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桂紅

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是時代的呼喚,是現代社會對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當前教師的首要任務。對于小學生來說,創新不是發現前人未發現的、未創造出的東西,而是在學習和探索新知的過程中,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做法。那么,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呢?
一、師生關系要“親”,提供創新的保證
“情感是小學生智力發展的翅膀”,人在心情愉快的時候智力水平可以發揮到最佳狀態。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要充分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學好數學的。要多運用表揚和鼓勵性的語言,給每個學生以自信心。如:“你真聰明”、“你敘述得非常流利”、“你的聲音真宏亮”、“你站得真直,就像解放軍叔叔一樣”、“沒關系,你再想想,等會兒再說”……運用這些語言,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無限關愛,在愉快的情緒體驗中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為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提供保證。
二、導課要“巧”,打好創新基礎
導入新課是新授課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成功的導課能穩定學生情緒,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迅速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巧妙導課,為學生自主探索新知作好鋪墊。如學習“三位數的數法”時,教師可先出示‘100以內的數表,復習兩位數的數法,再從表中任選一個數來“變”,如42—142,問學生由幾位數變成了幾位數?三位數又怎么數?大家試試看。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探索新知,既自然,又突破了難點,為學生自主探索新知打下基礎。
三、新課要“放”,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放”即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學習的自由,包括“想”的自由、“說”的自由、“操作”的自由等等,不要總擔心學生學不會。要轉變教育觀念,大膽地“放”,放心、放權、放手,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1、要放心,給學生“想”的自由。
有了巧妙導課這一重要環節,再自然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教師大可放心,大膽讓學生嘗試自學,給他們思維一個自由的空間。要讓學生充分地想、獨立地思考,教師不作任何提示、暗示。如教學“口算除法”42÷3時,教師可打破常規,都有他自己的理由,請他們想想為什么要這樣做,這種辦法是不是最好的辦法。讓學生充分地想、充分地說,在“想”和“說”中明理,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2、要放權,給學生“說”的自由。
教師要改變“一言堂”的做法,變“滿堂灌”為“合作討論式”,盡量讓學生多說,教師少說,讓學生全體參與學習。可采用小組討論的合作學習形式,讓學生都有“說”的機會。匯報討論結果時,也可打破慣例,不一定要老師點名發言,學生可自由站起來發言。當意見不同時,大家可自由爭論,各抒己見,爭得越激烈越好,才能撞擊出智慧的火花,萌發創新的靈感。
對學生的嘗試自學和發言進行評價時,教師也可把權力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來評價學生。對嘗試自學的列式或計算,可由學生當“小老師”給做題的學生打分或進行星級評定,對討論后發言的學生,答得較好的大家自動報以熱烈的掌聲進行肯定和鼓勵,說得不完整的其他學生自動起來修改或補充。
對于例題和新內容的出現,也不一定要老師去出一個固定的題來給大家解答,可以讓學生自己出題自己解答。如應用題的教學,可由老師出一個畫面、線段圖、幾個一步應用題等,讓學生看畫面、線段圖編應用題或由幾個一步應用題組合成兩、三步的應用題,再由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討論交流解答,體現學生對知識的再創造。
3、要放手,給學生“操作”的自由。
動手操作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舍得放手,多給學生自己動手的機會,決不能包辦代替。如教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時,就可以讓學生多動手,在具體操作中理解“倍”的概念。先讓學生擺一擺,由老師說要求學生擺,學生說要求讓學桌擺等。會實際動手操作“一個數是另一個靈長的幾倍”的后,再讓學生動手畫一畫,畫○、△或小棒等,來抽象地表示“倍”的概念,最后再靈活運用“倍”的概念,如學生拍兩下掌,教師拍六下,(××;×× ×× ××)問學生:教師拍的掌聲是你們的幾倍?讓學生由具體到抽象再到應用,都是在靈活動手的過程中完成,體現學生的主動參與,在操作中培養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四、練習要“活”,培養創新的能力
練習是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實踐的主要形式,是形成和發展學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練習的設計上,要講求一個“活”字,不單練基本題,還要注意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題,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提供肥沃的“土壤”。
1、選條件組合應用題。
教學了“相遇問題”后,可設計這樣的練習:
①甲、乙兩車同時從兩地相向開出;
②甲車行50千米/小時;
③乙車行40千米/小時;
④甲車比乙車多行10千米/小時;
⑤乙車比甲車少行10千米/小時;
⑥甲、乙兩車共行90千米/小時;
問: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讓學生選擇合適的條件解答這個問題,這類型的練習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基礎。
2、一題多問的練習。
學習了“百分數的應用”后,可設計這樣的練習:某班有男生30人,女生20人……?讓學生補充問題。學生經過獨立思考,為這道題提了6個問題:(1)女生人數是男生的百分之幾?(2)男生人數是女生的百分之幾?(3)男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4)女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5)男生人數比女生多百分之幾?(6)女生人數比男生多百分之幾?
通過這種練習,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之一。
3、一題多解。
“口算除法”中42÷3一題,除了書上講的方法,學生又想出以下幾種計算方法:
教師對這些做法要大加肯定,鼓勵學生求異思維,再找出最佳辦法,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總之,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獨立思考、大膽動口、靈活動手、積極思維、主動參與、探索新知的過程,逐步培養創新的意識,具備創新的精神和創新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