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代大學生無論是消費方式還是消費心理都受到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雖然說大學生文化素養相對比較高,消費觀念整體呈健康的發展趨勢,但是畸形的消費心理仍然存在大學生生活中。所謂畸形消費就是大學生中出現了一些不良的消費心理和消費方式,這些畸形消費無論是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樹立還是對整個校園健康環境的建立都是一個嚴重的障礙。本文通過社會心理學簡要分析大學生畸形消費的存在現象。
關鍵詞:大學生;畸形消費;社會心理學
伴隨著經濟的增長和科技的進步,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是我國消費市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消費市場中的一個主流消費群里。然而大學生消費能力在擴大的同事消費方式卻出現了畸形。面對豐富多彩的市場,很多大學生漸漸失去理性消費的概念,對如何合理利用金錢失去認識。大學生群體中之所以會出現畸形消費是受到社會和自身等方方面面的影響。
一、當下大學生的畸形消費
1.1消費水平提高但消費出現兩個極端分化
根據某項調查,1995年我國大學生平均消費水平在每個月300元之間,1998年大學生平均消費水平在每個月480之間,2005年大學生的平均消費水平達到了每個月700,近些年,大學生的消費水平突飛猛進,達到了每個月消費2000左右的金額。可見我國大學生的消費水平在不斷提高。從平均數據分析來看,這個現狀是健康發展的,但是在大學生群體中存在著貧富兩極的現象。有些學生因為自身家庭條件優越,每個月生活費超出大學生平均消費水平,有些貧困學生的消費水平遠遠低于大學生平均消費水平。加上這兩種學生在消費心理上面的不同產生了兩極化消費方式。鋪張浪費和省吃儉用形成鮮明的對比。
1.2攀比消費
所謂理性消費通俗來說就是在買東西前考慮自己是否需要該物品,是否條件允許買該物品。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看就是消費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消費行為作出合理的決定。在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中,缺乏了理性消費的意識。年輕人對新事物的熱情以及周邊生活環境的影響,讓大學生在消費中盲目、攀比。例如現在流行的蘋果手機。蘋果手機是當下潮流手機,尤其受到年輕人的喜愛與追捧。蘋果手機的更新換代頻率也相對比較高。在年輕人眼中,手握這新款蘋果手機成為了一種時尚,一種潮流。這種顯現在大學生中也表現出啦。大學生對手機,電腦以及其他科技的追求都始終抱有積極的心態。很多學生學生不惜省吃儉用,不吃飯省下生活費來買電子產品。這個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成長和學習。虛榮心態和攀比心態嚴重腐蝕了大學生的消費心理。
1.3盲目消費
現在的大學生群體中,很少有學生能夠認識到理財的重要性。他們對自己的生活費用不知道如何合理規劃。對自己的消費行為沒有記錄,沒有計劃,盲目消費。特別是現在信用卡對學生開放,很多學生習慣了提前消費,對自己的消費水平與現實生活的關系沒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加上收到現在家庭教育的影響,大學生主要生活消費還是來源于父母,沒有一個經濟獨立的意識。
二、從社會心理學簡析大學生畸形消費
2.1 社會消費主義的影響
消費主義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后的一個必然現象。因為生活條件改善,人們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能力都有了轉型,而消費主義就是對物質的盲目和持續追求,一個畸形的價值觀念。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新鮮事物充滿熱情,但是大學生群體中對事物的是非明辨能力相對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社會消費主義追求物質生活的理念對正在處于成長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錯誤引導方向。在學生群體中已經出現以消費主義為消費心理的現象。他們會用消費主義的觀念來為自己的錯誤消費做解釋,認為或者就要追求生活,享受生活是一種時尚,是一種品質。
2.2西方消費觀念的影響
我們提倡學習西方先進的思想,但是西方有很多邏輯思維并不適合中國的實際發展。比如說西方的后現代主義思想,講究的是非理性,虛無主義,有的學生會過度學習這種思想觀念,受到這思想的影響,會讓大學生在消費上面不考慮現實而盲目消費,養成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費習慣。這樣的消費心理嚴重阻礙了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的健康發展。
2.3大眾群體消費心理的影響
①從眾性消費心理。從眾心理是當下大學生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他們總覺得不跟著大家一致的步伐會被另眼相待。什么流行就想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如同一個班都用了五六千的蘋果手機而自己卻用了兩千多的安卓手機,這種差距會讓用安卓手機的學生產生心理困擾,覺得別人會嘲笑他,從而逐漸失去自己,受到他人消費觀念影響而進行不合理消費行為。
②虛榮心引發的消費心理。過度的自尊心理導致心理扭曲形成虛榮心,盲目攀比,過分在意外界人的眼光和評價。虛榮心極其容易引發學生在消費行為上面的錯誤決定。當因為消費而滿足了虛榮心后,這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和自我滿足會持續膨脹,以至于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和思維方式。
③社會大眾媒體的影響。學生的消費定位和消費方向受到大眾傳媒的影響。 現在自媒體發展迅速,商品更是琳瑯滿目。很多商家利用這個特點對商品進行過度夸張的宣傳,甚至利用明星效應來放大產品優點。有些媒體會利用自身優勢進行產品的過度炒作,在大學生中灌輸產品價值,引導學生消費。
總結:
從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大學生的畸形消費收到了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非常之深,身為為學生,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一個正確的消費觀, 并且堅定自己的消費立場,不盲目,不攀比。作為社會,我們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引導大學生的消費觀。自發形成一個健康良好的社會風習,讓大學生能夠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學習成長,減少大學生畸形消費現象。
參考文獻:
[1]胡娟.《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研究》.心理科學.
[2]王英民.《大學生消費現狀分析與對策》.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張志祥.《當代青年消費行為扭曲的原因透視》.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作者簡介:賈慧耘(1984.05.20)女,名族:漢,籍貫:河南省平頂山市,職務:教師,職稱:初級助教,學歷:本科,單位: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