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
漢語被稱為世界最難的語言之一,解決漢語難的問題是對外漢語教師在教學中面臨的重要問題。音樂作為一種無國界的“語言”,是對外漢語課堂中良好的交流方式之一。人們將富有知識性、音樂性和趣味性的中文MV引入泰國初中漢語課堂,極大提高了漢語教學效果。本文從泰國中學生的特點出發,介紹了中文MV在泰國漢語課堂中的作用及其應用原則。
中國對外漢語教育事業在全球發展勢頭迅猛,尤以泰國“漢語學習熱”最為顯著。從2006年到2016年,10年間,泰國漢語教育從當初的全球首家孔子課堂——岱密中學孔子課堂,發展到如今15所孔子學院和11個孔子課堂。
盡管整體的發展趨勢相當喜人,但海外實際教學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仍需漢語教師積極面對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此提高泰國學生漢語學習興趣和能力。本文通過淺析中文MV在泰國初中漢語課堂中的應用,闡述中文MV在泰國漢語課堂中的作用以及中文MV的應用原則,為在泰漢語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一、泰國中學課程安排及初中學生特點
(一)泰國中學課程安排
根據泰國中學的課程安排,學生需每天早晨八點于體育館參加學校晨會,八點半開始正式上課。每天八節課,每節課課時為五十分鐘,除午餐時間五十分鐘外,學生沒有課間休息時間,這意味著泰國學生要連續參與課程學習,十分辛苦。這樣不同于國內的教學體制也為漢語教師的教學和課堂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在換課銜接的過渡時間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大打折扣,會出現較多學生向任課教師申請去衛生間,教室紀律渙散,學生隨處走動、說話聊天、吃東西、化妝等不良現象。在這樣出勤率不高、學生疲于學習且較為吵鬧的情況下,教師如何高效利用這段課程銜接過渡時間去展開有效的漢語教學,值得人們去探討和研究。筆者利用這段過渡時間為學生播放中文MV,取得了一定的漢語教學成效。
(二)泰國初中生特點
正處于青春期的泰國初中生除了活潑好動之外,他們也有自身的特點。他們上課注意力容易分散,課堂紀律意識較低,漢語水平能力差異大,學習隨意性高,較少課下主動向教師提問。他們尊敬師長,個性開朗自信,喜歡豐富有趣的課堂活動,喜歡追星,喜歡流行的事物,非常愛美,具有很強的藝術美工能力,對音樂和舞蹈十分有天賦。筆者在所實習的泰國曼谷Rittiyawannalai School向初一至初三的學生發放了4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共有395份,其中78.99%的學生表示喜歡通過看視頻的方式學習漢語;表示對音樂舞蹈內容感興趣的學生高達73.42%;有46.08%學生表示自己擅長音樂。這為漢語教師將中文MV引入泰國初中漢語課堂提供了一定的現實基礎。
二、中文MV及其作用
(一)中文MV的定義
MV全稱是musical video,即音樂錄影帶,是指把對音樂的讀解用電視畫面呈現出來的一種藝術類型。而中文MV則是指與中文歌曲搭配的音樂錄影短片。
(二)中文MV在漢語課堂中的作用
1.利于詞匯學習
漢語課堂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進行語言的教學與學習,而語音、詞匯、語法、漢字等語言本體知識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中文MV中的歌詞會以字幕的形式出現在音樂短視頻中,有的字幕甚至配有漢字、拼音以及相應的泰語翻譯。學生在看視頻的過程中,通過字幕不僅了解了歌曲的內容及所要傳遞的情感,還可以通過拼音對詞匯進行有效學習。
教師可通過在漢語課堂上播放《你好》這一首MV向學生進行“你好”“好朋友”“拍拍手”“握握手”“笑一笑”等詞匯內容的教學。學生在跟唱過程中,不僅容易快速掌握這些生詞的意思,還可以跟著視頻一起做動作,簡單易學并且解放身體。MV播放結束后,教師可以通過漢泰翻譯的形式考查學生是否能掌握正確的漢語發音,根據學生的發音反饋情況進行糾音。學生利用短短五分鐘的中文MV掌握到了新生詞,學習漢語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2.寓教于樂,提高興趣
泰國學校的課時安排為一節課50分鐘,中間無課間休息時間。學生連軸似的上課,極易造成疲倦感和懈怠感。因此在漢語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就不能有效地刺激學生的感官,提升他們的漢語學習興趣。應用中文MV進行教學,聲情并茂,實現多種人體感官的有機結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教師可利用這短短的五分鐘時間,讓學生進行適當的放松調整后以飽滿的精神進入下堂課的學習;讓學生在音樂中準備自己的課本、預習上節課所學內容;讓學生利用這段時間去洗手間,減輕上課過程中學生不斷提出去洗手間的教學管理問題,可謂一舉多得。
3.提高文化鑒賞力
在語言教學中,特別是針對非母語人群的語言教學,文化知識的教學不可或缺。學者呂必松認為,語言要素、語用規則、文化知識、語言技能、語言交際技能等五個因素構成了語言交際能力,“語言和文化不但關系密切,而且有著特殊的關系。”胡文仲也指出:“學習外語不僅僅是掌握語言的過程,也是接觸和認識另一種文化的過程。”因此,交際能力不僅包括語言形式的掌握,而且包括對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習俗的了解。教師在漢語課堂中播放中文MV時,可以以MV為基礎介紹相應的中國文化,擴大學生接觸中國文化的機會的同時提升了他們的文化鑒賞力以及藝術審美能力,這對學生的長遠發展以及素質教育大有裨益。
例如,通過在漢語課堂中播放學生喜歡的中國演員——成龍演唱的《國家》這支MV,教師可以從“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這句歌詞趣味性地介紹中國漢字結構,繼而再引申到中國人的“家國”觀念;可以從周杰倫的《青花瓷》MV中向學生簡單介紹中國的瓷器及其歷史,講解“China”一詞的由來;可以借助《北京歡迎你》的MV向學生展示中國首都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這遠比單一的圖片更富動感以及生動形象。這些都可以向學生展示中國文化的魅力,提升他們多元文化的鑒賞力。
三、中文MV在漢語課堂中的應用原則
(一)結合教學目標原則
中文MV在漢語課堂中發揮的作用不小,但并不是所有的中文MV都適合應用到漢語教學課堂中,中文MV與教學的結合也是有一定章法可循的。MV的選擇要與對外漢語的教育目標相一致,與教師的教學目標相一致,而不是沒有標準的隨意選擇。
教師在課前篩選MV時應該結合該課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例如,在教方位詞時,教師可以選擇《金蘋果》這首MV,歌詞中出現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課堂導入切點,也加深了學生對方位詞的認知。再如,在教授“如果……就……”這一假設關聯詞時,教師可以選擇給學生播放《幸福拍手歌》,同時可以讓他們跟著MV一起跟唱做動作,“如果看到幸福你就怕拍手”,會讓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
(二)以學生為中心原則
教師在選擇MV時,除了要考慮從教學目標出發外,應該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學生作為整個教學中重要的一環,教師在選擇MV素材時應確保材料的難易度,以維持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MV中的歌詞太過簡單會造成學生缺乏成就感,過難則會嚴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選擇適合學生觀看的、符合其漢語水平以及年齡段的MV,此外還應盡量避免MV內容造成的跨文化沖突,為漢語教學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三)合理應用MV原則
再好的東西一旦泛濫可能會適得其反,因此教師應該把握這個度,應該以教學為中心,以多媒體教學方式為輔,切不可為活動而活動。在播放MV時,遇到關鍵的內容點教師可以暫停,讓學生進行練習;教師還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帶著語言任務去觀看MV,這樣更能讓學生注意力集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開口跟著MV唱,在活躍氣氛、使學生接受音樂熏陶的同時可以增加漢語輸出量。
四、結語
中文MV作為一種集語言、音樂、文化和視頻于一體的多媒體媒介,為漢語教學帶來了多樣的教學方式。將中文MV與對外漢語課堂相結合,開展音樂及中文歌詞的學習,避免了泰國初中生在漢語學習中的枯燥疲倦感,使漢語課堂更具趣味性。同時,這也是泰國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一扇小窗口,對漢語教學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北京師范大學漢語文化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