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躍
近年來,我國糧食連年豐收,農產品供給充裕,農業經濟穩步發展,但也出現了化肥、農藥過量使用,畜禽糞便利用率不高,棚菜常年連作導致病蟲害加重、土壤酸化的新情況。農業發展面臨著資源壓力加大、生態環境惡化的不利因素。
探索和推廣精細化、集約化的復合型種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有效平衡生態環境。
汝州市米廟鎮米廟村的張姓村民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自2014年開始逐漸探索出一套一年四熟的間作套種新模式,不僅較好地緩解了環境問題,還取得了很高的經濟效益。菠菜、洋蔥、玉米、蘿卜一年輪作下來,合計畝收益近萬元,該項技術迅速輻射到臨近的曹莊、劉莊等村,前年示范種植10畝,去年推廣到300多畝,今年擴大到3800多畝,全鎮惠及村民186戶。只要打好空間差和時間差,很容易掌握此項種植技術。
1 品種選擇
準確把握作物生育期,選擇常規高產穩產品種:菠菜選華菠1號;洋蔥選金球3號;玉米選鄭單958;蘿卜選豐光一代。
2 施足底肥
秋收騰茬后,于10月初結合深翻細耙,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kg、過磷酸鈣80kg、尿素30kg、硫酸鉀10kg,先撒后耕,一定做到均勻用肥,一肥多用。
3 茬口安排
首先于9月中旬進行洋蔥育苗;10月中旬施肥整地后播種菠菜,元旦至春節前后分批采收上市;11月上旬至中旬移栽洋蔥,翌年5月底收獲;菠菜收后歇地2個月,于5月上旬換茬播種玉米,9月初收獲;洋蔥收后歇地1個月,于7月中旬(頭伏期間)起壟播種蘿卜,9月底收秋。
4 田間布局
10月5日前后趁墑結合施基肥深耕細耙,然后按東西走向扒成平畦,畦寬100cm,畦長由地塊決定,畦埂寬30cm,埂高15cm。洋蔥收獲以前,田間農事活動如踢苗、拔草等,勞動者可沿著畦埂順東西向走動。畦內各作物走向也按東西向列行。
10月中旬在畦埂南側40cm寬度內播種3行越冬菠菜,保持行距10cm;11月上中旬在畦埂北側60cm寬度內移栽3行洋蔥,保持行距15cm;菠菜采收后,于5月初播種2行玉米,行距30cm,北邊1行應緊挨畦埂。
洋蔥收獲后,田間格局化為玉米寬窄行種植(100+30cm)。6月15日為配合玉米大喇叭口期二次施肥,鏟平畦埂,圍繞窄行起兩道玉米壟,每道壟寬25cm、高15cm,兩玉米壟總寬50cm。這時玉米寬行平地寬度80cm。7月15日在80cm寬的平地上施肥整地后,起兩道蘿卜壟,每道壟寬25cm、高20cm(比玉米壟略高),兩壟之間預留壟溝寬30cm。玉米中后期和蘿卜全生育期的農事活動人可以在壟溝里順東西向步行。
5 洋蔥育苗
苗床面積應根據洋蔥栽培面積確定,每定植一畝需安排苗床70㎡,用種量0.5kg。畦寬1m,長根據地塊決定,按10kg/㎡施入松碎有機肥,翻耕細耙,篩出一部分細土用于覆蓋種子。播種前要澆一次小水,待水滲下后均勻撒種,然后蓋細土1cm。播后一周出苗。岀苗前每天噴水保持土壤濕潤,苗后3葉期噴施0.2%濃度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待4~5葉期,苗齡達50~60d時即可移栽。
6 適時播種、及時定植
菠菜于10月中旬播種。先在40cm寬的菠菜畦內開出3條淺溝,溝距10cm,深約2cm,再將種子均勻撒于溝中,每畝用種量2kg,播后抹平灑水。
洋蔥可在11月上中旬定植。每畝用100g撲草凈對水50kg噴于60cm寬的蔥畦上,再覆蓋60cm寬地膜,將地膜四周用土壓實。次日在60cm寬蔥畦內用2cm粗的尖頭木條扎孔3行,行距15cm,株距保持13cm,孔深2~3cm,孔內放苗后澆定根水。
5月初在原菠菜茬內用點播器種2行玉米,株行距是30X30cm,穴深3cm,每穴2粒,北邊一行應緊靠畦埂。
7月15日前后(頭伏期間)先在洋蔥茬內撒肥料,每畝撒磷酸二銨25kg、草木灰50kg,然后整地起壟,在兩道蘿卜壟上采用穴播法直播,株行距是25X55cm,每穴3~5粒,深1.5cm。
7 田間管理
7.1苗期管理
除洋蔥外,其他作物皆在2片真葉時間苗,4片真葉時定苗,結合間苗定苗拔除田間雜草。
7.2 水肥運籌
米大喇叭口期每畝追施尿素40kg,點在每行玉米兩株之間,同時鏟土覆蓋,之后鏟平畦埂,起壟澆水;蘿卜生長至露肩期時用濃度為0.5%磷酸二氫鉀噴霧。
7.3 病蟲害防治
主要防治蔥薊馬、洋蔥軟腐病和玉米螟: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噴霧防治蔥薊馬;噴施農用鏈霉素1000倍液防治洋蔥軟腐病;用2.5%西維因顆粒劑每畝1.5kg丟心防治玉米螟。
8 適時收獲
冬菠菜可于元旦至春節期間分批采收上市,采收時要注意采大留小、采密留稀;洋蔥于翌年5月底至6月初當蔥葉有大半枯萎變黃而又未完全枯萎時一次性采收;玉米于9月上旬苞葉發黃并松散、黑色層出現、乳線消失時收割;秋蘿卜于9月底待肉質根充分肥大后選擇晴天及時采收。endprint