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波+馬瑞+馬良俊
略陽縣城區人口密度大,蔬菜自給率低。本文從略陽縣蔬菜生產實際入手,通過對全縣的蔬菜專業生產基地分析,結合略陽縣地理條件,提出了科學應對措施。在城郊重點發展高效設施商品蔬菜,在有集貿市場的集鎮發展后備商品菜生產基地,在其余地方發展農民菜園子建設。通過擴大商品菜生產基地規模,加大財政投入,制定優惠產業政策,穩定蔬菜科技推廣隊伍,嚴把蔬菜產品質量安全,多渠道搞活流通,從根本上解決蔬菜自給率不足的問題。
略陽縣位于陜西省西南端,漢中市西緣。全縣幅員面積2831平方公里,屬北亞熱帶北緣山地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2℃,年平均降雨量860毫米。全縣轄15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145個行政村20個涉農社區,2016年全縣總人口20.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97萬人,全縣城區加上流動人口達8萬人,蔬菜的供需缺口很大。據統計,全縣每天銷售商品蔬菜達80余噸,年需要商品菜約3萬噸。2016年全縣蔬菜種植總面積5.32萬畝,蔬菜總產量5.35萬噸,商品菜種植面積0.4萬畝,商品菜產量1.5萬噸,本縣商品蔬菜市場自給率只有50%。
1 全縣蔬菜產業發展現狀
1.1 政府重視
近年來,縣政府把蔬菜生產作為解決城鄉居民蔬菜供應、豐富居民菜籃子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在縣城周邊新建蔬菜大棚1400余個。全縣有專業蔬菜基地鎮辦5個,蔬菜專業村8個,蔬菜種植大戶12戶,專業菜田2000畝,建成設施蔬菜大棚1500個。
1.2 典型引路,抓點示范,加強蔬菜技術指導
縣農業局結合我縣蔬菜生產實際,以中川壩、周家壩、接官亭三個蔬菜基地為重點,建立科技示范點6個,培育科技示范戶50戶,通過抓點示范,培養科技示范戶,帶動全縣蔬菜生產發展。
1.3 加強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工作
近年來每年引進蔬菜新品種60多個,開展試驗示范20多組,選出適應我縣種植的蔬菜新品種30多個,基地鎮辦蔬菜新品種覆蓋率達到100%,后備專業菜田良種覆蓋率達到90%。
2 蔬菜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蔬菜基地規模小
因基建征用,我縣商品菜基地面積銳減,本縣蔬菜市場占有率降到30%以下。加之地理條件限制,基地分散,規模偏小,不便于高效管理。
2.2 蔬菜生產水平低
2010年后發展的新菜區,生產布局不合理,商品蔬菜上市過于集中,淡旺季明顯,價格波動大,生產管理粗放,產量低,效益差。
2.3 基地生產條件差
因受到山區氣候條件限制,與周邊地區相比,春季升溫遲,秋季降溫早,年平均氣溫較低,光熱資源有限,發展蔬菜生產的優勢不強。
2.4 種植蔬菜比較效益較低,缺乏勞動力
近年來,大部分農村青壯年勞力都出外打工,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對我縣的蔬菜生產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3 蔬菜產業發展對策
3.1 切實加強對蔬菜生產的領導
要成立蔬菜生產領導機構,及時解決蔬菜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落實相關政策和保障措施,確保蔬菜產業健康發展。
3.2 擴大商品菜生產基地規模
主要以城郊6個基地鎮辦和有集貿市場的6個鎮為主,實施坡改梯和土壤改造工程,擴大商品菜田面積,到2020年,新發展商品菜田3000畝,確保全縣商品菜基地面積達5000畝,總產量達2萬噸,占縣城市場需求的66%以上。
3.2.1 著力加快一線商品菜生產基地建設
以縣城周邊6個鎮辦為基地鎮,以吳家營、橫現河、中川壩、接官亭、亮馬臺、天臺、金家河、周家壩等8個村為商品菜生產專業村,平均每個村商品菜種植面積確保在300畝以上,每個基地鎮平均不少于500畝。
3.2.2 切實重視后備商品蔬菜生產基地發展
重點在有集貿市場的5個鎮,選擇生產條件較好的地塊集中連片發展后備商品蔬菜生產基地1000畝以上,后備商品蔬菜總產達3000噸以上,發動農民戶均發展一畝菜園子。
3.3 切實加大財政投入,著力改善蔬菜生產的基礎設施建設
市、縣兩級政府要拿出一定財政投入,重點解決基地鎮辦8個專業村的蔬菜基地水利灌溉、田間道路、土壤改良等問題,到2020年全縣5000畝商品菜基地全部實現基礎設施配套齊全。
3.4 制定優惠政策,實現蔬菜生產的規模擴張
依法流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鼓勵和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在有條件的地方集中連片規模發展蔬菜生產;積極推行工業反哺農業政策,鼓勵和支持二三產業資金、人力等生產要素向蔬菜產業流動。
3.5 穩定蔬菜科技隊伍,抓好蔬菜生產的技術服務
要制定優惠政策,建立激勵機制留住人才,穩定蔬菜生產農業科技推廣隊伍。同時推進蔬菜技術產業化,鼓勵蔬菜技術人員用技術入股,提高蔬菜產業科技含量。
3.6 抓好蔬菜生產三品一標基地建設,保障蔬菜質量安全
抓好蔬菜三品一標基地建設,是人民群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基本要求。我縣2016年成功創建了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這為我縣搞好蔬菜生產三品一標基地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3.7 搞活流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
建立蔬菜專業批發市場和蔬菜超市;建立蔬菜保鮮、貯藏、加工、冷凍、專業配送的龍頭企業,拉長蔬菜產業鏈;抓好我縣特色蔬菜的生產,積極為農產品電商提供質優價廉的上線農產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