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
摘 要:目標成本管理是將企業的經營戰略與市場競爭有機結合起來的全面成本控制系統,是全員、全過程、全面的現代科學管理方法 ,是通過成本主線 ,把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過程和環節有機統一起來的一種集約化的經營管理方式。
關鍵詞:全員; 目標成本; 統一 ;集約化
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永恒主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競爭就是產品的競爭,產品的競爭主要是價格的競爭,價格的競爭歸根到底還是成本的競爭。企業作為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主體,如何在保證產品質量、優化產品性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并保持持續的成本競爭優勢,是決定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目標成本是企業通過測算制定的、計劃在未來一定時期內完成的產品成本。把目標成本理論運用于企業成本管理的實踐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方法即目標成本管理。簡單地講,目標成本管理就是企業以具有競爭性的市場價格為尺度,扣除目標利潤后倒推出產品的目標成本,并利用目標成本來約束產品生產全過程的成本管理方法。
一、目標成本管理的前提——全員參與
目標成本管理理論與企業管理實踐相結合,形成了全員目標成本管理。之所以強調“全員”,是因為要推行目標成本管理,對成本進行全面控制,實現“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歸根到底還要依靠全體員工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積極性。因為“目標成本管理”本身并不能降低成本,而能否降低成本要取決于各級管理人員和生產工人對目標成本管理的態度和參與程度。所以說,提高全體員工的成本意識,取得他們對目標成本管理的支持,并積極參與成本管理,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使全員成本目標管理理論與企業管理實踐緊密結合,變“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形式為“全員自覺管理”,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并在領會全員成本目標管理精神,提高認識的基礎上,組織開展大討論活動,結合實際,分析本單位、本崗位成本構成和降低成本等問題,將各項經濟指標分解到管理處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中隊、班組和個人,做到人人身上扛指標、人人身上定目標,是實現目標成本管理目的的前提條件。
二、目標成本管理的關鍵——落實責任主體及全面考核
(一)落實成本管理責任主體。
根據企業自身成本特點和管理需要,根據“誰消耗、誰管理、誰控制”的責任原則,系統梳理了成本控制流程,進一步理清了成本項目單元,目標成本控制節點確定后,將成本指標層層分解到處屬各單位、各部門,直到每個崗位,使每個崗位都承擔起降低成本的責任。例如:對車輛實行單車核算,建立單車核算卡,根據每月收入與單位各項費用支出情況進行考核兌現,把各項收入、成本費用落實到具體項目和人頭。通過落實責任主體,進一步完善責權利,清晰成本控制責任體系,實現全員成本管理的工作目標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在形成管理處成本控制系統上下功夫。
(二)實行全面考核
結合實際勾畫并形成企業“至上而下層層分解、至下而上逐級保證”的“金字塔”式成本控制系統,要求各部門、各單位指定固定的聯絡員,負責本單位全員成本目標管理工作的組織、協調工作。完善考核獎懲制度,在構建管理處公開、公正、公平的考核獎懲制度體系上下功夫。做好個人績效掛鉤,做到工作有標準、作業有質量、獎懲有依據,逐級傳遞經營壓力,逐項分解成本指標,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貫穿始終的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目標成本管理模式,實現“成本重擔眾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執行月成本分析通報制度,在建立全員成本目標管理長效機制上下功夫。通過廠務公開平臺,定期如實公布考核執行情況,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監督作用。通過考核,把每個員工的工資收入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緊緊地捆綁在一起。在考核中必須做到兩點:一是內容全面,所有內部單位、部門和產品都要納入考核范圍;二是堅持“三不”原則,即“不遷就、不照顧、不找借口”,態度堅決,獎罰分明,成本超支一律用工資抵補。
三、目標成本管理的延伸
(一)創新管理手段,強化成本意識
目前,一些企業成本管理相對滯后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全體員工的成本意識不強,加之管理手段或方式跟不上,成本消耗與職工工資捆綁得不緊,沒有形成“1對1”的關系。為此,要做到兩點:一是成本管理要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尤其是對實際成本完成情況的考核和考核結果兌現以及工資分配要充分公開,讓每位員工確實看到成本超、節導致工資增減的金額,使全體員工真正意識到“浪費成本就是在消耗工資”,牢固樹立“省下的就是掙下的”的成本觀;二是立足企業實際,創新管理手段,有效指導各級單位和每位員工加強責任成本的過程控制,避免因成本核算信息的滯后而削弱了對成本消耗的事中控制。
(二)劃小核算單位,細化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成本核算的精細化程度。因為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礎,成本管理是成本核算的升級。企業在成本管理中,首先要取得實際成本的核算資料,掌握各單位成本消耗的實際情況,分析成本超支的原因,才能制定出切合實際的成本控制措施。可以說,成本核算到哪一級,成本管理才能深入到哪一級。
(三)模擬市場機制,實行利潤考核
企業內的各個單位、部門,都是獨立的成本中心,它們在完成生產任務的同時,僅對可控成本負責。如果引入市場機制,在內部單位之間模擬市場核算,實行利潤考核,一方面可以使這些單位經營成果的反映形式由過去的產量、質量、成本等多個指標簡化為一個“利潤”指標,更加直觀、明了;另一方面可以將成本、產量、質量和利潤等指標有效地結合起來,使這些單位在控制可控成本的同時,通過增加產量、提高質量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消化固定成本,努力實現利潤最大化。
(四)增加科技投入,加快技術進步
實踐證明,降低成本最有效的辦法是技術進步。一般來說,產品成本中大約有80%的成本是約束性成本,是由現有的技術條件和生產力水平決定的。要想降低這部分成本,就必須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術革新,縮短產品周期,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
(五)推行全面預算管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目標成本管理的基礎上,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將各項目標成本指標融入各項業務預算和財務預算之中,使企業的成本消耗做到“量入為出、先算后花”,強化了成本的事前控制;同時,輔之以嚴格的考核政策,必將使企業的成本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束語】企業推進全員成本目標管理主要措施是強化管理,但是受傳統思想影響,部分部門及單位還存在管理粗線條,預算憑經驗、考核力度不夠等方面的問題,只有采取切實可行措施將各項預算指標縱向分解到底,橫向分解到邊,具體落實到人頭,完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嚴格控制成本支出,加強預算監控及考核力度,確保效益目標及單項預算指標的平穩運行,牢固樹立成本可控、成本能控的理念,把全員成本目標管理作為財務系統開展“比學趕幫超”和“精細管理年”活動的重點指向,比先進、找差距、提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楓. 明確落實管理責任 推進全員成本目標管理 淺析上海石化全員成本目標管理[J]. 金山企業管理. 2011年01期
【2】楊雅婷. 推進全員成本目標管理 提高企業贏利能力[J]. 金山企業管理. 201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