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才
內容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教育的發展。教育也在順應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改革,學生們的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尤其是高中生,面對繁重的學業,通常是不懂得如何進行自我調解。因此,高中班主任就擔負起了輔導學生心理的重任,需要班主任對學生時刻關注,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與一些行為的改變,并及時能夠給予心理輔導,這樣就能有效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保證學生心理健康。
關鍵詞:班主任 心理健康
班主任作為整個班級最重要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教育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班主任要做好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引導,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對于高中生來說,課業負擔比較大,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學生全天的神經都是緊繃的,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感到迷茫,焦躁甚至有厭學棄學的想法,這時教師就要對學生以正確的引導,使學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的發展。并且,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還要時刻對學生心理健康進行關注,最終讓學生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指導的意義
1.有利于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當前我們的教育已經是素質教育的時代,因此,高中班主任在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注重對學生德育的培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在高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指導有利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展開。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才會使學生養成善良正直的優良品格,在學生將來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能夠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
2.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老師對高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以希望學生能夠開發自身的心理潛能,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并最終形成健康的心理以及良好的人格為目的。 高考對于高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考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但是與此同時,高考的壓力又會讓他們喘不過氣來,這就造成了過重的心理負擔。并且高中生的思想發育得仍不夠成熟,因此對于自己的未來也比較迷茫,這時就需要班主任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的輔導,來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學生解壓。教師可以通過舉行不同形式的活動或主題班會,針對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態來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識,讓學生學會自我調節,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二.高中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高中班主任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夠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形成優良的人格非常重要,但是大部分高中班主任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不夠,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夠重視,仍然認為,高中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而與學習無關的內容則最好少涉及。這種錯誤的想法往往會導致班主任對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而不能達到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
2.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情況欠佳。高中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同時高中的班主任也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并且班主任的壓力往往不是單方面的,還有來自家庭與教務的。因此班主任的精神壓力也比較大,自身的精神狀態欠佳,班主任都沒有一個健康的精神狀態,那么又怎能教育出心里健康的學生呢?
三.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有效心理健康指導的方法策略
1.提高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工作的重視程度。對于高中生來講,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是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也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對高中生進行思想教育之前,班主任首先要清楚學生的性格和心理特點,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使學生的心理保持健康狀態。班主任將工作做到位,那么學生在學習期間心理就不容易出現狀況。
2.提高班主任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積極性。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之前,要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的學習。只有事先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掌握以后,班主任才能有底氣有信心開展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且以此作為動力,積極地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過程中。學校還應積極鼓勵教師的工作,對教師進行物質與精神的鼓勵 提高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性。
3.加強班主任教師自身心理素質的培養。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教育出具有健康心理的學生,因此學校也應為班主任教師定期舉行心理釋壓活動,用這種方法來改善教師的心理狀況,并且教師也應利用所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來自我調節。學校也要加強對教師的心理健康的關注,提升班主任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
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加以準確把握,是提升心理健康指導有效性的一種有效措施。在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緩解自身的考試壓力,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指導的有效方式。因此高中的班主任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的基礎上,還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班主任只有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用適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輔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學生以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來度過難忘的高中生活。
參考文獻
[1]楊文強.高中班主任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J].新課程學習(中),2015(3).
[2]王嘉煒.高中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指導工作分析[J].文理導航(中旬),201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