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葉
本文從鄧川鎮被列為洱源縣生態農業示范鎮以來創建工作開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鄧川鎮生態農業示范創建的對策和建議。
1 鄧川鎮目前生態農業創建工作實施情況
1.1 強化組織領導,統一思想抓落實。及時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鎮長為組長,分管農業工作的副鎮長為常務副組長,鎮四班子其他領導為副組長,相關站所負責人、村黨總支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為成員的鄧川鎮生態農業示范鎮創建工作領導組,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和技術指導組,負責日常業務和技術指導工作。
1.2 明確目標任務,壓實責任抓落實。在廣泛征求鎮屬相關站所和村組意見的基礎上,結合鎮情,制定并下發了《鄧川鎮生態農業示范鎮創建實施方案》,細化了無公害、綠色種植推廣,畜禽標準化健康養殖,農業面源污染等生態農業示范鎮創建9大項目,明確了相關責任站所和責任人,切實將生態農業示范鎮創建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
1.3 細化工作任務,突出重點抓落實。一是全面推廣綠色種植。2017年實施綠色水稻種植7192畝,實現轄區內的綠色水稻種植全覆蓋,推廣生態大蒜示范種植1000畝,海菜400畝。二是認真抓好40畝生態大蒜示范種植。三是抓實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相關項目的申報實施。積極配合縣農業局做好投資7699.43萬元洱海流域面源污染綜合治理試點項目報建相關工作。四是抓好標準化健康養殖有序推廣,投資600多萬元建設村級畜禽糞便收集站3個,投資70多萬元的規?;B殖場污水收集利用項目以及投資200多萬元的分散式養殖污水收集利用項目正進行前期申報。五是抓實節水農業和環保工程實施。實施新一輪“三退三還”,目前,完成森林資源保護4.4萬畝,生態效益林補償3.86萬畝。六是抓好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目前已流轉土地1935.65畝。七是抓好電子商務服務站組建。目前鄧川鎮電子商務服務站已完成選址,正進行規劃設計。
2 存在的問題
種植結構單一,綠色種植面積有待進一步擴展;農業技術培訓力度不夠,在“引進來”和“走出去”上有待突破;項目資金綜合協調和上下對接力度不夠,導致項目進展緩慢;新形勢下生態農業示范鎮創建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有待進一步摸索和創新。
3 鄧川鎮創建生態農業示范鎮的對策與建議
3.1 合理布局種植業,加強生態屏障建設
①圍繞控氮減磷目標,抓好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積極推廣優質無公害特色農業生產,重點實施好洱海流域測土配方、平衡施肥項目;②以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契機,大力發展林產業。重點抓好泡核桃、華山松、梅子等非木質產業開發基地建設,促進林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強化鄉村重點綠化工作;③以國道、縣鄉道、進村入組公路、沿湖沿河周邊、村莊四旁植樹造林為重點,利用冬春造林的有利時機,全面推進鄉村造林綠化工作;④加強濕地資源保護力度。以農業濕地生態系統、濕地恢復、示范區等項目建設為主線,繼續抓好入洱海湖泊、河流生態修復、鄧北橋濕地、三南濕地建設等工作;⑤加大水土保持和水源林涵養力度。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切實抓好天保工程森林管護和生態公益林建設項目。
3.2 控制發展生態養殖業,科學處理畜禽糞污
①適度規模養殖,著力發展壯大乳業。實施控制存欄,提高單產工作,優化牛群結構,提高機械化奶牛單產水平,加快良種繁育體系建設;②科學引導,著力發展草食畜禽養殖。積極推廣“糧—經—飼”三元種植,大力開展冬閑田種草,擴大牧草種植面積,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③減排減污,科學處理利用畜禽糞污。增強群眾的清潔意識和生態意識,增加投入建設中溫沼氣站、畜禽糞便收集站等設施,利用畜禽糞污增加土壤肥效,減少化肥使用,提高產品質量。
3.3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生態農業發展基礎
①深入開展中低產田地改造工作。圍繞中低產田地改造建設目標,以規劃為依據,以項目為紐帶,整合水利、農業、國土、煙草等部門資金和項目,按照各負其責、各投其資、各記其功的原則,著力實施好改造工作;②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和土壤改良。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狀、基本農田保護措施,控制各類項目建設占用基本農田,實施征地補償政策,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③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完善農村基本經營體制,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推進我縣農業產業化和生態農業的發展。
3.4 積極實施農產品品牌化戰略,促進生態農業快速發展
按照“產業發展生態化,生態建設產業化”的要求,立足鎮內特色農業優勢,切實抓好目前國際國內普遍推行的ISO14000認證、ISO19000認證、有機食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無公害食品認證和水產品加工企業質量認證等工作,繼續鞏固和擴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生產規模,加強技術更新改造,發揮龍頭牽引作用,提高農產品市場竟爭力。
3.5 加強農業科技培訓,全面提高農技人員和農戶的綜合素質
采取輪訓與集中培訓相結合,聘請上級部門專家來鄧川或派技術人員到省州相關部門進行生態農業、農產品安全生產、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學習和培訓,增強技術人員的知識素養,全面提升服務水平。
總之,生態農業示范鎮創建是一項長期性、綜合性的系統工程。作為洱源縣洱海保護最后一道生態保護屏障,建設生態文明是鄧川實現科學發展的根本出路。需要我們在結合實際做好以上幾個方面的同時,全面規劃,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和企業的積極性,各個系統、部門通力合作,認真組織實施,不斷的總結經驗,完善措施,共同努力,鄧川鎮生態農業示范鎮創建目標的實現是指日可待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