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意+劉天龍
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是關系到人類健康和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農藥在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保護農作物安全生長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但長期大量的不合理的使用農藥導致的農藥殘留超標問題引發了一系列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為了避免或降低農藥殘留超標導致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負面影響,必須要研究農藥殘留檢測與農產品質量安全之間的關系。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老百姓對于農產品的安全和優質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對于種植業中農藥的使用監管情況尤為關注。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農業部門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可謂是采取了多項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狠抓農產品檢測實驗室建設,提升檢測工作影響力。
1 有關概念
1.1 農藥殘留
農藥在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保護農作物安全生長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農業生產中,隨著農藥的投入使用也帶來了農藥殘留問題。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是指農藥使用后殘存于農產品中的量,通常以每千克樣本中有多少毫克(mg/kg)表示。農藥殘留是施藥后的必然現象,但如果超過最大殘留限量標準,會產生對人畜不良影響或通過食物鏈對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造成毒害的風險。
1.2 農藥殘留檢測
針對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情況,所研發出來的速測卡、速測儀、氣相色譜、液相色譜、質譜等用于檢測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的種類和殘留量。目前普遍推廣使用的檢測技術主要有兩項,分別是使用速測卡、農藥殘留速測儀檢測農產品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業殘留的定性檢測,以及使用氣相色譜、質譜開展的有機磷、有機氯、擬除蟲菊酯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多殘留的定量測定。
1.3 農產品質量安全
農產品質量既包括涉及人體健康、安全的要求,也包括涉及產品營養成分、口感、色香味等非安全性的一般質量指標。農產品質量安全是指農產品質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不包括產品營養成分。
2 農藥殘留檢測相關技術
2.1 酶抑制法速測技術
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能在一定條件下抑制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因此可以利用乙酰膽堿酯酶受抑制的程度來檢測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殘留情況。該方法開發了相應的各種各樣的速度測量和速度測量儀。當使用這個方法來檢測,蔬菜在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和其他材料不會造成干擾農藥殘留檢測不必進行分離去雜,節省了大量預處理時間,從而能達到快速檢測的目的,因此該法紀具有快速方便、前處理簡單、無需儀器或儀器相對簡單,適用于現場的定性和半定量測定,常應用于一些地方的超市、菜市場、田頭檢測室。但該方法只能用于檢測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其靈敏度和所使用的酶、顯色反應時間和溫度密切相關,經酶抑制法檢測出陽性后,常需要通過氣相色譜等檢測儀器檢驗方法進一步檢測,從而準確定量殘留農藥品種和殘留量。
2.2 氣相色譜法(GC)
氣相色譜法是一種相當成熟的農藥殘留分析方法,是用氣體作為流動相的色譜法。使用氣相色譜法,多種農藥可以一次進樣,得到完全的分離、定性和定量,再配置高性能的檢測器,使分析速度更快,結果更可靠。 GC通過使混合樣品進入色譜柱后,由于固定相對各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 因此各組份在色譜柱中的運行速度就不同。吸附力弱的組分容易被解吸下來,最先離開色譜柱進入檢測器,而吸附力最強的組分最不容易被解吸下來,因此最后離開色譜柱。
2.3 色譜-質譜聯用技術(GC~MS,HPLC0MS)
色譜-質聯用技術是將色譜儀和質譜儀串聯起來,成為一個整體使用的檢測技術,主要指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和液相色譜-質譜聯用(LC~MS)技術。它既具備了色譜的高分離效能優點,而且具備了質譜準確鑒定化合物結構的特點,可同時達到定性、定量的檢測目的,特別適合于農藥代謝物、降解物的檢測和多殘留檢測等,不過此法需要貴重儀器且操作繁雜困難,不適合于經常性的檢測。一般可用來做最后的確認工作。
3 農藥殘留檢測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的作用
3.1 避免農藥殘留超標農產品流入市場。
農藥是一把雙刃劍。隨著農業的大發展,農藥的不斷投入使用,確實大幅度減輕了病蟲害對糧食產量的影響,大大提升了我們的糧食總體產量,但與此同時,因農藥的不當使用,農藥殘留超標所帶來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也在實實在在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3.2 科學指導農藥施用
《農藥管理條例》中對農藥使用者明確規定不得使用國家已經禁用的農藥,不得使用劇毒、高毒農藥防治衛生害蟲,不得使用劇毒、高毒農藥在蔬菜、瓜果、茶葉等作物,對有標簽標注安全間隔期的農藥施用于農作物后應嚴格注意安全間隔期等。通過開展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檢測,可以及時發現是否有施用違禁農藥以及是否有準確控制安全間隔期等農藥施用情況,進而科學指導農藥施用。
3.3 為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提供技術支撐
近年來,媒體報道的因食用了有毒農藥殘留所導致的食品安全事件頻出,如2010年的“毒豇豆”事件和“毒韭菜”事件、2013年的“毒生姜”事件以及2015年的“毒西瓜”事件等,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產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事件發生后,全國各地相關檢測部門都立即對疑似問題農產品進行了農藥殘留檢測,對經檢測農藥殘留超標的農產品予以銷毀,對不實報道從農藥殘留檢測層面及時進行了辟謠,充分為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提供了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