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海
摘 要:森林資源可以說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因此我們必須實現對森林資源的高度重視,這不僅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有促進作用,同時對社會發展有積極意義。本文首先對如何利用近自然經營理論搞好森林經營工作進行探討,然后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近自然經營理論;森林經營
在各項經營活動的基礎上實現對森林生態系統內部的自然生長發育規律的充分利用就是指近自然撫育經營。在依托自然條件以及順應自然規律的基礎上通過人為措施實現對森林正向演替的加速。培育接近自然又優于自然是森林撫育經營方式的實質與特征,同時森林的功能也可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不斷的完善與優化。無論是人林還是天然次生林近自然撫育經營都可適用。
一、 “十二五”期間森林經營成效及存在問題
“十二五”期間一共完成森林撫育任務3.37hm2,定株撫育、生態疏伐、透光伐以及生長伐是在實際進行森林撫育工作時采取的主要方式。為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對幼林林分密度大、郁閉度高、種間競爭激烈現狀的有效改善,必須實現對結合實際情況實現對上述做法的科學利用。這不僅可實現對林地生產力以及林木生長量的有效提高,同時對森林的生長發育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性與穩定性也可在這一過程中實現有效的維護。當地林農就業以及經濟發展都在這一過程中得以順利進行,最終產生較大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
經過長期的實踐與發展我國森林經營工作已經取得顯著的成就,但在實際運行中還是存在諸多問題。相對簡單粗放以及模式單一是傳統經營措施的顯著特征,過于追求森林的生態功能而不能實現與實際情況的有機結合,森林的多功能經營被忽視,林地的生產力也不能在這一過程中實現最大限度的發揮。
二、如何采用近自然經營理論搞好森林經營工作
1.搞好作業設計規劃和年度作業設計編制
提前規劃是在實際進行作業設計地塊工作時首先需要滿足的條件,同時將流域作為基礎實現作業地塊的集中連片。培育目標以及現實林分生長階段作為主要依據與基礎存在于作業設計編制工作中。在實際對撫育技術進行確定時需要實現對林分結構以及立地條件的充分考慮,這可從根本上實現對撫育技術措施合理性的保障。表述清楚是作業設計文本必須滿足的一個條件,其中主要包括經營目標、目標樹種以及目標樹間距等。作業設計人員只有實現對森林撫育技術規定的透徹理解,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作業法與自然經營理念的有機結合。
2.選好近自然經營模式
中條山林區林木樹種較多,林相復雜,立地條件千差萬別,因此森林經營不能簡單地用一種模式統一概況,而是要根據不同的林分、不同的立地條件因林施策,采用能夠促進森林正向演替、達到林地最大生產力的相應的模式去經營。采用近自然經營,主要應掌握以下原則:一是所選擇的目標樹和保留木,應以鄉土樹種、珍貴樹種、高價值樹種為主;二是所培育的林分結構應該是穩定的、健康的、能夠利用自然更新力量實現林分的正向演替;三是經營措施盡可能借助天然更新力量。
(1)油松人工純林經營
對以水土保持、水源涵蓋為經營目標的油松人工林,采取選擇大徑材培育目標樹,通過干擾木伐除、樹盤整修、有機覆蓋等措施優化目標樹的水、土、光、熱條件,促進目標樹生長發育。同時確定闊葉樹更新目標樹,調整林分樹種組成,誘導林分向針闊混交林轉變。對立地條件較好的林分,采取以目標樹為構架的全林經營。伐除影響目標樹生長的干擾樹,適度保留耐陽樹種和亞喬木,加強對闊葉樹種的更新撫育,林中空地補植珍稀闊葉樹種,增加樹種的多樣性。
(2)油松人工退化林經營
對這類林分的經營目標是:逐步轉化為針闊混交林,通過引入闊葉樹種,促進土壤發育,提高林分質量,增加樹種多樣性,優化森林結構。主要經營措施有:確定合適的闊葉樹種,對林內進行塊狀疏伐,然后在林下進行植生組造林,對影響林下天然更新的幼苗幼樹的植被,通過割灌、修枝、疏伐等措施,促進天然更新。
(3)油松櫟類針闊混交林經營
選擇實生、耐陰、珍貴樹種為主的多樹種目標樹,針中留闊,闊中留針,保留亞喬木和目標幼苗幼樹,促進林下天然更新,逐步培養復層、異齡、多樹種恒被林。
三、近自然經營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森林經營目標的確定
應根據林種、樹種、每塊林分的立地條件合理確定經營目標。防護林的經營目標重點應放在林分穩定健康、碳匯量大、生物多樣性良好、能充分發揮其生態防護功能,同時兼顧大徑級優質木材生產的,目標林相為多樹種混交、上中下層林冠復合、幼中近成異齡結合的林分;用材林的經營目標重點應放在生長量大,生產中大徑材為主要目標,碳匯功能強,生物多樣性較好,同時兼顧生態防護功能發揮,目標林相為復層、異齡、混交的林分。培養生態功能強大的恒被林分。
2.目標樹的確定
目標樹一定要選擇森林生態系統演替的頂級樹種和具備優良遺傳基因的樹木。目標樹要為樹干通直、冠形豐滿、活力旺盛、生長良好且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的實生優良單株。生態目標樹和特殊目標樹(稀有珍貴種源樹)不受樹齡和樹高、胸徑、起源的限制。
3.建立以目標樹為架構的全林經營
在充分滿足目標樹生長條件的同時也要關注目標樹以外其他樹木的生長發育,提高全林生長量、價值量和中間收益的撫育經營方法。具體措施,就是在加強目標樹管理的同時及時清理林內的病腐木、枯立木、被壓木,為目標樹以外的優勢木生長創造空間,提高全林生長量;作業經營間隔期5.0a~7.0a,最短經營間隔期不少于3.0a。同時加強林下更新管理,對已有天然更新要加強保護,促進多樹種的天然混交更新。實行全林經營既能充分發揮林地的生態功能,又能實現大徑級木材儲備的長遠目標,實現森林的可持續經營,符合我國林業發展的戰略方向。
4.人為輔助措施在近自然經營中具有重要意義
人為輔助措施培育的森要資源與未經人為干擾措施森林比較,不同之處有:一是人工選擇的目標樹和保留木一定是那些質量最好、生命力最旺盛的林木;二是人工選擇的目標樹和保留木,既要考慮到生態價值,又要考慮到經濟價值,所以不管是人工林還是天然次生林,都需要采取積極的人工干預措施。
參考文獻:
[1] 李明桂,劉佳,魏浩亮,等.淺談運用近自然經營理論搞好森林經營工作[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2).
[2] 余波,陳家德,馮涼,等.運用近自然林業理念和方法在四川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對策與舉措[J].四川林業科技,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