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勇勇
摘 要:隨著我國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也促進了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城市的建設與建筑行業的發展分不開,隨著城市建設過程的不斷縱深化發展加之土地資源的緊缺,當前很多建筑都朝著高層方向建設發展,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相對于其他工程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和復雜性。當前高層建筑施工成為很多建筑企業研究的重點,為了不斷提升高層建筑的質量,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本文淺述了當前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存在的一些問題及提高高層建筑施工質量的措施。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混凝土;裂縫控制
當今城市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發展規模越來越大,高層建筑的出現不僅為整個城市節約了土地資源,還使有限的城市土地滿足了更多的需求。但是高層建筑自身的特點要求更高的施工工藝和先進的施工機械,同時建筑的質量與建筑成本之間的矛盾關系還對建筑企業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高層建筑只有滿足建筑質量的要求,其在城市發展中的地位才能得以穩固。
一、高層建筑施工概述
1、高層建筑施工的技術特點。高層建筑和其他建筑相比,在建筑質量、設計和結構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其相應的施工技術也有不同。首先,建筑的基礎埋置比較深。高層建筑的地下埋深最少是5m,地基的埋置深度要大于建筑高度的十二分之一,建筑必須要有地下室,因此高層建筑地基處置技術復雜。其次,高空作業比較多。高層建筑的施工中要對大量的設備、材料以及施工人員進行運輸,還要對水電和通訊進行有效處理,減少高空作業中意外事故的發生。再次,施工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長。高層建筑的設計與施工都比較復雜,施工的計劃、組織以及協調的難度較大,作業過程中的意外情況等都會延長工期,加大工程量。
2、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經過國內技術人員的研究和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借鑒,目前我國存在一些現代的高層建筑施工技術。首先是逆作法,該技術是沿地下室軸線或其他支護結構打下支承樁,并對地下結構進行澆筑,實現地面上下的同時施工。其次是鋼結構施工技術,該技術以其速度快、強度高和工業化程度高的特點得到了廣泛應用,該技術要依賴于塔吊的起重技術和混凝土澆筑技術,施工難度較大。此外,建筑企業還常用整體滑模法和整體爬模法來加快施工速度,減少交叉作業。
二、高層建筑混凝土的控制
混凝土是目前我國建筑物采用的最主要的施工材料,混凝土的強度和混凝土的性能關系到建筑物的整體質量。相關的技術人員要注重對混凝土的選擇,采用合適強度的混凝土來維護高層建筑的整體質量。
1、混凝土的配合問題。高層建筑對建筑的承壓承重能力以及建筑強度要求較高,這就對混凝土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高層建筑的設計人員或者是施工人員對于限制膨脹率沒有統一的認識,設計者只是單純的對混凝土的抗滲等級和混凝土強度注明,對混凝土的限制膨脹率和混凝土的用途沒有加以區分和標明,這些配合中的問題給施工人員帶來了極大的施工難度。
2、合理配置混凝土配比和強度。在高層建筑施工前,相關的技術人員要根據建筑的要求對混凝土進行配比,以適應不同強度施工的要求。技術人員還要對配比的情況進行試驗測定,對水泥、砂土以及石子的數量進行合理的配置,選擇合適的混凝土強度來進行施工。此外,建筑技術人員還要按照《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來對混凝土的強度進行分批的檢驗和評定,對高層建筑不同施工部分使用不同強度的混凝土,加強建筑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
3、養護制度的實行。建筑技術人員不僅要加強對混凝土強度的配比和實驗,還要在施工過程中注意對混凝土的性能進行維護,減少原材料以及配料對于混凝土性能的損耗,嚴格養護制度。建筑的設計人員要制定專門的養護方案,配置專業的養護人員來對施工人員、水源以及養護時間進行詳細而專業的考慮,減少對關鍵環節的疏漏,確保養護方案的到位,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建筑物的質量。
三、高層建筑施工裂縫的控制
1、裂縫的形成原因。我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了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標準,裂縫的最大孔隙為0.2mm~0.4mm,但是無論是高層建筑的整體施工中還是在后期的使用中,混凝土結構出現的裂縫都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值。造成混凝土裂縫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溫度的變化以及含水量、水灰比和干燥速率等,這些原因都加速了混凝土的干燥。建筑中的裂縫不僅加大了建筑的危險系數,還對居民的生活以及建筑的整體使用質量造成了影響。
2、建筑設計中的裂縫控制。高層建筑的設計者要在外墻面的適當位置預留分隔縫,對構造的鋼筋進行合理的配置,最主要的是要考慮外加劑與混凝土的相互作用,減少高強度水泥的使用。為了減少建筑使用過程中的滲水,建筑的技術人員還要選擇大顆粒的砂石,減少建筑的整體用水量和水泥的用量。設計環節在建筑裂縫的控制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技術人員一定要加強對建筑設計階段的控制。
3、施工環節中的裂縫控制。技術人員在高層建筑的施工中,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現場指導,采用二次抹面和二次振搗的方法來減少混凝土中的水分和氣泡,并采用鋼筋網來預防裂縫的產生。此外,施工人員在進行建筑的砌筑時,要采取分塊施工或者分層澆搗的辦法來減少裂縫,注重對建筑濕潤度和溫度的保護,減少水分的蒸發和混凝土的收縮。養護人員在日常的建筑物的維護中,嚴格按照養護制度對建筑物的混凝土質量進行控制,減少裂縫產生。
四、高層建筑的測量控制
1、對高層建筑軸線和過程線的控制。在高層建筑的基坑施工中,要設置專門的軸線控制點和控制樁,利用經緯儀對建筑的樁位、承臺、墻體以及基礎梁進行放線,技術人員要嚴格控制放線的尺寸。在地面建筑的施工中,建筑人員要采用內控法,在設置的鋼板上標注軸線或者是軸線的控制點。此外,在過程線的控制中,要采用優質的夾板來對剪力墻進行澆筑,保證剪力墻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對不良情況及時的發現調整。
2、對建筑標高的控制。建筑標高的控制一般是依靠建筑洞口的預控軸線,建筑人員在施工中要確保引測點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減少施工澆筑和加載對軸線的影響。此外,施工人員還可以借用水準儀來檢測四個洞口的軸線是否是在同一水平面上,對標高的準確性進行控制。建筑的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要全力配合,減少施工中的細小誤差,加強洞口模板的支撐力度,實現對標高的準確控制。
3、對高層建筑垂直度的控制。高層建筑的質量不僅要靠標線和標高的控制,還要對垂直度進行控制。施工人員通常是采用吊線來對建筑的邊角柱進行垂直測定,保證建筑高度的100%垂直,在此基礎上進行混凝土的加固。此外,施工人員還可以借助激光儀加重錘來對建筑物的垂直度進行整體的校驗,提高建筑物垂直度的準確性。只有這樣,建筑物的水平以及垂直線都嚴格按照設計的標準進行,整座建筑的穩定性以及可靠性才能提高,高層建筑的質量才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結語
高層建筑大多具有樓層高、施工周期長、施工復雜等特點,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其施工技術的管理,以提高施工質量。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應該根據高層施工的技術要點和一些問題,針對重點項目進行施工,保證建筑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洪錄. 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 科技致富向導, 2012,(08) .
[2]郭子勤. 淺論高層建筑安裝工程施工協調的重點[J]. 價值工程, 2010,(24) .
[3]黃偉. 建筑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之探析[J]. 科技與企業, 2012,(07)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