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鑫+周玲
摘要:隨著中國制造業的高速發展,在此過程中出現了若干問題。中國制造業需要持續性發展,打造中國自己的品牌。這就需要去找回失去的工匠精神,用工匠精神去影響中國制造業的發展。作者通過調查研究工匠精神對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必要性,從弘揚工匠精神的現狀出發,探尋工匠精神對中國制造業發展的意義。
關鍵詞:工匠精神中國制造業發展意義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造業高速發展。時至今日,中國制造的商品,隨處可見。中國已然成為世界的加工廠。然而產品的質量在市場上一直褒貶不一,“低價低質”成為了中國制造的代名詞。產品的低質量會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為了改變現狀,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正式提出了工匠精神,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培養工人的工匠精神是對中國制造業的發展有深遠的意義。為此,我們團隊走進了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去探尋工匠精神對中國制造業發展的意義。
一、工匠精神對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必要性
1、迫切需要解決產品質量問題
中國制造業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和京津冀地區,那里有大量的工廠和加工作坊。他們為世界制造了大多數的產品。但是,有很多企業或者個人,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在加工中偷工減料,致使很多的產品質量低。這些低質量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制造的聲譽,還影響了其發展。我們國家需要改變大部分產品質量低的問題。
德國和日本以生產高質量產品聞名于世。他們的產品質量之所以高,和他們追求完美的認真態度有關。這種態度是他們的行為準則,也是他們的一種信仰。而我國制造業正是缺乏這種信仰。沒有信仰,就會對工作失去熱情,從而影響工作,最后影響產品的質量。對于我們國家來說,工匠精神就是我們的信仰。經過我們對工匠精神的調查發現如下:
通過表一的數據顯示,68%的人受到工匠精神的影響,使他們對自身的要求更嚴格了。自我的嚴格要求,才能制造高質量的產品。這樣才能改變我國“低價低質”的印象,從而促進中國制造業的發展。
2、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
在現在,中國成為制造業大國已經毋容置疑了,但我國還不是一個創新大國。對一個大國來說如果沒有自己國家的特色品牌,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是很吃虧的。中國制造業要發展,就必須鼓勵企業去創新,去打造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術,去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改變。
工匠精神能引領企業去創新,是因為工匠精神的內涵就是精益求精,不斷追求完美,通過反復的改進產品,不斷吸收最前沿的技術,創造出新成果,最終實現自我的創新。高級技師白偉東說:“中國制造業由大變強,既需要科學家、技術人員和大國工匠,更需要從容獨立、執著專一、務實創新的工匠精神,這種精神才是中國創造的內在支撐和恒久動力。中華民族的基因里,從來就不缺少工匠精神。延續傳承這種精神,將是我一生的追求。”
二、弘揚工匠精神的現狀。
自李克強總理提出工匠精神后,在企業里造成了很大的反響。許多的企業開始在企業里弘揚工匠精神,培養大國工匠。我們以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為樣本,通過調查和采訪去了解制造型企業員工對工匠精神的了解情況。調查如下:
通過表二可以看出,大部分企業員工對工匠精神是了解的,說明企業在弘揚工匠精神方面是做得比較好的。通過表三可以看出,大多數的人認為工匠精神產生的原因是對工作的熱愛,對完美的追求。因為有追求,有熱情是打造高質量產品的基石,是產生工匠精神的誘因。通過表四來看。大多數的人認為工匠精神的品質有以上這些。我們還可以知道,不同部門不同層次的員工可能因為自身的工作對工匠精神的理解不同,所以會有不同的理解。通過表五的數據來看,說明大部分人認為對一份工作的熱情,才是工匠精神最重要的一點。的確工作熱情是一種洋溢的情緒,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是對工作的熱衷、執著和喜愛。充滿熱情才能踐行好工匠精神。
綜上所述,企業在踐行弘揚工匠精神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企業的工人有匠心,產品才能有創新,制造業才會有發展。弘揚工匠精神,順應新制造業的崛起,打造實體經濟的一面旗幟,實習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工匠精神將成為中國制造業的標桿,工匠以高質量產品為榮,以偽劣產品為恥;以創新產品為榮,以假冒仿造產品為恥。長此以往,中國制造業終究發展成為擁有特色品牌,掌握核心技術的強國。
參考文獻:
[1]:練洪洋.工匠精神,“中國智造”之魂[N].廣州日報,2016(3).
[2]:姜浩峰.中國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J].新民周刊,2016(6).
[3]: 制造強國品牌大國迫切需要工匠精神[N].上海證券報,2017(3).
[4]: 趙洪波,張士英.高級技師白偉東:從“小木匠”到“大工匠”[N].光明日報,2017(5).
[5]:弘揚工匠精神順應新制造業崛起——第三屆中國制造2025高峰論壇在京啟幕[Z].經濟觀察網,201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