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峽時報》10月15日文章,原題:以共產黨為主題的旅游促進中國農村脫貧去年年初前,神山村的彭夏英(音)女士和她的丈夫過著苦日子。但去年春節習近平主席去了神山村之后,他們的日子發生了轉變。
神山村位于中國的革命老區腹地,風景如畫,但卻是窮鄉僻壤。這個村子2005年才通上公路,是井岡山地區最后與外界通公路的地方。彭夫婦倆一年靠9000元左右收入過日子,其中1/3來自砍毛竹,剩下的來自扶貧補助和養殖當地政府提供的山羊。
習近平主席視察神山村的舉動促使當地官員全力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50歲的彭女士和她鄰居家的磚瓦房屋頂和墻面經過了翻新加固,還安上了新的衛生設施。但最顯著的變化是突然涌入許多游客,他們很多人穿著當年紅軍所穿的灰藍色軍裝。
有專家表示,近年來民眾對中國革命歷史的興趣——或說“紅色旅游”——激增,原因是一連串的重要紀念日勾起了公眾對過去的回憶。今年是南昌起義及解放軍成立90周年,這對兩大事件的發生地江西是雙重紅利。據該市副市長劉洪平(音)稱,該市每年的訪客約百萬人次,近年來每年都增加30%。茅坪鄉黨委副書記熊斌(音)介紹,習近平視察后,去年有大約9.8萬人走一個小時的蜿蜒山路到神山村參觀。相比之下,2015年訪客“幾乎為零”。他預計今年會增加到13萬人?!拔覀兺貙捔耸欣锏缴裆酱宓牡缆?,這樣大客車更容易過來?!?/p>
覺察到商機的彭女士在自家開了個小飯館,而她的丈夫則用當地的毛竹制作手工藝品。但耕種仍是農村的支柱,因此政府還在深化農村改革,包括土地所有權及承包經營權的改革。熊先生表示,由于旅游收入及扶貧項目的加強,井岡山市將是今年能夠宣布脫貧的首批城市之一。
紅色旅游能否成為長久的增長引擎存在不確定性。一旦周年紀念活動結束,紅色旅游的人氣很可能下降。這也是當地政府抓住機會擴大知名度的原因。江西希望憑借其中國最綠色、最生態多樣性地區之一的名頭發展農業和生態旅游業。熊斌說:“我們的最終目標不只是消除貧困,還有通過科技援助和教育,讓我們的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薄?/p>
(作者閆亮[音],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