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摘要:工會工作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和中國工會十六大為指導,圍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市總重點工作任務,以全面加強院務公開民主管理為重點,切實增強工會的參與能力、維權能力、幫扶能力、凝聚能力和創新能力。文章圍繞如何發揮工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依法維護作用、幫扶保障作用和教育引導作用而展開論述。
關鍵詞:工會;維權;職能作用;重點工作
中國工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根據新的形勢任務要求,工會工作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和中國工會十六大為指導,圍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市總“三服務一加強”(服務黨的中心工作,服務職工群眾需求,服務社會和諧穩定,加強基層工會建設)的重點工作任務,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堅持工會工作融入企業中心工作和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原則,以全面加強院務公開民主管理為重點,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依法維護作用、幫扶保障作用和教育引導作用,切實增強工會的參與能力、維權能力、幫扶能力、凝聚能力和創新能力,努力使工會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使工會組織真正成為職工群眾信賴的“職工之家”。
按照以上指導思想,在充分發揮工會組織職能作用的同時,結合我單位工會工作實際情況,今后要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以加強院務公開民主管理為重點,推動工會工作再上新水平
繼續抓好院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的鞏固、深化、完善和提高。進一步規范我單位職工代表大會的組織形式、職權職責、議事程序,及院務公開的基本內容和渠道。一是完善職代會各項制度,不斷提高職代會和職工代表組長會參政議政質量,真正讓職工代表參與到制定行政領導工作報告、籌劃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實施機制體制改革等重大事項決策的全過程。凡是涉及企業發展的重大決策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都要充分發揮職代會作用,傾聽職工的意見與呼聲,集中職工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二是充分利用干群懇談會、職工代表組長會、工會委員座談會和局域網絡推進院務公開,廣泛聽取職工群眾對我單位各項工作實施落實情況的意見和建議,確保職工話語權、發言權落到實處。繼續堅持提案制,確保職工意見及時送達黨政主要領導干部手中,努力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二、強化維權工作措施,加大維權工作力度
認真落實國家各項勞動法律法規及政策,在維護企業大局和長遠利益的同時,進一步實現好、維護好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保護好、發揮好職工群眾的積極性。著力完善職工維權保障體系,真正做到“想職工所想、急職工所急、辦職工所需”,最大限度地為職工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使全單位職工共享企業發展的豐碩成果。同時,協助黨政領導妥善處理職工思想問題,做好化解矛盾、理順情緒、釋疑解惑工作,教育和引導廣大職工堅定信心、顧全大局,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系,熱愛企業,投身發展,為建院改革創新創造和諧的環境。
三、加強職工教育培訓,建設素質過硬的職工隊伍
(一)在堅持開展“雙文明”競賽的基礎上,結合我單位人才隊伍建設、技術研發、設計創新、質量創優,大力開展設計比武、技術練兵等活動,營造“比、學、趕、幫、超”的環境。大力弘揚 “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激勵廣大職工立足本崗,學趕先進,建功立業,為企業發展多做貢獻。廣泛組織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及合理化建議等活動,團結和動員廣大職工為加強企業管理、推動科技進步、提高設計水平、服務質量水平和打造企業品牌貢獻力量和智慧。
(二)進一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大力弘揚企業文化,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立足本崗本職創佳績,為企業持續發展做貢獻。精神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它產生于物質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的實踐之中,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在一定的社會背景、意識形態影響下逐漸形成的一種精神理念和文化意識。結合時代要求和行業特點,提煉企業文化核心理念,確定企業核心價值理念觀、經營服務理念,并通過豐富的活動載體,構建濃厚的企業精神文化氛圍,做到“以活動促文化、聚精神、強實力”。根據我單位發展的實際,完成企業愿景、理念和發展戰略的修訂,并對《企業文化手冊》進行新的一輪修改和宣貫,以全新的企業精神為實現企業目標提供精神動力。同時繼續營造“以活動促文化聚精神”的良好氛圍,廣泛開展職工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和青年聯誼等活動,不斷豐富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企業文化已成為我單位發展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實施送溫暖工程,積極為職工群眾排憂解難
工會干部要成為職工群眾信賴的“娘家人”,要“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為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經常深入到職工群眾中,傾聽職工的愿望和呼聲,了解他們的疾苦和困難,及時給予他們關心和照顧,盡最大努力為職工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使職工群眾切實感受到工會大家庭的溫暖;繼續關心職工生活,不斷提高食堂服務管理水平和家屬樓物業管理水平,落實醫保聯網、職工體檢、婦幼保健等勞動福利。進一步堅持走訪、慰問制度,及時做好對困難職工及家庭的幫扶,完善特困職工檔案,全面準確地掌握特困職工的家庭情況,做好動態管理,積極籌措資金,公平公正公開地合理使用資金,把溫暖送到需要幫助的職工家里。
五、加強工會自身建設,增強凝聚力,切實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進一步擴大工作覆蓋面,全面提高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隨著企業的發展和用人制度多樣化改革,不同身份的職工在企業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保障他們的權益、關心他們的生活,就是關愛職工隊伍。工會組織必須與時俱進的探索切實可行的教育、管理方法,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使不同身份的職工融入到我單位的生產經營中去。各分會要對不同身份的職工一視同仁,主動組織他們參加崗位教育培訓和各類文娛活動,構建和諧穩定共贏的勞動關系。
(二)進一步加強職工小家建設。職工小家建設是加強工會自身建設的基礎,加強和鞏固職工小家建設,全面提高分會工作活力,更好地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是企業工會今后需要思考和解決的一項重要內容。不斷完善職工小家評比、考核及獎勵,出臺優秀職工小家評選及獎勵辦法等。我們必須積極適應企業經營生產形勢、管理體制、組織結構、職工需求,努力探索職工小家民主管理、民主參與、民主監督的新途徑、新方法,健全工作新機制、新措施,使職工小家更好地為職工服務。
(三)進一步提高職工代表參政議政的水平。不斷加強職工代表的學習能力,增加培訓力度,形成定期化、系統化的培訓機制。通過培訓學習使職工代表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了解職工代表的光榮與使命,提升參政議政的能力和水平。使職工代表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履行好職責,積極參與民主管理,為企業的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四)進一步推進工會干部隊伍作風建設。按照習總書記“三嚴三實”的要求,充分調動和發揮工會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把工會建設成為黨組織靠得住、行政離不開、職工信得過的群眾組織。做好新形勢下工會工作,關鍵是建設一支政治過硬、維護大局,熟悉經濟、了解政策,關愛職工、敢于維權的工會干部隊伍。重點要在兩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強工會干部思想建設,強化干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群眾意識、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模范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牢固樹立宗旨觀念和服務意識,增強服務職工的主動性,以維護職工權益和全心全意服務職工的扎實工作,不斷贏得廣大職工群眾的信賴。二是深入開展業務知識培訓,在學習工會業務的同時,重點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和企業管理知識的專項培訓,努力培養復合型工會干部。不斷提高工會服務大局、推動發展的能力,團結職工、維護穩定的能力,依法維權、依法治會的能力,協調各方、解決難題的能力,把握形勢、開拓創新的能力。
漢代的賈誼曾提出“以民為本”的主張。企業要長久發展,也必須以“民本”思想為主導,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抓住機遇,放眼未來,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團結和依靠廣大職工群眾,緊緊圍繞各項任務和工作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為企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