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鑫
1 玉米畸形穗的癥狀、形成原因
1.1 禿尖。癥狀:在穗尖有少量或沒有籽粒。籽粒發育前期受到環境壓力的影響,包括:嚴重干旱和高溫,缺氮,葉部病害和多云天氣。
1.2 缺粒。癥狀:籽粒很少,僅有個別籽粒完成授粉。嚴重時,果穗只有零散的或不明顯的籽粒分布。原因:由于干旱和高溫導致花絲受堵,花粉脫落,造成果穗授粉不良。由于生長不均衡、除草劑藥害、昆蟲咬食和花絲受損等造成花粉供應量不足。缺磷也容易影響授粉。
1.3 籽粒未灌漿。癥狀:部分籽粒為一個空殼,只有表皮.原因:授粉時高溫干旱導致受精不完全,只完成胚的正常受精,胚乳沒有受精。
1.4 擰尖果穗(啤酒瓶果穗)癥狀:果穗行數減少一半,但是果穗的長度正常。 原因:7-10片葉受到外部壓力所致,如果全田噴灑乳酸合成抑制劑或煙嘧磺隆,尤其是和有機磷殺蟲劑混用,就會擾亂穗分化,導致穗行數分化缺失。
1.5 鈍穗綜合癥(啤酒聽果穗、生長受阻穗)
癥狀:果穗大小以及每行的籽粒數明顯減少,苞葉長度以及穗行數均正常,有 時1個莖節上的果穗數增多,在田中很少見或零星發生。
原因:雌穗形成期間(8-12葉),穗的頂端細胞分裂組織受到損傷,比如蟲咬、干旱、 低溫或營養缺乏,使其縱向伸長受到抑制。
1.6 旱災穗 癥狀:穗小粒少,尤其是穗尖,減少了籽粒數量。原因:營養生長中期到籽粒灌漿中期受到嚴重的干旱影響,另外,缺氮和高密度也可造成此種果穗。
1.7 拉鏈穗 癥狀:由于不同的籽粒排列造成有的果穗彎曲(像香蕉)。 原因:通常與嚴重干旱或授粉后葉片損傷有關。
1.8 滯育穗、空包穗.癥狀:穗基部發育正常,有稀疏的籽粒,但往上至穗頂端部分的發育提早停止,幾乎沒有籽粒。原因:在玉米抽雄之前,第12-14片展葉期間,噴施大劑量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造成正在發育的雌穗卵細胞出現障礙。
1.9 流蘇穗 癥狀:雄穗上長出果穗.原因:當分蘗的生長點受損,或是受到冰雹,霜凍,洪澇,除草劑,機械性損傷等都可形成雄果穗。有些更容易產生分蘗的品種,形成雄果穗的幾率增大地頭多,這也和地頭板結和飽和的土壤有關。
1.10 籽粒紅線 癥狀:紅線分布在籽粒的兩側并延伸到頂部。通常在果穗頂部普遍。 原因:授粉后期遇到低溫的環境,容易出現;溫光反應,品種之間有差異。
1.11 多穗綜合癥(花束穗) 癥狀:一個穗柄上生出許多果穗。有時可有5-6個穗,類似于花束。邊行的果穗可能發育好一些,也可能發育成啤酒聽穗或少數癟穗。原因:這種果穗最大可能是由于花絲抽出較晚或缺少花粉造成的。當雌穗上的花絲被害蟲咬斷以后,能接受到的花粉量大大減少,就會出現嚴重的叢生穗。
1.12 穗腐病 癥狀:部分或整個果穗的籽粒間出現白色、紅色或綠色的腐霉菌。感染通常由穗底部向穗尖發展,并侵染整個苞葉和籽粒,整個果穗皺縮,被感染的籽粒粘在苞葉上,不同品種感病性有差異。原因:病菌侵入花絲,花絲進入果穗內部侵染。
1.13 穗萌癥狀:在玉米未收獲時,籽粒就開始萌發出芽,且常伴隨著穗腐病共同發生。原因:品種苞葉緊且短,后期雨水較大,滲入果穗,高溫高濕適合籽粒萌發;偏施氮肥。
1.14 杠鈴穗 癥狀:玉米穗的基部和頂端發育正常,中部發育異常,沒有籽粒。
原因:具有甜玉米遺傳基因的品種上,在雌穗形成期遇到低溫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1.15 手掌穗 癥狀:雌穗頂端扁平,穗的中部開始還分出了幾個穗,猶如手爪。
原因:具有甜玉米基因的雜交種上,在雌穗形成期一旦遇到低溫障礙,出現這種穗的幾率就大。
1.16 果穗受蟲(鳥)害 癥狀:籽粒被破壞,傷口常會有霉菌滋生,并伴隨著穗萌。 原因:籽粒被害蟲咬食,通常發生在果穗的某一部分,蟲子通過苞葉從頂部進入果穗,部分受損的籽粒后期會被霉菌侵染。雨水聚集在果穗底部,導致穗腐病或穗萌。
2 防止畸形穗的必備措施
2.1 因地制宜選良種
春播玉米選用株型緊湊、矮稈、透光性好、莖稈粗壯、抗倒能力強、 生育期適中的優良雜交玉米品種。
2.2 合理密植
株型緊湊的玉米品種宜密植, 株型松散的玉米品種宜稀植; 土壤比較肥沃、施肥水平高的宜密植, 土壤瘠薄、施肥水平低的宜稀植。
2.3 控制水肥
盡量采用底肥+追肥的方式,控氮、增鉀、保磷。玉米抽雄前后是水分“臨界期”, 缺水嚴重時會造成“卡脖旱”和花期不遇,因此抽雄前后一旦出現旱情要及時灌溉。
2.4 人工措施
2.4.1 拔除小株、病蟲株
在玉米抽雄前后, 將少數沒有結棒能力的小株、病蟲株拔除。
2.4.2 及時采取人工輔助授粉
在雄花盛開、大部分雌花吐露后進行2~3次人工輔助授粉, 時間在上午10時左右進行。
2.4.3 削弱頂端優勢
當田間植株的雄穗露尖時,隔行或隔株將雄穗拔出,注意不要損壞功能葉。田間只剩下一半雄穗。
2.5 藥劑措施
2.5.1 玉米大小葉斑病防治
可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每隔7天噴1次, 連續噴2~3次。
2.5.2 玉米螟防治
用1.5%辛硫磷顆粒劑按1:15比例與細沙拌勻后, 在玉米心葉期撒入喇叭口內。粘蟲、玉米蚜蟲用40%樂果1000倍液噴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