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傾城
前女友的實惠存在
□葉傾城

打電話來求助的女孩子,聲音小小的:“我們不是在戀愛,也不是在沒有戀愛。”
我說:“我聽不懂……”
他們交往之初,男方父母就反對。他呢,開始態度很堅決,后來不太堅決了。
我說:“我還是聽不懂。”
她有點小小的著急了:“就是,他以前一直說要堅持,現在不說了。”
我說:“不說堅持,那就等于是放棄?”
她停了很久:“……不算吧。”
不是獲得就是失去,不是戀愛就是普通人,不是堅持就是放棄,難道世上還有第三條道路?
“那你們現在是什么關系呢?”
更長的沉默:“……不知道。”
單刀直入也可以很溫柔:“我猜,你們已經說過分手了。”
“嗯。”
“應該是你說的。其實你不是真想分手,你只是想借此讓他挽回。這不是你第一次說,但是這一次,他借坡下驢,順勢同意了。”
我是否太冷酷?我聽見她長長地舒出一口氣:“我的朋友也都說我們已經分手了。可是……他還是對我很好。”
“怎么個好法?”
“就是,我不理他的時候,他還是會找我。這幾天變天,他就給我發短消息叫我加衣服。如果我們已經分手,他為什么還要這么關心我?”
“發個短消息就叫關心?聯通、移動逢年過節就給全國用戶發短消息拜年,難道我能認為全國用戶都在和這兩家公司談戀愛?”
不必問已經分手的男人為什么還要來找你。
無熊掌,魚也可;無魚,蝦也可;連蝦都沒了—那青菜豆腐也行。這是很多男人的戀愛觀。
既然仙女新歡還不曾手撐降落傘,亭亭地落在他面前,閑著也是閑著,不妨繼續與糟糠舊愛調個情,廢個話,甚至還能間或在一起。
前女友是一種很實惠的存在:已經很熟了,不用再耗費時間溝通;都說過分手了,也不擔心要負責的事——普通朋友,有什么可負責的;尤其是前女友還心存幻想,難免會更好好地表現,曲意承歡,甚至可以比戀愛時還更加過足大爺癮。
前女友,就是傳說中的備胎: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揮之即去。
要想擺脫這種位置,首先得面對現實:你,已經失去他了。“不是在戀愛,也不是沒有戀愛”,這種狀態就相當于:不是及格,也不是不及格;或者,不是活著,也不是死了——真實世界里,從來沒有這種事,后者有時候在玄幻小說或者盜墓小說里會出現。
多么困難,多么不甘愿,都得接受現實。別說“狠不下心”,女人不對自己狠心,男人遲早對你狠心;別說“做不到”,世上沒有做不到的事。
《儒林外史》里一個很殘忍的故事:一個讀書讀傻了的老儒叫王玉輝,女婿病故之后,女兒誓要殉夫。公婆驚得淚如雨下,娘家媽痛哭流涕,王老秀才卻說:“我兒,你既如此,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難道會阻攔你?你就這樣做罷。”
就這樣,女兒八天八夜未飲食,活活餓死,母親哭得死去活來。王老秀才卻仰天大笑:“死得好!死得好!”大笑著,走出房門去了。
替女兒請過烈婦旌后,王老秀才出門去,見船上一個少年穿白的婦人(白是孝服,這個少婦在為丈夫或者父母穿孝),他又想起女兒,心里哽咽,那熱淚直滾出來。
他的眼淚是假的嗎?當然不是。但,能因為這哽咽,否認掉他的殘忍嗎?封建禮教殺人不見血,他是替禮教拿刀的人。
就好像你的前男友,他的關心也許是真的。但他確實已經離開你了。
選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