、無機水稻專用肥,肥效期長,養分完全,加上多數品種后期活稈成熟,近年來稻瘟病又頻繁發生,正常稻田后期盡量不施肥。如果前期施肥不足或品種需要后期施肥再考慮施用。有機或AA級綠色食品生產施有機肥,每畝用量按純氮含量1.5 kg左右折算,A級綠色食品和無公害生產每畝用尿素3~5 kg在抽穗前15~20 d作穗肥施,或在齊穗后作粒肥施。
水稻成熟后,含水量接近15%應及時收獲,特別是霜凍后防止自然狀態下失水過多,影響產量,并出現裂紋米,降低整精米率及精米率。分品種單收,直接進袋,防止混雜導致異品種粒超標,達不到優質標準(國家標準規定1、2、3級優質稻谷異品種粒分別不超過1%、2%、3%)。分品種貯藏,杜絕多品種混合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